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是世界各国巩固发展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从政策供给演变来看,税费改革及取消农业税后,财政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是惠农政策的重点,实现了国家在农村地区重资源“汲取”向“给予”的转变。在对现有惠农政策梳理基础上,从农业经济发展、农民生活保障、农村公共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组织建设等五个维度,形成我国惠农政策的框架体系。文章从政策执行角度指出,政策协调性、政策宣传力度、农民政策需求调查是影响惠农政策绩效的重要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化产业政策比较机理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产业政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从共性机理来看,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产业政策蕴涵着内在的区位文化特性,且政策效能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偏差则阻碍其发展的步伐;而从差异性机理来看,文化产业政策在政策倾向、政策出台的时序和政策实施机制层面存在不同。而上述机理说明长三角地区要实现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需在文化产业政策上追求“求同存异”。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政策法案”的两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法"政策法案"是大陆法系国家中国家政策与国家立法的结合物,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兼具政策和法律的两重性."政策法案"改"政策"的"真身"而行"法"的"化身",把推行行政意志的政策纳入法域,构成对政策和行政权运作范围的限制,法治主义以中小企业政策的法化形式得以实施.中小企业"政策法案"适应现代依法行政、建设法治社会的主流,它是由一系列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按照法治原则和精神的要求以权利--义务模式组成的准法律规则系统.中小企业法"政策法案"模式为政策与法律并行作为贯彻国家意志的大陆法系国家提供了一条熔铸政策、法律各自优势推进法治化进程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经济高碳化形成机理与低碳经济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散决策下,只要能持续获得利润或效用且环境成本由全社会分担,无节制的碳排放行为就会继续进行,其结果就是区域性或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为治理这一市场失灵问题,政府应出台政策进行适当干预和引导。从政策层次来看,需要系统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方向和碳减排目标等方面的宏观政策,发展低碳产业和低碳城市的中观政策,社区、企业、个人、环境类非正式组织共同参与的微观政策;从政策主体来看,需要整合政府引导、经济激励和微观经济个体自愿参与的政策工具这些政策又要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形成低碳经济政策链。文章最后提出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来看 ,落后国家在其工业化初步发展阶段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然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壮大 ,贸易保护存在的理由和社会条件也将日渐消失。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时代 ,自由贸易政策已经成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赶超的捷径。我国加入WTO和推动贸易的自由化进程正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这种必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语言政策研究正在不断受到重视。语言政策属于公共政策,国家行政范式从管理转向治理之后,公民参与、上下互动、协商合作等国家治理形态等,要求更加全面的语言沟通,语言政策因此对于国家治理变得更加重要。这就要求国家的公众语言政策具有治理意识,也要求国家建立具有治理意识的公务政策语言。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一项回溯性的研究,通过豫东平原F县的农村税费改革过程的分析指出,国家政策与基层治理模式相互制约,国家体制塑造了基层治理模式,而基层政权的运作方式又直接影响了国家政策的执行效果。在农业税费征收和减轻农民负担之间是一个政策系列,由于国家各项政策在基层治理中的地位不一样,从而使得农村基层政权只能通过中心工作和一线政策等治理策略,来防止涉及农民负担问题恶性案件的发生。一线政策的压力又反过来使基层治理陷于困境之中,从而影响了农业税费征收政策的实施,最终导致了税费改革及治理农民负担问题等国家政策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社会政策是旨在提升公共福祉的国家行为。国家实施社会政策,目的是对社会问题进行干预,满足社会需要。因此,经典的社会政策具有很强的社会问题导向。按照英国福利国家的设计者贝弗里奇的分析,社会政策旨在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五大恶”:贫穷、疾病、肮脏、无知、失业。受贝弗里奇的影响,传统社会政策主要包括以下五大方面:社会保障政策(解决贫穷问题),医疗卫生政策(解决疾病问题),住房政策(解决肮脏问题),教育政策(解决无知问题)和就业政策(解决失业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时代,“塔西佗陷阱”正随着传播方式的变迁成为日常社会管理中需要频繁面对的挑战。“塔西佗陷阱”,是个政治学名词;“塔西佗陷阱”得名于古罗马时代的历史学家塔西佗,就是指当公权力遭遇公信力危机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网络时代,对公共事件的处理稍有不慎,或者日常工作中出现疏漏,都有可能陷入此种恶性循环。有些事件通过网络放大,会有远远超出事件本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严峻的养老需求,要求实行积极的老龄化战略,发展和完善养老服务政策。本文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为分析蓝本,以政策工具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为分析维度,以内容分析法为研究方法,通过工具分类、内容编码、统计描述、交互分析等技术剖析了养老服务业政策工具的缺失和冲突。从纵、横两个维度来看,政策工具的分布在数量上不但有差异,在具体的组合结构上也有区别。差异固然体现了政策工具的作用范围和适用限度,但同时也启示了未来的政策走向:细化环境型政策,发挥政策的影响力;调整供给型政策,塑造政策的推动力;增加需求型政策,扩大政策的拉动力。  相似文献   

