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破 《南风窗》2007,(6):88-88
1970年代末,中国头号幽默大师侯宝林问漫画家方成:“咱们是干幽默艺术的,你说,幽默到底是什么?”方成答不出,两人谈一上午仍不得要领。从此,方成开始研究幽默,历时近30年。  相似文献   

2.
小宝 《法制博览》2011,(14):80-80
大概地说,北京人幽默得有点泛滥,上海人不解幽默。有一位电影导演在北京的一家馆子里吃饭,那家馆子专卖毛家菜,音箱里翻来覆去地放着毛泽东主席的原声录音:“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导演听烦了,  相似文献   

3.
文人与幽默     
艾里香  雅心 《法制博览》2008,(18):42-43
幽默属于经验,属于智慧,生活中懂得幽默,就是一种艺术。林语堂是中国幽默的倡导者和鼓吹者,他最有名的一句幽默妙语就是:“绅士的讲演,应当是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当时他正应邀参加台北一所学校的毕业典礼,前面有不少人作讲演,都讲得十分冗长,轮到林语堂讲话时,已经11点半了。林语堂随即讲了上面这句笑话,顿时引得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4.
绰号也叫外号,或者叫浑号,古已有之,并非新生事物。古代的绰号中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绰号有自己所起和他人命名两种形式,一般而言,自己所起,蕴涵丰富而含蓄;他人所命,嬉笑怒骂、诙谐幽默。历史上许多名人都有一个有意思的绰号,而绰号也使历史名人追本溯源,绰号最早见于汉代,如严延年、郅都、董宣是三个酷吏,他们用法严酷,世称之为“屠伯”、“苍鹰”、“卧虎”;杨震因为博学,而被人尊称为“关西孔子”。  相似文献   

5.
以柔克刚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在法庭上用过“以柔克刚”的战术,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当时对方的律师对他怒声喝斥,而他却装作茫然不知,并用种种幽默的对话,使律师气愤万分。以下是他们之间的对话,对话中所指的信,是指律师写给美孚石油公司询问事由的信。由于所询问的事情那位律师无权过问,洛克菲勒不加回复,也不肯在法庭上出示原信。律师:“洛克菲勒先生,请你拿出那天我写给你  相似文献   

6.
2006年8月6日上午,在邯郸市鸡泽县双塔镇的一村民家里,一名中年妇女以惊愕的眼神看着一年轻男子,颤巍巍地问:“你叫啥?”男子操浓重的四川口音哽咽着答:“陈海。”妇女的眼角顿时流淌出眼泪:“你父亲叫啥?”青年吐出三个字:“陈惊涛。”妇女畦的一声哭出来:“孩子,妈妈对不住你!”青年也嚎啕大哭:“妈妈,我不怪你,都找你20年了,我太想您了!”两人跪地抱头痛哭……在场的民警和群众也都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相似文献   

7.
流沙 《法制博览》2011,(12):77-77
去南京的路上,手机短信上不停地有“人民”在欢迎我:上海人民欢迎你!江苏人民欢迎你!我想如果再往北走,还会有“山东人民欢迎你!”“天津人民欢迎你!”“北京人民欢迎你!”……  相似文献   

8.
韩兆瑞 《法制博览》2010,(10):55-55
俗话说:一生不出门是个贵人。在你涉足一个个陌生的城市,向人打听你所要行走的方向、感叹行路难时,你才会深刻理解这句话的精辟。但在现代社会,所谓“贵人”应是山南海北、飞来飞去的人了。我不是一个“现代贵人”,我所涉足的城市少得可怜。但就在这极少的陌生行走中.更能深刻地留下了对一座城市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安庆仁 《法制博览》2009,(20):59-59
当年北大有位老先生,心“花”怒放,跟女弟子多有扯不清的关系。幽默的是,这位老先生偏偏是教授国学的,满嘴仁义道德,四书五经。夫人生于书香门第,虽然颇有涵养,终究是新女性,不甘与她人分享老公,乃闭门与之理论:提上裤子就讲操守,你就不害臊么?  相似文献   

10.
李承志  小南 《法制博览》2008,(24):37-37
我常为碰到的“能怎的”的提问而困惑。提出“能怎的”的大约有两种,一武一文。所谓武问。大抵是一些身大力不亏的,或者是“盲”(法盲、德盲)气十足的年轻人所提。比如,他骑车撞了你,你找他论理,他反倒问你:“撞你了,能怎的?”这属于蛮不讲理类。所谓文问,情况较为复杂。试举几问:你工作认真,有人问你那么认真能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