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治时期,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前后,清统治者以整饬吏治为名,行争权夺利之实,故无法解决封建制度产生的吏治问题,同时也导致了同治朝吏治的进一步恶化。这种异化现象表明传统的整饬吏治的方法已陷入绝境  相似文献   

2.
以全面制度化管理带好检察队伍申志法国家管理靠法制,单位管理靠制度,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一个单位或部门.要真正实现“管理靠制度”却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多看来,我们一直在摸索搞好管理、带好队伍的方法,院里也曾建立多种多样的规章制度,但各项工作成绩却...  相似文献   

3.
“要想富,先修路”,清河县连庄镇李井村的老百姓对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有着深刻的感受。该村是清河县远近闻名的羊绒分梳专业村,村民在靠分梳羊绒走上致富路的同时,买绒难、卖绒难的问题却日渐显现,并一度成为制约村民增收的障碍,而主要原因就是通往村里的道路不好走。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廉政法制建设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廉政法制建设是中华法制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涉及惩贪立法、考课、监察以及俸禄制度等诸多方面。廉政建设首重制度保障,其次还要重视物质和精神上的保障。这既是中国历朝统治者的普遍共识,也是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吏治清明盛世的重要原因。中国古代廉政法制建设给我们的启示是,君主专制制度既是腐败最主要的制度根源,也是廉政建设最大的制度障碍。在君主专制的时代,惩治腐败立法的完善并不能持续有效地遏制官吏贪赃枉法的行为,吏治的清明只是一种短暂、偶然的现象,而吏治的腐败则是长期、必然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宣金祥 《政府法制》2010,(12):54-54
宋太祖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统一天下后,他反复思考:为什么历代王朝开国时大都能励精图治,后来却日渐衰落,最后土崩瓦解?为什么像梁、唐、晋、汉、周这五个王朝竞会如此短命而亡?其中一个重要的教训就是吏治不严,官员腐败。而官员经商,则是产生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赵匡胤深知,官吏如若经商,  相似文献   

6.
完善证人出庭制度的立法构想 以民事诉讼为研究对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进行到一定的程度要想取得更大突破,完善证人出庭制度是当前必须而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多年的审判实践表明,绝大部分证人都不愿出庭作证,这已成为人民法院深化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瓶颈”, 而少数出庭的证人也或多或少受了某种利益驱动或与当事人有一定的利害关系,而不是真正为了帮助法院公正地审结案件。有些案件关键证人不出庭案件事实很难查清,影响了法院快捷高效地审结案件;有些证人不出庭随意用一张小纸条出具书面证言,这些书面证言是真是假无法核实,同时由于该证人不出庭也无法接受对方当事人的质证和法官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几个问题宋世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是中国各族人民精神的支柱,力量的源泉,团结的思想基础。我们党和人民,就是靠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就是靠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不断克...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历史上,不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始终伴随着吏治腐败,贿赂公行,但在统治阶级中,也不乏有远见卓识者,能保持清醒的头脑,重视吏治,倡廉肃贪。严刑峻法以惩之,德政礼治以教之,有不少成功的范例,只是由于制度使然,许多朝代,或先严而后滥,或始廉而终贪。  相似文献   

9.
津纪 《中国监察》2011,(15):52-53
“党政机关反腐倡廉建设的核心就是管好权,监督权力依法运行。对驻在部门领导班子的监督,主要靠制度和程序来完成。”  相似文献   

10.
唐朝统治者在吏治方面实施“安人宁国”的吏治方针,并承袭了法家以律治吏的思想,运用唐律作为整饬吏治的有力工具,通过强化对有职权者的法律监督:建立对官吏靠责追究的严密网络,并通过倡导吏治廉洁,严防司法腐败等方面来对官吏进行全面的管理。立法者根据宽猛相济、明主治吏不治民的立法思想,制定的一系列从严治吏的法律法规和司法制度。对我国在职官管理和廉政建设方面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论述包拯吏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即民本主义入手,阐述其吏治思想的具体内容,重点分析了其关于“任德治吏”与“以法治吏”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将其吏治思想与现代法治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出包拯吏治思想对现代法治的若干借鉴,如法治须以民主思想为基础;现代“吏治”既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更要注重吏治。  相似文献   

