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社会发展观,而且是对唯物史观的创新和发展。它在开辟唯物史观研究的新视域,确定唯物史观的出发点,肯定在实践维度上意识的主导作用,确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哲学地位和实现唯物史观研究从实然模式向应然模式的转变上,都有自己独特的建树和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2.
全面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前提下,进行理论、体制、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创新.在这些创新中,理论创新尤为重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论基础,对它的不断创新更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是唯物史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运用和深化.唯物史观的社会历史主体论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石;唯物史观的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理论是全面协调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前提;唯物史观的人与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现的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唯物史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运用和深化。唯物史观的社会历史主体论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石;唯物史观的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理论是全面协调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前提;唯物史观的人与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理论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决定论、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有机体、社会发展动力、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立足于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历史方位,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基本观念,将唯物史观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科学发展观实现了社会发展主体在事实层面与价值层面的统一,创造性地发展了社会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我国实际相结合,把生态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维度,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发展观确认文化生产力作为当代社会生产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生产力概念的内涵,拓展了生产力概念的外延。  相似文献   

7.
王家芳 《求实》2007,3(6):28-31
科学和价值是唯物史观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两个基本维度。科学发展观坚持唯物史观的唯物主义立场,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运用唯物史观的辩证方法,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握唯物史观的价值目标,强调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了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本文在讨论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思想脉络和科学理性的基础上,探讨科学发展观在解决当今发展问题上对马克主义发展理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逻辑分析,认为党的十六大报告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是一种全新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思想。党中央提出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党的各项工作,在城市发展战略领域,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协调、持续地推进城市发展,必须调整发展战略,完善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模式,在城市发展的理念、目标、模式、体制、机制、内容等重大战略问题上实现城市发展战略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11.
刘毅强 《求实》2008,37(5):12-14
创新发展模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对中国发展模式做出了全面的创新.科学发展观破解了中国发展模式难题,开创性地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对中国发展模式的创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既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又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勇担责任的大国形象以及中国道路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2.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之际,把握当今时代脉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理念、发展内涵、发展目的、发展战略等方面继承和创新了邓小平发展观,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3.
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性工程,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但目前农村的基础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观念陈旧,资金短缺、设备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等.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农民子女教育;各方面积极协调,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大唯物史观"是对人、自然、社会关系的正确阐释。科学发展观正是对马克思"大唯物史观"的具体理论展开。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大唯物史观"。正确理解马克思"大唯物史观"理论,对于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之际,把握当今时代脉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理念、发展内涵、发展目的、发展战略等方面继承和创新了邓小平发展观,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6.
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性工程,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但目前农村的基础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观念陈旧,资金短缺、设备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等。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农民子女教育;各方面积极协调,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创新。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而且对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唯物史观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由马克思创立的,并在以后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斗争中不断获得发展。它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政治学理论的支柱和灵魂。相对于马克思来说,同样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贡献则更在于晚年,尤其是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在这一时期,恩格斯在强调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国实际出发,继承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发展思想,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从发展的科学内涵、发展的本质核心、发展地位和要求等方面全方位地创新了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观问题的世界观,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是我们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是对传统以物为本发展观的历史性跨越和突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践行"四个坚定不移",创造优异的成绩为党的十七大召开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