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罗永秀是麻江县龙山镇复兴村的贫困户,她的婆婆已经84岁高龄,老公先天智力低下,女儿还在念高中,她是唯一的劳动力。全家几乎没有任何经济收入,只能靠政府救济勉强维持生活。今年,她参加了两次村里白芨基地的除草,每次10天,每天能挣70元,两次除草总共挣了1400元。数据显示,复兴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51户930人,其中一般贫困户262人,低保户139人,五保户6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发展产业是实现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赫章县161万亩核桃基地覆盖了所有贫困村和90%以上的贫困户,年收入万元以上的核桃种植户13000余户。"要想快致富,多种核桃树",已然成为赫章群众的共识。初秋的赫章县财神镇,天空飘着毛毛细雨。青山被一层薄雾笼罩,公路沿岸,高高的核桃树枝头挂满核桃。在财神镇倮佈戛村,78岁的李富贵老人正在自家的核桃林里采摘刚刚成熟的核桃。"今年挂果的核桃树比去年多了一倍多,等将来全部挂果后,我家的核桃可不得了哦。"李富贵老人笑呵呵地说。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47岁的冯秀丽,是四师六十八团土生土长的军垦子女,家里地少人多,看到周围的职工大胆创业,纷纷走上了富裕路。冯秀丽和丈夫经常思考,何不利用自家跟前的自生林发展林下土鸡养殖呢。她的这一想法立即得到了家人的支持。2008年,冯秀丽在自家庭院前的树林内开始散养土鸡苗,鸡苗主要依靠林带内的杂草和小虫为主搭配适量粉碎的玉米、麸皮和米糠,还原了土鸡原有的味道。随着  相似文献   

4.
“诚心为民,民必理解;真心为民,民必拥护.”这是我一直坚信不疑的一句话.这些年,为了让村民摆脱贫穷,过上好日子,我带领兴发乡中寨村村支“两委”班子东奔西走,用汗水铺就了一条山村脱贫的致富路. 我刚上任时,人畜饮水是中寨村一大难题.为了让村民喝上放心水,我多次跑乡政府、水利局,积极争取扶贫资金,还发动群众集资,硬是从韭菜坪把水引到每家每户.  相似文献   

5.
正我太幸运了,赶上了团里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种了枣树,光2011年我就盈利了37万元。近日,笔者在地头和李维莲聊起去年的收入时,她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李维莲是农二师三十三团十八连职工,她自1995年从四川宜宾市来团承包土地。17年来累计承包种植过1958亩土地,其中4年承包50亩红枣园,共向国家交售了2150吨优质棉花,50余吨特级商品果,向国家、集体上缴了34.3万元税金利费,她多次荣获团致富带头人和先进生产者称号,2011年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农九师一六三团工会在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为目标,以团场增效、职工增收为主线,把开展"绿色家园"活动作为改善团场生态环境、美化人居环境、优化投资环境、增加职工收入的重要途径,促进了团场  相似文献   

7.
搞了7年的松辽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到底给开发区的农民带来了哪些好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就让我们随着记者的摄像机来看几个镜头吧。 “老狼沟,老狼沟,老鹰飞,兔子走,种地十年九不收,嫁女还得搭条牛。”这是地处东部山区的桦甸市八道河子镇老狼沟村十几年前的写照,那时的老狼沟是出了名的穷村,不足百户人家光棍就有38人。经过几年开发,如今人  相似文献   

8.
在农六师新湖农场试验站东鑫养殖区,有一个特殊的家庭,主人公何成俊是一位重度肢残的残疾人,他以顽强的毅力,自强不息走出了一条超乎寻常的创业之路,通过十几年艰辛努力,成为试验站首屈一指的养殖大户,目前已养羊400余只,年收入3万余元,不仅没有成为社会和家庭的累赘,而且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明星"。 我们怀着敬佩的心情,走进了何成俊的家。眼前这位拄着拐杖、严重驼背、行走困难的老人就是何成俊。25年前,风  相似文献   

9.
《天津支部生活》2009,(6):34-34
建设新农村,最根本的是要有一个好产业,不断增加群众收入。这道理谁都明白,可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怎么发展自己的产业、不断增加群众收入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蓟县罗庄子镇旱店子村的村干部们。近年来,依托市委、市政府在旱店子村修建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碑的有利契机,这个地处深山区的小村看到了发展的曙光。他们积极引导群众开办农家旅店,  相似文献   

10.
衣着朴素,个子瘦小的工训华乍一看貌不惊人,丝毫没有有钱人那种颐指气使的狂傲派头。可就是这个当年不名一文的下岗工,如今成了达州市屈指可数的富人。他创建的企业不仅向国家纳税50余万元,自愿捐款30多万元,还安置了53名下岗职工和社会待业人员。一时间被大巴山的父老乡亲传为美谈。47岁的工训华出生于达县木头乡一个农民家庭,自幼饱尝了生  相似文献   

