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扬尚教授是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首任秘书长现任理事,中国大陆新时期较早关注比较文学研究的学者之一,其《中国比较文学源流》于1998年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可以说是徐教授进入比较文学学界的扛鼎之作.事实上,徐教授早期《〈红楼梦〉的精神分析与比较》,后来的《明清小说经典重读》及最近的《中西文化话语比较》等书无不体现着一个比较文学学者所应有的开阔学术视野和不断开拓的进取精神.徐教授的新著《中国文论的意象话语体系》于2012年5月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出版正是这种精神的延续.读完书稿后,不得不做出该书所做的努力完全可以称为对中国文论意象论的一次刷新这样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施特劳斯与中国:古典心性的相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学界相遇施特劳斯,不仅在国内引起争议,亦引起西方学者高度关注.之所以引介施特劳斯的古典政治哲学,与现代中国的学术命运息息相关:一为借古典学问摆脱对西方现代各种"主义"的追逐,二为借古典学问涵养中国读书人的性情,三为借古典学问学会重新珍视中国传统.施特劳斯进入中国,是重塑古典心性的努力,也是对西方现代启蒙理想的超越.正是这一超越.引发了国内外的争议和关注.  相似文献   

3.
卢勇 《求索》2007,(6):201-204
近代以来,中国的学术生产机制不可避免的逐渐摆脱了其固有的传统运行机制,走上了职业化的道路。晚清时期,随着自然科学教学教育的发展和学术共同体建构的起步,学术研究职业化的相关要件逐步具备。民国时期建立的中央研究院是代表国家从事学术研究活动及行使学术管理方面职权的国家机关。从职业身份的确认、职业研究活动的保障和规范三个方面来看,中央研究院都符合职业化学术研究团体特征,它造就了中国近代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化学者,为职业化学术研究在近代中国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相应的体制空间和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4.
魏源变革思想是清代鸦片战争时期经世致用新风的典型表现,对近代中国思想界和日本思想界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但是,魏源思想究竟属于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诞生的前奏曲,还是封建地主阶级自我挽救的哀鸣曲?这却是学术界尚有争议的问题。正如齐思和先生指出的:“魏氏之学术地位不明,乌足以论列近百年来学术之渊源乎?”  相似文献   

5.
1989年可以说是佛教研究的丰收之年,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关佛教的论文有近百篇之多,其中对佛教的中国化问题、禅宗思想、神会哲学、佛性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分别概述如下。一、关于佛教的中国化问题方立天认为从中国佛教史的纵向考察或从佛教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的横向考察来看,佛教的中国化就是佛教和中国现实紧密结合,受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制约、影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人士大夫是佛教中国化的主要力量,译经注疏是中国化的重要基础,统  相似文献   

6.
印度沙达尔.帕特尔(Sardar Patel)大学梵语研究生系主任Ajit I.Thakur(塔库尔)先生是印度著名的梵语诗学专家之一。近年来,他出版了多部研究梵语诗学理论的学术专著。他是目前印度学界大力倡导以梵语诗学为工具阐释东西方文学作品的学者之一,并且他还身体力行之。中国印度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黄宝生先生是中国目前惟一健在的梵语诗学专家,他曾经出版《印度古典诗学》等专著,发表《禅和韵》、《印度古典诗学和西方现代文论》等论文。黄宝生先生在引进和介绍印度梵语诗学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本访谈录涉及梵语诗学价值的现代评价、梵语诗学的现代运用、东方经典文学的文化阐释,也涉及到当前中国比较诗学界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反映了当前中印学者对一些重大理论前沿问题的思考,也是一种自觉的中印学者对话。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学史》是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重点教材 ,由北京大学著名学者袁行霈教授担任主编 ,汇聚了国内19所高校的30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知名学者参与撰写 ,共163万字。该教材是近20年出版的最优秀的文学史著作 ,体现了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最新水平 ,有重大学术价值。该书基本指导思想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贯彻批判继承的精神 ,全面系统地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轨迹 ,展现中国文学的辉煌成就 ,在充分吸取前人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努力创新 ,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全书共四卷、九编。其主要观点、学术贡献及理论创新有…  相似文献   

8.
对章学诚的研究,日本学者先发其端。如今,国内学界对章学诚的研究似乎仍未全面展开。要对章氏思想有一个全面的、统贯的了解,就要关注他所使用的特有概念的涵义。《原道》一文中的道的概念,对了解章学诚的历史哲学的阐发方式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紧扣《文史通义》中的相关文本,对章氏所使用的道的涵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李英华 《新东方》2011,(3):30-34
“六祖革命”是指慧能对传统佛教观念及其修行方法所做的一系列变革、革新.它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使中国佛教表现出明显的入世性、儒学化与心性化特征.这标志着佛教中国化过程的基本完成.“佛教中国化”给予后人深刻的历史启示,即必须确立一种文化自觉精神、确立中华文明的自性,以“逢佛杀佛,逢祖杀祖”的无上智慧铲除、廓清...  相似文献   

