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厦门PX项目事件看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PX项目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上至国家政协委员,下至普通民众,社会各界对此都予以普遍关注。一项通过国家环境影响评价、耗资百亿元的化工项目为何如此吸引国人的目光?通过该事件,如何认识当前我国民众环保意识的开启和参与到有重大环境影响的事件中去?本文将予以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清华冠名,吹皱一池春水编者按:刚刚庆祝了"百年"的清华大学再次曝出新闻,这次是改了一个教学楼的名字。报载,清华的学生到第四教学楼上课的时候蓦然发现,这座教学楼已经更名为"真维斯楼",然后大家顿时凌乱于风中。  相似文献   

3.
2007年,从"最牛钉子户"、厦门市民抵制有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PX化工项目到华南虎照片事件,从北京的酒仙危桥到无锡的太湖蓝藻,从辽宁的钢水案到山西的黑砖窑,中国人的表达欲透过互联网奔涌而出.  相似文献   

4.
环境法的实施是当前中国环境法治的核心议题。在环保"新常态"和推进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不应先验地将地方政府视为阻碍环境法实施的消极因素,而是需要从微观视角出发进行更为细化地分析。运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假设—验证"方法,对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PX事件的研究表明,环境法的实施情况并不能作为解释PX事件治理困境的主要原因;将厦门PX事件视为"范例"掩盖了其复杂的博弈过程,反而对类似事件的合理解决造成阻碍。PX事件治理困境之根源,在于政府权力运作的短期性与随意性。中国环境法实施现状与公众诉求之间的矛盾,源于行政权力运作的实践逻辑,是一种"内生困境"而非"外在困境",并不是简单通过加大外部资源投入就能解决,而是要依赖制度性约束条件的转变与改善,其关键环节在于实现政府决策模式从"嵌入"到"善治"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2007年年底前,从厦门传来消息:政府决定顺从民意,停止在厦门海沧区兴建厦门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PX工厂,该项目将迁往漳州古雷半岛兴建。2007年6月1日,因担心环境污染,近万名厦门市民以"街头散步"的方式抗议在海沧区兴建投资上百亿元的PX项目。  相似文献   

6.
"哪里有高度的民主,哪里就有充分的合作."这是英国宪政学者詹宁斯的话.厦门PX事件有望成为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因为这里有对民意的尊重、对民主的尊敬、对民生的尊崇.地方政府与老百姓,从博弈,到妥协,到充分合作,走过了一条民主较量之路;如果厦门PX项目最终真的迁建漳州古雷半岛,那么,这就是政府与公民的"双赢".  相似文献   

7.
<正> 关于侦查中的同一鉴定,多年来,国内侦查学界几乎所有的学者都把它称为"同一认定",而且在其概念、客体、目的、分类及科学基础等方面,存在着许多模糊看法。因此,通过讨论,澄清有关理论是非,求得对同一鉴定若干问題的正确认识和掌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着特别的重要性。一、关于同一鉴定的概念问题 什  相似文献   

8.
王宏林 《中外法学》1992,(5):78-80,62
<正>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答客问"(裁《法学研究》1990年第1期,以下简称《答问》)对《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若干词条的内容提出了批评性意见。笔者以为,《答问》的有些意见是正确的;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然而,《答问》对"civil law"一词涵义的论断,笔者持异议。  相似文献   

9.
顺口溜     
舒锋 《政府法制》2008,(3):58-58
2007年。从“最牛钉子户”、厦门市民抵制有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PX化工项目到华南虎照片事件,从北京的酒仙危桥到无锡的太湖蓝藻,从辽宁的钢水案到山西的黑砖窑,中国人的表达欲透过互联网奔涌而出。  相似文献   

10.
从厦门PX项目事件看公民参与渠道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PX项目事件,让我们看到公民意识的勃发外,也看到了现代公共行政难以逃脱的两大困境:公共利益难以界定;民主-效率的两难。但公民参与行政已成为现代民主政府的共识。针对公民参与渠道的不够畅通是引发厦门PX项目事件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着重谈了我国公民参与政府决策渠道的完善,如加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角色的发挥;重视与合理规范网络参与等等。  相似文献   

11.
商人,抑或企业?——制定《商法通则》的前提性疑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民商分立",还是"民商合一",或者是对二者的"超越",都有必要坚持"问题导向型"的路径,思考商法的基本范畴.如果制定<商法通则>是可能的,我们是应当继承"商人"的概念,还是应用"企业"的概念取而代之,将传统商法改造成现代的法?尽管不应否定企业在现代商事立法中的核心意义,但我们仍应"回到过去",在<商法通则>中继承"商人"的概念.这种继承的主张,-则因为"商人如概念具有宪政结构上的意义;二则因为"企业"概念本身存在历史和现实的局限性.当然,与此同时仍需改革商行为的法律构造,以使"商人"概念在法技术上的困惑得以消解.  相似文献   

