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云  李颖 《中国检察官》2012,(10):46-47
一、基本案情2010年12月19日18时许,邢某驾车从尚义方向驶回张北,在行至张北县张库大道与兴华西路十字路口北200米路段时,车辆突然驶出双黄线,与骑脚踏车回家的虞某迎面相撞。为逃避法律责任,邢某弃伤者不顾,驾车逃离事故现场。2分钟后,段某驾车由北向南行至该路段时,逆行且车速过快,直接从躺在大街上的虞某身上碾过,并撞飞虞某的三轮车,慌乱中段某选择驾车逃逸。3分钟后,杨某也驾车由北向南高速经过此处碾压过已倒  相似文献   

2.
[基本案情] 二00三年二月十四日凌晨三时许,郑某驾驶照明和制动机能不良的农用三轮卡车准备从国道进城,在途经本村机动车道时,遇情况处置不力,与同组化工厂下夜班的许某相撞,致许某昏迷。郑某为逃避责任,当即逃离现场,行人发现许某时,许某已死亡。事后,经公安部门侦查,致本案告破。经法医鉴定:许某在凌晨五时许因内脏出血过多而死亡。  相似文献   

3.
被害人或见义勇为者驾车抓捕嫌犯致使其死亡的,应否认定为自力救济或扭送行为,是否定罪,应区分情况分别处理:由嫌犯自身原因或第三方因素介入导致死亡的,驾车抓捕者不承担刑事责任;由驾车抓捕者的撞击行为致其死亡的,应承担故意伤害或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责任,不过,在量刑上可考虑从轻处理。  相似文献   

4.
一、基本案情2009年11月28日17时许(当天下雨,天色已黑,事发路段无路灯),犯罪嫌疑人史某某无照驾驶无牌摩托车由东向西行驶至某村某路段,因观察不够,遇情况措施不当,撞到前方同向非机动车道上蒋某骑行的电瓶三轮车尾部,致电瓶三轮车斜向路南冲出约47米停在路边绿化带中,蒋某摔倒在距撞击起点26米左右由西向东行驶的靠双黄线的机动车道中间路面上。犯罪  相似文献   

5.
陈阳 《人民检察》2008,(21):35-36
案情简介2002年4月,詹某在修建某公路期间,因工程问题与钟某发生争执抓扯,被他人拉开。次日早上,詹某与妻子李某去医院看病的路上,与去工地上班的钟某相遇,两人随即扭打起来。扭打过程中两人不慎一起滚入路边斜坡下的工地蓄水池(水池长宽为4-5米,水深1.7-2.0米),双方在水中继续抓扯打斗了几分钟。最后,双方沉入水中时,詹某被岸上的人抓住头发拖上岸(昏迷),钟某已死亡。法医鉴定:钟某身上皮肤多处淤伤,死因系溺水死亡;詹某软组织挫伤,属轻微伤。  相似文献   

6.
一、基本案情被告人刘某租住在本市樟木头镇,被害人陈某与其系男女朋友关系。2010年12月28日中午,刘某和陈某在该住处吸食了毒品。次日1时50分左右,刘某怀疑陈某在该住处藏有男人,双方因此在主人房里发生争吵,期间,刘某殴打陈某,陈某哭泣求饶。2时15分左右,刘某出去客厅喝水后回主人房时,发现陈某爬上该房的窗台上跳楼,刘某冲过去欲拉住陈某,但陈某已从窗口坠落,跌落至三楼平台。刘某随后下楼将陈某送往医院救治。陈某经抢救无效于当日5时许死亡。经法医  相似文献   

7.
根据刑法第133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交通肇事罪的加重处罚情节。具体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致被害人当场死亡后逃逸,此种场合,应在三至七年幅度内量刑;一种是被害人当场没有死亡而逃逸,由于行为人没有及时救助,因而导致被害人死亡,此种情形应在七年以上幅度内量刑。具体认定时,应注意下述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案情 2008年12月13日19时许,某部军官李某驾驶一辆无牌轿车,沿某市泰山路自东往西行至陈华立交桥西侧时,与自北往南过人行横道的行人朱某发生碰撞。事故发生后,李某下车询问被害人份睛,见被害人无应答、头歪向一边,便迅速驾车逃离现场。朱某倒地后,被自东往西行驶的三辆车辆先后碾压,事故导致朱某死亡。同年12月17日李某向交警部门投案自首。由于被害人在车辆重复性碰碾之下,肢体碎损严重,现有科技手段无法准确认定死亡时间。交警部门认定李某对该起事故负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9.
处理高危驾车肇事案件的应然标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9年1月21日,三门峡市发生一起恶性交通事故,王卫斌醉酒后驾驶宝马车撞上停在超车道上的轿车及现场人员,致使6人当场死亡7人受伤。7月3日,当地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王有期徒刑6年6个月。随着杭州5·7飙车案的发生,危险驾驶行为的定性开始成为舆论关注和学者重点探讨的问题。2009年7月20日,杭州市当地人民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飙车案被告人胡斌有期徒刑3年。2009年7月23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却认定无证、醉酒驾车造成4死1伤的孙伟铭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并判处死刑,与此同时,舆论就酒后交通肇事的性质进行了热烈讨论,民众强烈呼吁政府加强对酒后驾车、飙车等的监管,严惩肇事者。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日渐明显,头版醒目的报道更不乏其例,进而将议论引向深入。随着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于7月23日下达判处醉酒驾车的孙伟铭死刑的一审判决书,观点的交锋趋于白炽化。2007年9月8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以危害公共安全罪改判孙伟铭无期徒刑。随后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对醉酒驾车,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构成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其实最高法院于成都中院的判决书下达的第二天,就组织了酒后驾...  相似文献   