10.
叶德跃 《求索》2013,(9):117-119
近代西学东渐,西方哲学思想的引进对中国近代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启蒙和变革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学术并无哲学之名,只有经学、子学、道学、理学、心学诸说。“哲学”一词,系日本学者西周引入。中西哲学之间的学术通约和交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哲学研究的过程。但今人往往以渗透着西方中心主义情结的黑格尔哲学标准来剪裁中国哲学,故引发“中国有无哲学”之争。争论中国有无“哲学”之“名”并无意义,关键在于中国有无“哲学”之“实”。未来的哲学将是文化哲学的崛起.从传统形而上学到“拒斥形而上学”再到“人类形而上学”。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定价:52.00元胡适是开创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现代著名学者,是中国自由主义思想的领袖。本书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对胡适的政治思想进行全面而系统研究的著作。胡适一生无论是作为学者还是政治人,都饱受争议。本书于学界热衷讨论的胡适之文化思想、哲学思想等论题之外,独辟蹊径,对胡适的政治思想做了专门而深入的探讨,对"问题与主  相似文献   

12.
梅荣政教授的新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研究>,近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数月前,著者将该书寄送于我,暑假期间得空读之,深感这是一部科学研究和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厚重力作,是一部富于理论创新的学术力作.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为中国近代法学之奠基时期,除却国人出版的大量专著,翻译外国法学著作也颇多,但关涉英美法制之作则较少,而日本学者宫本英雄原著、骆通翻译的<英吉利法研究>则为其代表.本文即以<英吉利法研究>为中心,概介民国时期继受英美法理念之途径及意义,尤其指出了法之会通与融合之势.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陆古文化与日本》中译本序钟敬文和华民艺多瓜葛,细讨深研愧不如。知尔相传有衣钵,巍然一老在东部。①——赠伊藤清司教授(1980年)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古文明国之一。据我国近代学者们的说法,中国有过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从黄帝纪年算起)。但是...  相似文献   

15.
罗豪才 《人权》2008,(4):2-6
很高兴应东京财团的邀请出席这次研讨会。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人民自古以来交往频繁。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借鉴了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宝贵经验,在晚清修律中,就曾大量地借鉴日本近代的法制和学理。近年来,中国行政法学界与实务部门对日本的行政指导制度产生很大兴趣。日本许多著名公法学者,如美浓部达吉等,他们的很多著作都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产生很大影响。青木昌彦教授的制度经济学在中国也广受欢迎。  相似文献   

16.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划时代事件,具有厚重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百年来,国内学界围绕"五四运动"的概念、原因、性质、领导者和结果展开了广泛研究,研究内容和视角全面,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国内学界已经搭建好了"五四运动"研究的四梁八柱,为"五四运动"研究确立了基本的学科规范和理论框架。但国内学界"五四运动"研究大多侧重于宏大叙事和形式纪念,并表现出鲜明的意识形态倾向。深化"五四运动"研究,需要国内学界结合宏观把握和微观探析,兼顾不同的运动面向和运动主体,在探明"五四运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纪念之、继承之。  相似文献   

17.
成立于1983年的中国友谊出版公司,是大陆第一家主要出版台港澳及海外华文书籍的综合性出版机构.十年来,公司始终将介绍台湾图书、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作为努力方向和业务重点,先后出版了一大批有社会效益、有学术价值的图书,成为大陆读者了解台湾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一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台湾图书,数量多、品种多.经济类:主要是台湾学者的译作,如尉腾蚊翻译的《创业十诫》、《企业竞争战略》、《追求卓越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贵州佛教史》是一部具有垦荒性质的学术新著。它不仅以广阔精深的题域考察了自西晋末年三民国时期一方佛教源流演变、兴衰起伏的发展大势,而且还从不同的层面周延邃密地论证了佛教传统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奇异地缘文化特征和区域人文样态。特别是对临济宗巨擘禅学思想的个靠性分析,更使该书具有义理诠释的现代性哲学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一、话语体系之型构关于中国话语、中国模式的讨论,近年来成为国际政界、学界,乃至企业界纷纷关注的热点,"北京共识"、G2模式等西方学者的新提法不绝于耳,此问题也是国内或左或右各种思潮冲突论战绕不过去的交锋点。中国话语、中国模式、学术话语、语语权等概念,虽难以清晰准确地定义,但首先应对其基本内涵和  相似文献   

20.
《重庆通史》一、二、三卷终于出版了,其编撰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这是一项由许多老同志大力倡导,一批热心的同志大力支持,由重庆市委党校与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组织一批中青年学者,经过长达25年研究准备,12年撰写跨越两个世纪的辛勤工作而完成的一项重庆文化基础建设的跨世纪工程。从课题组成立之初,我们就确定了“继承传统,严谨朴实,努力创新,积极慎重,宁缺毋滥”的指导思想。通史是反映史学研究综合性成就的著作,城市通史是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