12.
正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打还是不打,这是在中国现有教育体制下的一门关于"爱和害"的学问。中国式考试的分数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最主要方式,而学生成绩又是评价学生好与坏的最主要标准,这个时候,家长可能认为,"打"会迅速帮助孩子"长记性"提高成绩,成为一个好孩子有一个好前途;"不打",孩子可能会"一错再错",成绩下降前途黯淡。不可否认,现有的考试体制和就业形势都要求孩子有过硬的成绩,同时,现在的  相似文献   

13.
汉语的词汇,很多是双音节词。在 汉语词典的编排上,词条是以作统领的 第一个音节来排列的,如"大概"、"大 方"、"大致"等。近年来,有人编出了汉 语的倒序词典,词条的统领音节都排在 了最后,如"宏大"、"巨大"、"庞大"等。 有一次我随便翻阅汉语倒序词典, 忽然产生了一个非常贴切的形象的比 喻-一中国特色的反腐败,不正像一部 倒序词典么?  相似文献   

14.
北京考生杨天(化名)本有实力冲刺北大、清华,但因为他是"裸考",最终只能无奈填报了一所外地高校。据北京市高招办主任透露,高考考生总体照顾加分率超过了18%。泛滥的高考加分,严重破坏了教育公平。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对于高考生而言,不  相似文献   

15.
<正>记得2008年11月,笔者应邀参加由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在深圳银湖会议中心组织召开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安防行业的影响及对策研讨会"。与会的许多同行在分析金融危机对安防行业的影响时,都认为"危"与"机"并存。多数人的观点是:"危",主要体现在海外市场的萎缩和客户订单的减少;而"机",主要体现在国家4万亿投资。庞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将带动许多领域对安防产品和技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最近,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当代金融研究所所长、发改委顾问、清华资本经营总裁班授课老师国世平在授课时奉劝学员把房子都卖掉,一套都不剩,称"现在中央内部预计房子很快就要崩盘,已经崩盘或很快就要崩盘的城市多达110个",包括鄂尔多斯、温州、海南等地。消息一出,网友赠国世平绰  相似文献   

17.
1965年年初,时任中国高等教育部部长兼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在农村"蹲点",常常把清华大学的学生们叫到其住处聊天.他曾说:"有一句口号,说'清华是培养红色工程师的摇篮',这句话是不全面的.应当说,我们不仅是培养红色工程师的,我们还是培养党和人民各项事业的接班人的,包括将来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也将在你们当中产生."  相似文献   

18.
车丕照 《清华法学》2023,(6):192-194
<正>你现在翻开的是一本第100期的《清华法学》。尽管依旧是一份年轻的法学杂志,但也可以稍微放缓一些脚步,来做一点反思,做一些遐想。十七年前,当我们院班子几个人代表清华法学院去教育部办理创刊相关手续时,接待我们的同志坦言,他也不确定如何办理各项程序,因为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受理过新办杂志的申请了。然而,杂志的一切筹建工作都进展得十分顺利。《清华法学》在人们的期待中呱呱坠地了。年轻的清华法学院(尽管院史会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有了更为稚嫩的《清华法学》。不敢有丝毫怠慢,清华法学院的首任院长、著名法学家王保树先生担任了她的首任主编。从此开启了《清华法学》的行进历程。十几年后,《清华法学》已经成为法学界、法律界的一份令人瞩目的杂志。一位法学界的权威人士曾多次在不同场合说道:“当下有两个‘清华法学’现象,一个是‘清华法学院’,另一个是‘《清华法学》杂志’。都是在短期内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才是喜剧     
毛亚楠 《方圆》2020,(5):66-69
从亚瑟获得同事给予的那把手枪开始,"亚瑟开枪杀人"就成了一个必然要发生的事件。唯一的悬念是他会在何种情况下开启手中那把象征自主权力的手枪,将心中的小丑释放出来在一些历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眼里,任何骚乱之徒和私刑暴民都遵循着一套文化的"脚本",比如通过吊死代表不受欢迎的人物形象的模拟像,把自己的抱怨搞成一出大戏,或是高举着棍棒游行,棍尖上戳着面包,以此抱怨食品价格的高涨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但同时,资源紧缺、大气污染、水污染、城市垃圾等环境问题也突出的摆在了我们面前。各国都对环境问题进行了立法、管理和控制,但在立法后一些制度的实施却不尽如人意,比如在环境管理过程中项目决策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在项目实施阶段的"三同时"制度在实践中都没有很好的执行,往往"有法不依",同时这些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都"各尽其责",没有相互衔接、结合以达到立法的目的,本文将对这些现象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