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一雨 《江淮法治》2013,(18):40-41
患了孤独症的孩子被称为"小雨人"。3岁的杭州女孩淼淼得了孤独症,被学校一次次劝退。2003年,淼淼的妈妈马琛卖了老家的房子,请了8位特教老师,给女儿办了一个人的"幼儿园"。3年后,女儿还是无法像正常孩子上小学,马琛又要把最后的家产——杭州一套房子卖掉,给女儿办小学,丈夫余长江不同意,这是给女儿留下的惟一家产。是留一套房子重要,还是让女儿学会生活自理,有一项生活技能重要?马琛"狠心"选择了后者。她的决定正确吗?  相似文献   

2.
房子,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是生活的必需品,也是贴近生活的基本民生。老百姓为了一套房子,需要积攒几十年,而一些人却利用手中的权力,利用公有非居住房屋疯狂牟利,扰乱了房屋租赁市场。  相似文献   

3.
程新友 《检察风云》2011,(16):68-69
房子,对年轻人来说,是一个遥远的梦,但对一位老人来说,却是一场纠缠不清的劫。如果不是因为房产,汤美英也许已经在国外颐养天年。2002年,一场意外纠纷打乱了在澳大利亚随女儿居住的汤美英的平静生活,一系列的麻烦随即而来,至今仍未结束。在这背后的是一段离奇曲折的有关房子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我工作已有8年了,工资也由当初的1000多元涨到2000多元,切身体会到了收入在涨、生活水平在提高。随着儿子年龄的增长,我一直想换套大点的房子,可去县城几个小区的售楼部一问,发现自己的工资远远跟不上房价的涨幅,1个月的收入还不够买1平方,  相似文献   

5.
《江淮法治》2010,(10):52-52
编辑同志:2009年6月,我和我前夫因夫妻感情不和在当地民政局办理了离婚手续。当时,在签订离婚协议时,我们写明将双方结婚后购买的住房给儿子所有,但没有办理过户手续。离婚后,前夫带着儿子住在该房子里,我搬到单位给我的一间单身宿舍住。现在,前夫已再婚,并且又购买了一套房子,而我由于经济危机被单位裁员。现在无房可住,生活困难。我想要回当时赠予给孩子的房子可以吗?  相似文献   

6.
拒绝赡养     
1、李老伯和老伴长年居住在一间破房子里,两人相依为命,生活过得十分艰难。  相似文献   

7.
《法庭内外》2010,(3):60-60
法官: 我今年初将自己在长沙市芙蓉区的一套房子租给刘某,当时约定租期为1年。刘某经过大半年的使用,觉得我的房子面积适中,结构合理,所处地段也不差,希望我将房子卖给他。我们初步商定,我以42.8万元将房子出售给刘某。就在我俩即将签合同时,我那研究生毕业、一直在成都工作的孙女却打电话告诉我,她想回长沙发展,并已联系好了一家单位,  相似文献   

8.
生活情景王先生是长沙市城镇户口的居民,6年前在长沙郊区买了一栋农村村民的房子,由于城市规划等各种原因,现在这片区域被划成了拆迁区,王先  相似文献   

9.
在国外居住的时间长了,一个重要 的问题便是融入那个国家的生活,这话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太难了。我那时在 新西兰读书,当时房子很便宜,作为一种 投资,我也买了一幢房子。但是,跟邻居 的交往一直仅限于见面时打个招呼。我 也尝试着跟邻居们更密切些,但是,我语 言不好,又没有太多的时间。 邻居们很友善,我家一边的邻居是 一对青年夫妻,有两个可爱的胖乎乎的  相似文献   

10.
马钺 《公民与法治》2011,(10):52-52
自从买了房以后,我的生活主题可以概括为一个字——蹭。别的不说,现在住的房子就是蹭的。房子是同学的,原本约定了房租,但买房后工资一多半还给银行,倘若再扣除房租,剩下的钱也就三十三块。  相似文献   

