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斌  辛全明  郭建静 《求知》2011,(7):30-32
胡锦涛总书记告诫全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这是非常具有战略眼光和大局意识的,是我们保证改革开放的成功,实现四个现代化,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树立什么样的忧患意识,怎么树立正确的忧患意识,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王凡 《理论探讨》2003,(3):99-10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号召全党,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这体现了党中央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的清醒认识和正确判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树立科学的比患意识要从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代中国忧患意识的基本内涵,树立科学的忧患意识等三个方面来认识.  相似文献   

3.
全程采访为期11天的全国 政协九届五次会议,记者 感受深切的是,各界别的委员们并未因仅剩最后一年任期而有所懈怠,更多的以强烈的使命感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提出议案是政协委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的一种重要形式。来自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的消息表明,截至3月8日下午5时,共收到提案3585件。 记者翻阅提案要目发现,委员  相似文献   

4.
应韩国98世界美术大展主办单位的邀请,我于5月21日赴韩参加了展览会的开幕式。在主人的热情安排下,我们参观了15世纪高丽王朝的故宫、韩国国立博物馆、民俗艺术馆、青瓦台等古迹,游览了63大楼和亚洲最大商业中心乐代商厦,还到距汉城数百公里以外的古百济王朝的都城扶余市访问。无论是在汉城还是在远离汉城的扶余,到处高楼林立,高等级公路纵横交错。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他们在文化艺术方面苦苦追求的业绩和他们的民族自强精神。  相似文献   

5.
忧患意识是一种心理素质,是公民意识中的较高层次。其内容是主体经常地从客观环境中体验到危机或挑战的心理习性。这种意识能促使主体通过对客观环境中蕴含的危机和挑战因素的清醒认识,从而在心理上经常保持应急状态,激发出迎接挑战的内在动力。过去,人们往往把忧患意识同悲观主义等同起来,这是一种模糊认识。忧患意识同悲观主义有着质的区别。悲观主义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是被困难所吓倒、对前途表示怀疑和失去信心的思想和情绪。而忧患意  相似文献   

6.
《瞭望》2000,(3)
刚刚辞别了旧岁、迎来了新年 ,欢乐的气氛还簇拥在我们周围。这个时候来谈忧患意识 ,并非不合时宜。的确 ,过去的一年过得很不容易。重大的斗争接二连三 ,但我们战胜了 ;经济上困难不小 ,但我们仍旧取得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 1 %的成绩。人民币保持稳定 ,外汇储备上升 ,外贸出口增长 ,国企脱困在望 ,这一切都足以骄人。在告别过去的一个世纪、迎来一个新的世纪之际 ,我们应当为之鼓舞 ,为之庆贺 ,因为这是在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 ,在新的世纪里 ,中国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但是 ,我们不可盲目乐观。在庆祝…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3,(31)
忧患意识是一种以国家和民族兴衰为己任的情怀,在9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一部党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忧患与图强的互动中奋勇开拓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忧患意识起于艰险的客观环境,吸取了历史经验教训的警示,清醒地认识了自身的历史使命,以及在准确把握中国国情的同时正确应对国际局势的产物。这种忧患意识是其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所彰显的政治智慧、理性精神和战略思考的反映和体现。  相似文献   

8.
2011年7月4日出版的《学习时报》发表张志明撰写的题为《以忧患意识推动党的自身建设与改革》的文章。文章指出,在纪念党的光辉历史的同时,我们还要有清醒的忧患意识和问题意识,着眼于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推进党的自身建设与改革。  相似文献   

9.
论邓小平忧患意识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观念,不但是仁人志士之共识,而且深植于百姓头脑中。邓小平的忧患意识忧的是生产力落后、人民生活水平的低下和党内的腐败的日趋严重。正是这种忧患意识使得邓小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致力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反腐倡廉,使得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研究其基本特征有着重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特质,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精神品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镜鉴古今政治得失、远瞻世界演变形势、立足时代发展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忧患意识的创新论述,为党治国理政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滋养。面对新征程新使命,全党要做到知危图安,不断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打好化险为夷的战略主动战,切实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中忧患意识源远流长,而毛泽东的一生中也充满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近来一再强调:要有忧患意识。他在全国治安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高级干部,要有忧患意识;在“七一讲话”中,他又进一步指出: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现阶段中国各行各业、各项工作的普遍指导思想,办奥亦不能例外。从现在的一些情况来看,这一点尤为必要。当前有一种理论:中国的实力强了,所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号召“全党同志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不骄不躁,继续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发工作”。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这一指示,增强全党同志忧患意识的同时,应十分重视对青年一代忧患意识的教育。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增强青年的忧患意识,对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忧患意识教育是中华民族实现21世纪伟大复兴的需要。在世纪之交,党中央和国务院向全国人民发…  相似文献   

14.
在核心价值体系下的各种核心价值观念,引领着国家的发展方向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建立一套相应的观念体系。从本质上来说,文化是观念和观念系统。观念和观念系统主要分为三类:知识(真)系统,以科学为代表;价值(善)系统,以伦理道德、法律和信仰为代表;审美(美)系统,以文学艺术为代表。“和谐”思想同时包括这三个系统,但主要是一种价值观念体系。所以,我们  相似文献   

15.
从登第出仕到卒于徐州,范仲淹居官长达30余年,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贤相良史.他所到之处,廉洁自律,位高禄厚却贫陋终身,赢得了后世的崇敬,他的忧患意识与廉洁思想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磊 《党政论坛》2009,(17):17-19
忧患意识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展望未来发展时就指出,“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新时期,深化对忧患意识的理解,树立陇患意识,用好阮患意识,成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忧患意识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党加强执政能力建没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展望未来发腱时就指出,"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相似文献   

18.
忧患意识是从现实的情况出发对未知事物将会给自身带来的消极影响的一种警惕。其实质就是人们时时自警,趋利避害,通过人们自身的主观努力,避免或减少灾难的发生,化除潜在的危机。忧患意识伴随着文明社会的开始和人类意识的产生,贯穿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过程,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觉醒和奋发图强。  相似文献   

19.
陈志厚 《学理论》2010,(18):237-238
忧患意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历史和现实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但在社会转型时期,他们中的一些人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某些混乱、困惑以至失控。因此,加强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当前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树立忧患意识是当代大学生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加强对青少年忧患意识的培养,主要通过三种教育途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教育途径由于其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各不相同,因此要求采取不同的对策以强化青少年的忧患意识。三种教育途径应该协调互补,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