11.
正荔波县特殊的生态条件,为铁皮石斛的育种、高效栽培、仿野生栽培及养生产品研发、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在荔波县最大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黎明关水族乡白岩村,路边随处能看到整齐的大棚,黑色的棚顶下,密密麻麻种满了翠绿欲滴的铁皮石斛。白岩村铁皮石斛种植基地负责人蒙燕召说,荔波县生态优良,空气湿度适中,加上基地周边森林植被丰富,形成了特殊的生态条件,为铁皮石斛的育种、高效栽培、仿野生栽培及养生产品研发、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铁皮石斛一般三年收获,在种植良好的情况下,每亩石斛都能收入七千元以上,仅去年就收入了100万元。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确保扶贫项目都能取得实效,作为省水利厅驻桓仁满族自治县普乐堡镇大青沟村工作队队长,近日来,我多次到村民家附近"微服私访"。在村民曹吉成家,我看到工作队去年给他家送来的外国"扶贫牛",经过半年多的饲养,适应环境良好,体重比普通黄牛重了几十斤。村支书代文彩说:"老曹这回肯定能过上好日子了!"看到帮扶项目取得了实效,我总算放心了。2014年,我与两名工作队员刚  相似文献   

13.
正走进三师四十八团一连职工张光宇种养结合荷花池,房前鱼塘里,成群的鱼儿在自由自在地遨游;屋后的胡杨林绿树葱茏,林下养殖的芦花鸡嬉戏追逐;屋边的菜地里,各类蔬菜、瓜果一应俱全;四周的莲藕池荷花竞相开放,点水蜻蜓款款飞——这就是张光宇生态种养结合的场景。2011年夏季防洪阶段,一次偶然的机会,团长刘军注意到了这片空地。由于这片空地的地理位置两面环堤、一面环路,周围胡杨林环抱,与叶尔羌河相邻,有丰富的  相似文献   

14.
罗平县马街镇阿东村委会阿西者村民小组村民李见高,如今住进了两层楼房,用上了自来水,家里还盖起宽敞明亮的猪舍发展养殖业。阿西者是彝族群众聚居村,是罗平县52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之一。近两年来,罗平县共有4181人住进了政府帮扶建盖的新房。在各方帮扶下,贫困户们发展特色致富产业劲头十足。  相似文献   

15.
正"种了6亩辣椒,光是卖辣椒,去年就卖了5万多元钱。"4月初,在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春堡镇清塘社区辣椒基地,居民李德华开心地算着账。2017年以来,七星关区通过"问需于民定课程、岗前培训强师资、层级联动抓培训、跟踪督促问实效"的措施,开展农民技能大培训,为群众量身定制"致富路",有效增强广大群众"造血"功能。李德华也是参加培训的人员之一,他告诉记者,以前他家一亩地种  相似文献   

16.
"家家有个小鱼塘,胜过开个小银行."说起如今村上的产业发展,天府新区永兴镇丹土村村民无比自豪. 丹土村曾经是出了名的后进村,一直以来村上虽有养鱼的传统,但单家独户养殖存在品种杂乱、育苗成本高、鱼塘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导致销售难、效益低,村民收入一直上不去.要改变这一现状,永兴镇党委认为,必须发挥党组织的引领和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做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在永兴镇党委指导下,永兴水产养殖技术协会成立了党支部,通过整合资源、凝聚合力,深入实施"三个引领",成功打响"丹龙"水产养殖品牌,实现协会年销售收入达2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  相似文献   

17.
正正安县以"探索四项机制、实施四项工程"和"4321"产业基地建设及"3619"农业示范园区为抓手,紧盯生态建设与保护,推进农业产业化,为农民增收致富、脱贫奔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正安,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县。"十二五"期间,正安县紧紧抓住国家农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将农业产业化建设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长线扭住茶瓜核、年度攻坚烟畜粮、季度增收禽菜果"的思路,以"探索四项机制、实施四项工程"和"4321"产业基地建设及"3619"农业示范园区为抓手,紧盯生态建设与保护,推进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8.
一提起音寨,金海雪山的浪漫美景便会浮现眼前。记者近日在黔南自治州贵定县盘江镇音寨村采访了解到,近几年来,这个风情浓郁的布依村寨,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勇于突破,奏响乡村旅游三部曲,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19.
来安县三城乡固镇村地处圩区,全村以种植水稻为主,是我省有名的粳稻种植基地。往年,村民们总喜欢在收获之后将稻草付之一炬,既污染环境,又使农田板结,肥力下降。自从被选派来村里工作后,我每年都要组织村干部挨家挨户做村民工作,引导村民采取粉碎回田、堆集沤肥等措施,但效果始终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党建文汇》2021,(1):F0002-F0002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扶贫生根开花,夯实了打嬴脱贫攻坚战的基础。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全国832个贫困县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超过100万个,建成各类产业基地超过30万个,每个贫困县都形成了2—3个特色鲜明、带贫面广的扶贫主导产业,产业扶贫帮扶政策已覆盖98%以上的贫困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