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上海是一个由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三块各自相对独立的统治区域组成其拥有三个政府、三套审判机构和三套监狱场所,租界、清末民国时期的上海监所,因其在统治区域不同,因此各具特色。而时隔数十年,目前这些监所有的已改名换称,有的面目金非,改作他用。  相似文献   

2.
<正>鸦片战争以后,包括上海、天津、汉口、广州等在内的10个城市都出现了租界,其中上海的租界最大也最为发展。〔1〕于是,这些城市便出现了租界与华界并存的情况。由于租界独立于华界,也建立了自己的法制,因此在这些城市中,便形成了租界法与华界法同存的格局。本文以近代上海为中心对其中的一些问题作出探索。一、租界法与华界法并存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王立民 《法学》2023,(4):3-16
中国租界法制是一种由相关国家在中国的租界自己制定或认可,并在本租界实施的近代区域法制。当时的中国租界分别为英美法系、大陆法系、斯拉夫法系三个法系国家所建立,它们的法制有一个共性,即成文法,而非判例法。它们的立法主体、法律渊源、法律体例与法条等都与成文法高度吻合,而与判例法体系相差甚远。形成这一共性的成因主要是:中国租界的成文法是成文化的不平等条约的延伸与具体化、中国租界的成文法符合中国的法制传统、英美法系国家建立的中国租界传承了其本国制定成文法的做法,以及上海租界的成文法被中国其他租界仿效等。中国租界成文法具有重要启示,即它的制定与修订都是为了解决租界存在的问题,这也是租界法制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4.
《现代法学》2017,(1):17-27
近代中国不仅出现过租界区域法制,还产生过租借地区域法制,而且它们差异明显。透过这种差异,可以进一步认识中国近代的区域法制并为今天的区域法制建设提供一些借鉴。上海租界与威海卫租借地区域法制是中国租界与租借地区域法制的代表,先后出现于鸦片战争与甲午战争之后。把它们相比较后可以发现,它们有诸多差异,其中包括时空、法律体系、法律内容、司法等方面的差异。构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有多种,主要是:区域性质、定位、环境等原因。与上海租界与威海卫租借地区域法制差异相关,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是:上海租界与威海卫租借地区域法制差异所造成的不同社会面貌、与中国主权受损的关联、对今天区域法制建设的启示等。  相似文献   

5.
王立民 《法学》2022,(5):37-54
依据中外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以后在中国领土上诞生了租界及法制。中国租界法制虽是一种近代法制,但其中存在大量歧视华人的内容,既存在于立法中,也存在于行政执法与司法中。这种歧视华人法制的产生主要基于三大原因:近代中国变得国弱民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许多中国租界洋人法律人的素质很低,洋人普遍具有美化自己和抹黑华人的思维定式等。这种歧视华人的法制违背了西方社会的公平正义观念,践踏了产生于西方近代的人权,给华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不能不引起华人的强烈反对,他们通过各种途径表达自己强烈反对的心声与意志。1945年随着中国租界的真正收回,中国租界这一歧视华人的恶法也被废止。  相似文献   

6.
近代上海特殊的政治经济社会形态,在这一时期的立法文献中有充分反映.目前,这些珍贵的法律文献资源,散落在上海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图书馆,以及公安和监狱博物馆等场所保存.作者对这些文献进行一次较为详细的整理,对近代上海华界和租界两套不同的立法机关、法律法规、司法制度等进行研究,分析了近代上海法律文献的特点及其所反映出的当时上海法制现状.以期对现代法制上海的建设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研究资源.  相似文献   

7.
王立民 《法学》2006,(4):31-42
上海法制现代化的进程始于租界。租界当局通过大量移植现代法制,使上海租界法制率先实现了现代化。上海租界的土地章程为法制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其作用为:为移植现代法制创造了地域条件、为建立租界的自治机构和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为直接移植现代法制作了明文规定等。上海租界的现代法制主要表现为:现代的法规体系、法规结构、法制语言、审判制度、律师制度和监狱制度等。在上海法制现代化的问题中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包括:上海法制现代化的发展很不平衡、上海租界法制中有歧视华人的因素和上海租界法制有明显的两重性等。  相似文献   

8.
同在一个城市的上海租界法制有差异,主要表现为:适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立法方面的差异和司法方面的差异。究其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土地章程方面的原因、司法习惯方面的原因和管理传统方面的原因等。上海租界法制的差异还造成了一些后果,主要是给中国人带来了不便、给规避法制行为开了方便之门、给法制借鉴提供了机会等。上海租界法制的这种差异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破坏了上海法制的统一性,使中国人缺乏法制的预期,有损法制的严肃性。另一方面,则为借鉴上海租界法制提供了机会和选择,有利于以后对中国华界法制现代化的认同和推进。  相似文献   