12.
《政府法制》2011,(21):64-64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惜此话多是老实人的自我安慰,世上很多人善被人欺,上帝为何不奖好人、不罚坏人?西勒参加婚礼,新郎新娘将戒指错戴对方右手,牧师调侃"右手已够完美,你们最好用它装扮左手吧"。得出答案:上帝让右手成为右手,就是对右手最高的奖赏;同理,让你成为善人,就是对善人的最高奖赏。  相似文献   

13.
明代作为封建制后期一个卓有建树的王朝,其法律对于官吏的贪赃枉法、失职渎职、擅权越权等各种职务犯罪行为作出了具体、严密的规定,在预防和惩治官吏职务犯罪方面也建立了较以往历代更为完备的制度体系。这一系列法律制度的贯彻实施,在明前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吏治呈现一时之清明。然而,至明代中后期,官吏职务犯罪情况日益严重,吏治腐败局面终难扭转。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司法》2010,(11):5-5
应当进一步推进体制改革,用民主和法治的办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也要靠改革,靠制度创新和健全体制。近年来,大量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发生在基层。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重心也应当放在基层。在这方面,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十分重要。实行基层群众自治,既是人民群众表达诉求、体现意志、参与公共事务的过程;又是协调、磨合各种利益关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私有财产权的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之所以选择讲保护私有财产权有三个原因:第一,民法的核心是民事权利,而民事权利的核心就是财产权利。脱离了任何的保护,财产权就是一个空的东西,因此,保护权利是权利自身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第二,现在国家要发展就要征用土地,城市要发展就要拆民房,所以,在现在我们如何保护私人的利益又是至关重要的。第三,宪法作了修改,把保护私人财产所有权扩大为保护私人财产权,这从民法说来,内容方面大大扩大了。但是宪法最多也只能够宣示一种保护,而具体的保护还要靠具体的法律来贯彻。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我想谈保护私有财产的五个原则:第一个原则,保护…  相似文献   

16.
一、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对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要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质上就是以市场运行机制取代传统的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不同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运行,主要靠行政手段调节;市场经济的运行,主要靠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调节,而这种调节必须以相应的法律作保障。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人们多从社会历史根源、剥削阶级思想、改革开放现实三个方面来剖析腐败成因并寻找对策,却较少地从制度方面来加以分析、寻求从根本上减少和防止的办法。邓小平同志早就提出反腐倡廉,“要靠思想教育,更要靠制度”。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将反腐倡廉工作做得更好,在进行专项斗争的同时,必须建立和健全相应的制度,使反腐倡廉工作制度化并走向正轨。 一、经济竞争制度 我国从行政的计划经济转向竞争的市场经济,在社会资源有限而经济活动主体众多的情况下,通过竞争取得有利的地位站稳脚跟甚至胜出,的确是不容易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本稿旨在讨论以下两个问题:在中国传统官僚制度与法律制度的语境里,包公思考吏治问题和法律问题有何特点?与此相关,在北宋仁宗时代吏治渐趋(女+俞)情与法律逐步松弛的语境里,包公又有什么具体的解决方案?本稿的分析思路,不.求面面俱到,而是旨在梳理包公有关思想的基本结构。这是以往包公研究相对忽略的解释路径。  相似文献   

19.
崔自三 《法人》2009,(9):34-36
如果企业做成了“一个人”的企业,那么这个企业是做不大、做不久的。一个长期发展的公司,一定要靠流程、靠制度,也就是要靠系统来使企业成为百年品牌,要把企业做成所有人的企业,做成大家的企业,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基业长青  相似文献   

20.
雪川 《政府法制》2014,(11):26-26
康熙缔造了一个太平盛世,也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吏治腐败、税收短缺、国库空虚。雍正接手时。国库储银仅800万两,而亏空的数字却大得惊人。雍正很清楚,父亲缔造了一个盛世,国家不可能没有钱,银子都到贪官污吏兜里去了。那么,怎么治理这些贪官污吏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