11.
漫画时事     
赏析学而优则仕,笨蛋难当官。但是,智商高不等于人品好;当初人品好,未必永远不学坏。多少坐到被告席的贪官,都是聪明人,都曾爱名节。但是缺少了监督,权力失去控制,他们悄悄做下的坏事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爱权、  相似文献   

12.
国家语境下的民族认同利益,首先表现于民族国家的利益,这种利益通过民族政策体现出来。每个国家的民族政策都有自己的特色,每种民族政策都蕴含着或体现着一定的价值取向。民族政策价值取向实质上是政策主体价值取向的外在表现。国家的民族政策是否成功,一般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民族政策的合理性;另一个是民族政策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只有政策主体对国内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关系的性质、地位、发展趋势等有深刻的认识,而且价值取向合理,能够将民族的局部利益同国家的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将眼前利益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民族政策。而政策是否能够得到不折不扣地实施,关键在于政策执行者对政策的理解、行政的效率和所能支配的政策资源数量。研究国家语境下的民族政策价值取向,把握民族国家的精神实质和基本的政策倾向,重视多民族国家认同利益的政策关照,是促进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宾幕容  刘志成 《求索》2011,(5):38-39
从融资租赁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政府税收政策的支持对租赁业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融资租赁的发展初期几乎是决定性的作用。借鉴西方的成功经验,我国应在明确融资租赁行业定位的基础上,以融资租赁业务类型为标准界定其适用的流转税税种,进一步统一税收政策,并制定与融资租赁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税收扶持政策,以促进租赁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自2012年1月1日起,广受争议的欧盟航空碳税政策正式实施。此政策规定,所有在欧盟境内飞行的航空公司的碳排放量都将受限,这意味着各公司将为超出部分掏“买路钱”。对拒不执行的航空公司,欧盟将实施超出部分按每吨100欧元,约合130美元进行罚款,直至被禁止在欧盟境内飞行的制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叶托  余莉  陈丽丽 《长白学刊》2022,(6):119-130
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中的作用日趋凸显,而这背后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本文以1987—2020年国家层面出台的118份社会工作发展政策文本为分析对象,依据政策数量变化情况和标志性政策,将我国社会工作政策变迁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87—2005年的缓慢恢复阶段、2006—2010年的初步发展阶段和2011—2020年的迅猛发展阶段。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和文本分析两种研究方法进一步发现,我国社会工作政策的演变逻辑为政策主体从零星分散先转向局部合作再转为全面合作,政策体系从单一化先转向多元化再转为系统化,政策工具从结构失衡先转向结构趋衡再转为结构均衡。在未来,社会工作政策应该注重政策发展的稳定性和创新性,提升政策主体网络的协同性和多中心性,加强政策体系的整体性和科学性,提高政策工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许兵 《新东方》2007,(11):33-36
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社会化的福利设施和有关福利津贴,以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服务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的一种社会政策。从社会保障的角度来看,其实社会救助已经承担了社会福利的许多职能,对老年人、孤儿、残疾人等  相似文献   

17.
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调整和完善现有的金融政策 ,国家要通过实行宏观金融政策和区域金融政策来解决资金问题 ;西部地方政府要和国家宏观金融政策相协调 ,并制定切合西部地方经济发展特点的地方金融政策。  相似文献   

18.
刑事政策的概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刑事政策是指国家和社会以打击犯罪、预防犯罪、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为目的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刑事政策的主体应是国家和社会 (团体 ) ;刑事政策的对象包括犯罪和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统称为犯罪现象 ;刑事政策的目的是打击和预防犯罪 ,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 ;刑事政策的手段是刑罚和其他非刑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河 《长白学刊》2014,(5):120-123
《文化多样性公约》是以法国、加拿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第二集团与美国在文化政策方面进行博弈的成果,是法国等国将其文化诉求转化为国际文化政策的一次成功实践。《公约》设立的"文化多样性国际基金",其主旨是按照"地域均衡原则"资助全球发展中国家的文化项目。但从四年来的项目评审结果来看,获得资助的项目多半来自与法国关系密切的国家。这表明,《公约》评审背后不乏国际政治运作的因素。中国需要认真评估"文化多样性"观念的理论意义和政策后果,从国情出发,构建一个明确的、态度积极的对外文化战略。  相似文献   

20.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对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深入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着力优化民族地区政策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更是统一战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一要提高认识。要深刻认识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法律。二是深刻认识民族区域自治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重大举措。三是深刻认识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地区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