9.
上海道契是上海租界中适用的土地契证,由中外双方谈判确立。虽然在形式上与中国传统土地契证相类似,但由于受西方契约制度、土地管理制度的影响,在本质上其为近代土地契证。受这种契证制度的影响,传统社会也开办华商道契,与田单等传统契证形成鲜明对比,因此成为近代土地契证的最早实践。  相似文献   

10.
为了抑制犬类的野性发作,杜绝犬患,中国古今都对管犬作过规定。早在唐朝。就已对管犬作了较为全面的规定,内容涉及捕杀狂犬、防范恶犬、犬主所应负的刑事和民事责任等等。进入近代以后,上海租界率先把管犬规定归入近代法制的范畴.内容涉及到捕杀野犬、家犬必须戴口套、征收养犬执照税、禁止犬类进入公共活动场所等等。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管犬也归入了法治的轨道。许多地方都制定了犬类管理规定,然而实施情况等不太理想。展望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犬规定、扩大管犬宣传、加大管犬执法力度等。总之,只有在法治框架之下,人犬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平安。  相似文献   

11.
邵文菁 《检察风云》2013,(22):84-85
1893年的11月17日,是上海开埠50周年的日子。在以基督教文化为主流的西方文化中,50周年是个盛大的节目。租界当局就积极筹划50周年的纪念活动,并在报上发布通知,希望在每年的年会上了解与会纳税人对庆祝租界50周年纪念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这是旧上海百年租界期间唯一的一起“官告民”诉讼,原告是公共租界当局工部局,被告是上海滩一个没有任何官衔的富绅。原告提起诉讼事由是“侮辱西人”,以租界洋人一贯强横霸道欺压华人的德行且手中有权的优势来说,这起诉讼应该是必胜无疑。
  可是,这场官司的最后结局却是原告败诉……  相似文献   

13.
华一民 《检察风云》2013,(19):84-85
当时,上海市中心大部分地区为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管辖,而上海市政府的所在地却在偏远的枫林桥地区。为了改变市府处于枫林桥一隅之旧境,当局提出了《大上海计划》,欲搬迁市府有效地连接闸北、上海县城等华界区域。  相似文献   

14.
救火会 你知道救火会是什么DS?救火会就是消防队,它是个舶来品,最早诞生于上海租界。侣52年(清成丰二年),公共租界有两家洋行建立了两个义勇消防队。1866年(清同治五年),工部局成立火政处,即火政委员会。在公共租界有了救火会的17年后,法租界才有了自己的救火会。  相似文献   

15.
从近代起,上海就已逐步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城市。而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的政治、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上海的战略地位也日趋重要。上海的发展,关系到全国的发展。上海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发展历史,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个性,这些因素在某种意义上又影响并左右了上海的发展。因此,要了解、研究上海,首先应当了解、研究上海发展的历史。在这一方面,前人曾作过诸多的探索,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除了通史性的《上海史》、《上海近代史》等外,还有各类专史,如上海租界史、上海社会史、上海金融史等。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  相似文献   

16.
如果仅就身后的名气而言,郁达夫的名气颇大,但从政法史的角度而言,笔墨应着重在郁达夫的哥哥郁华之处,死于汪伪特务暗杀的郁华,曾是上海租界区的一位法官。  相似文献   

17.
欧美各国把那些逃亡者称为"White Russian"(白俄)。1853年11月23日,俄国作家兼旅行家冈察洛夫在上海登岸,停留了20天左右,访问了上海这座新开辟的商埠,通过观察,他认为"中国人是生机勃勃和精力充沛的民族"。在上海这里,1843年租界设立后的20年里,几乎没有俄国人在上海定居。只是偶尔有几艘军舰途经上海。  相似文献   

18.
秋季到徐汇看足球 现代足球在上海出现并不算晚,时间是在19世纪60年代的清同治年间。它的传播路线与其他体育项目一样,无论是玩还是组队比赛,皆是先租界而后华界。在华界,足球最早出现在大学的校园。  相似文献   

19.
魏廷荣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滩的风云人物,具有留法背景,担任上海中法银公司经理,是上海总商会会长朱葆三的女婿,在上海法租界的权势和财力非同一般,是唯一能与青帮杜月笙抗衡的人物。1929年7月,就是这位显赫一时的人物,却被神秘绑架。那么,谁有如此胆量,敢绑架这位法租界当局的红人魏廷荣呢?此案最后是如何侦破的呢?  相似文献   

20.
汪志刚 《检察风云》2011,(20):88-89
2004年10月的一天中午,一个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的季节,一个难得的车辆稀少、道路畅通的时段,一辆前后悬挂着上世纪30年代法租界牌照的美国产艾克沙修(Excelsior)黑色“老爷”摩托车,正稳稳地行驶在21世纪上海宽阔的马路上……在如潮水般涌动的上海机动车车流里,这辆摩托车实在是太不起眼了口这就是上海公安博物馆新近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