10.
黄伯青 《人民司法》2012,(18):14-17
自陷行为,在刑法理论上又名原因自由行为,是指行为人在具有行为能力时,故意或过失地使自己陷于无责任能力或限定责任能力状态而实施危害行为,并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只要被告人是起因于自陷行为,无论本人处于何种精神状态,均不得免责。  相似文献   

11.
【裁判要旨】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案件存在转化认定问题。对于首要分子未直接实施致人重伤、死亡行为的,或者首要分子虽然参与实施殴打,但其行为不是致死被害人的直接原因的,应区分不同情况,依据共同犯罪的理论,准确界定罪责。  相似文献   

12.
交通肇事罪属于行政犯或法定犯,即须先存在交通肇事的行政违法,才能再进一步确定此种行为是否存着追究犯罪的可能。交通肇事罪双重违法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重视道路交通安全法与刑法之间的关系,严格区分两部法律在法律术语、责任内涵上的不同意义,从而正确认定刑事责任。一、逃逸的类型逃逸,从汉语语义上讲有逃跑之意。交通事故中的  相似文献   

13.
[案情]赵某酒后驾驶一辆轿车在城区道路行驶时,将前方骑电动摩托车同向行驶的被害人李某撞倒,赵某在未下车查看的情况下,再次驾车行进从李某身上轧过,致李某当场死亡。经法医鉴定,李某系受到较大钝性外力作用后(如车轮碾轧),  相似文献   

14.
“醉驾”案件如何定性与量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交通科技的迅猛发展,当今社会已进入风险社会,醉驾入刑的规定更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在《刑法修正案(八)》醉驾入刑规定正式施行一年间,其相关法律适用仍然存在困惑,影响了醉驾入刑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日前,本刊与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检察院结合醉驾典型案例,共同邀请有关专家,深入探讨醉酒驾驶案件中的司法适用与法律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案情简介张某和被害人李某之间系恋爱关系,同居二年多。2003年秋季,张某怀孕后流产,张母让其到男友李某家暂住。双方未办结婚手续,也未举行结婚仪  相似文献   

16.
行为人在客观上制造了危险源,被害人进而自陷风险的情形,并不属于被害人承诺,仅仅是被害人自陷风险。被害人自陷风险,不能简单地认定其应责任自负,因此也就不能免除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被害人因自陷风险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也存在一定关系,可对被告人予以减轻处罚。  相似文献   

17.
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的定罪量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物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保健意识尚有不足,患心、脑血管等潜在疾病的人不断增多;加之社会存在较大利益差距,人们性情浮躁,遇事不能冷静。在某种利益失衡的情况下大动干戈,吵架、谩骂、推搡、厮打、殴打等行为时有发生,这就会导致患有潜在疾病的人死亡,此类案件一旦上升为刑事案件,就被称做致特异体质人死亡案件。  相似文献   

18.
【要点提示】在出现介入因素的情况下,先在行为与危害结果是否存在刑法因果关系,关键取决于介入因素与先在行为的关系性质和介入因素本身的特点。如果介入因素从属于先在行为,即介入因素本身是先在行为引起的,那么,先在行为与危害结果具有刑法因果关系;当介入因素与先在行为的关系究竞是独立的还是从属的难以判定时,应考查介入因素的异常性大小,如果介入因素的出现并不异常或者异常性较小,那么,先在行为与最终的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着高概率偶然因果关系,而这种高概率偶然因果关系,恰恰是先在行为的实施者对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19.
如何认定拘禁过程中“致人死亡”的加重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案例启示:结果加重犯的构成除了要具备基本犯罪行为和加重结果外,还要求有主观罪过、基本犯罪行为和加重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非法拘禁致人死亡的,被害人的死亡与非法拘禁行为须有直接因果关系,且行为人对死亡结果的发生至少有过失时,才可适用第238条第2款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这一量刑档次。  相似文献   

20.
李静 《中国审判》2013,(12):100-101
<正>案情回放:因情感纠纷纠集他人约架致死2011年7月3日,被告人杨某因女友与他人发生争执,遂与廖某(另案起诉)约定在北京市海淀区某中学见面解决此事。随后被告人杨某纠集本案其他3名被告人李某、张某、宋某等共计20余人聚集在海淀区某中学门口等待廖某等人的到来。当日15时许,廖某纠集被害人赵某(男,殁年15岁)等8人持弹簧刀、拳刺等凶器赶至海淀区某中学,但因见对方人多而逃至附近小区躲避。十几分钟后,廖某一方走出小区准备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