11.
如今,因房子而假离婚的事情不少。但我手中审理的这起案件,却有些不同。因为假离婚,60多岁的老人面临无房、无财产的境况。无奈之下,她将丈夫的家人告上法庭,争夺遗产。为分房,假离婚李家有兄妹三人,李乙为家中长子。张倩和李乙都在一家单位工作。两人日久生情,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结婚了。按照当时的政策,单位给他们分了房子。房子不大,在北京市东城区的一条胡同内,房产  相似文献   

12.
名刊     
《检察风云》2008,(20):70-70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通过一扇窗户到底能看到什么?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我们想要一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却担心那原本贫瘠的自然资源被过度开发被垄断被售卖。我们想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却又想与尘世隔离;我们在一所房子上倾注自己的情感与想象,却又不愿意心为形所役。说到底,我们的生活可以有多重梦想和多种顾虑,但我们感兴趣的终究还是家庭和生活。如果经济实力允许,谁都想在一个美丽的地方置业,买一所带View的房间,跳出固定的生活节奏,透口气,度个假,《三联生活周刊》2008年第35期高呼"好生活刚开始,一处居所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度假的房子"。  相似文献   

13.
生活情景吴女士2006年购买了电梯公寓底楼的一套住房,房子交通便利,采光、通风、供暖等方面都很满意,可是当小区物业管理公司来收费时,吴女士就高兴不起来  相似文献   

14.
更高的法律     
上个世纪30年代,有一位叫做古特的德国著名儿科医生准备移居美闰,他在纽约租了一个房子住了下来,准备参加美国的国家医生考试,拿到医生营业执照以后,他就可以在美国定居并行医,从而开始一段崭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黄硕  李铁 《法庭内外》2013,(11):11-13
老伴去世后,79岁的苏老太无亲无故,独自一人生活。当她想把老伴名下的房子过户到自己名下时,竟然发现自己已经被公证死亡,而且这套房子还被抵押给银行贷款一百余万元……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6.
生活情景某市居民老徐拥有一套80平方米的楼房。老徐的老伴早就去世,只有一个儿子跟自己一起住在这个80平方米的房子里。不久,老徐心脏病突  相似文献   

17.
律师答疑     
我刚买了一套房,由于价格合适,出现了几个人抢一套房子的局面。虽然开发商已经答应把房子卖给我,也签订了商品房预售合同,但我担心如果有人出较高价钱开发商可能会把房子再卖给其他人。请问我应该怎么避免开发商“一房多卖”呢?  相似文献   

18.
《中国监察》2012,(19):24-26
"房子够大,质量蛮好。在这边生活还方便,到附近公园走着也就10分钟。要不是拆迁,我们可住不上这样好的小区和房子。"说起拆迁,合肥市包河区"滨湖和园"安置小区居民陈绍梅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在合肥,对拆迁表示"满意"的绝不是陈绍梅一人。城市发展,立新须破旧。拆迁,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绕不开、躲不过的一道题;拆迁,更因容易引发各方利益冲突,被称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第一难"!然而,在安徽省合肥市,这"第一难"却并不难。滨湖新区启动区36万平方米的拆迁工作,完成时间仅仅用了10天。  相似文献   

19.
叔姆的梦想     
正弟弟不止一次来电话,要我回老家看看。我至今未能成行,所以心里总像挂着一件事。我是该再次回去看看了,就冲那所房子,它是我叔姆(家乡对继母的称呼)靠着双手盖成的。老家早先有一所房子,那是一间小店铺,它在韩江边上,是我祖父当年为做生意而建的。祖父去世之后,家运败落,父亲到广州谋生。生意无人做,店铺没人住,年久失修,渐成危房。父亲在外漂泊多年,没有找到生活出路,于新中国  相似文献   

20.
面对苦难     
程刚 《江淮法治》2012,(11):59-59
在南美热带丛林中.经常会出现连续几天下大雨的情况.这使得许多动物苦不堪言。 凤眼鸡是生活在这一带的鸟类,它特别喜欢修饰它的巢穴。每天必做的工作就是衔回各种各样新鲜的草叶或是花朵.然后插在巢穴上,这批新鲜的花草枯萎后。它们再千方百计地把它续上,确保巢穴永远美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