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维杰  薛立刚 《奋斗》2005,(1):15-16
当历史已经变为世界历史的条件下.全球化浪潮正袭击着世界和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撞击着世界各民族和中华民族每一个国人的心灵。党的十六大适时地把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提高到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高度,进行全面而科学的阐释,充分表明我们党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当代意义的准确判断和科学把握。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  相似文献   

2.
话说包容     
包容,是一种内在精神,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文化。弘扬包容精神、体现包容思维、发展包容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内在要求。个人,只有学会包容,才能与人和睦相处;民族,只有学会包容,才能平等待我又平等待他,在对其他民族的学习、借鉴中发展;国家,只有学会包容,才能对内和谐共生,对外和平共赢;世界,只有学会包容,才能减少战乱,增加互信,消除恐怖,实现天下太平。没有包容精神,对于个人、民族、国家、世界而言,无论打着多少真善美、人道主义、改革进步、民主自由等美丽的幌子,都是个人或集团追逐私利的偏狭和霸权思维,都不可能有真正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郭林江 《世纪桥》2010,(21):63-64
世界历史形成,普遍交往在民族国家的基础上开始真正进入内部交往和外部交往并存的历史时代。内外和谐交往是民族国家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内外交往交互作用,外部交往和谐是内部交往和谐的保障,内部交往和谐是外部交往和谐的基础,内外交往共同构成一个圆圈关系,互为前提。所以只有内外交往同时和谐,民族国家整体上才是和谐的。这就是我国同时建设和谐社会和构建和谐世界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4.
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放到全球化背景之下去考量,这是由当今中国与世界之不可分割性决定的。如今,各个国家和政党都在世界性与民族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复杂关系中寻求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建设也必须从世界格局的高度和人类历史发展的深度,科学地回答具有时代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博大的胸襟,兼收并蓄世界文明成果,把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5.
《新长征》2014,(3):32-32
理解和实现中国梦要把握个人与国家、理想与现实、自信与实干的统一。个人全面发展与民族复兴的统一,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个人的梦想只有融入国家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外开放,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打开国门,与外部世界进行联系、交往和合作。对外开放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对于我们自觉地坚持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全面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现代化建设,是非常有益的。一、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世界近现代历史深刻表明,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闭关锁国,盲目排外,自我封闭,必然导致社会的停滞、落后,乃至被淘汰。闭关锁国,曾使中华民族品尝了落后挨打的苦果,留下了异常深刻的教训。只有…  相似文献   

7.
文化包括社会的观念形态、生活方式、思想道德、科技教育和精神产品等方面的内容。文化也是历史的产物。发展先进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弘扬民族精神和发展先进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我们党只有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有可能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另一方面,我们只有坚持发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才能使文化建设有民族根基,…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农村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进入了战略性调整的新阶段,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迫切需要基层党组织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解决新问题。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只有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要求,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完成新阶段的新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工作思路和方法上不断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创新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行文化传递的主要方式。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体系,才能将国家和民族中的优秀文化不断传递下去,成为其发展的持久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现在我国已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少年文盲;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毛入学率达到19%.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从世界历史发展看,全球化强化了世界各国联系,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增加了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共性,提高了强势国家的话语权,也刺激了文化民族化的发展。从文化建设方面看,全球化能够培育民族文化自觉,强化民族文化认同,培育民族文化自信,促进民族文化创新。因此,应当正确面对全球化给民族文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不断提升民族文化自觉,推进民族文化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11.
齐冰  钟海 《前线》2014,(10):47-49
回顾历史,在世界历史上具有较大影响的民族和国家,在崛起和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都会产生具有深远影响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民族和国家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精神财富。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具体体现,实现“体育强国梦”,必须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 各个民族和国家的体育精神,往往与自身的民族和国家的传统观念、价值取向、民族心理特征相联系,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中华体育精神既是被打上中华民族烙印的体育精神,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精神,也是“中国精神”在体育领域的体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香港·国家·民族——香港回归之时对国家、民族发展道路的思考杨明清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卡尔有一句令人发思的名言:“只有借助于现在,我们才能理解过去,也只有借助于过去,我们才能充分理解现在。”在香港回归之时,咀嚼这一名言,我们体味到的不应仅仅是胜利的欢悦...  相似文献   

13.
横向发展是社会在空间上表现出来的一种开放的和全球化的运动,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交流的融合的整体性过程,为较落后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这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重要启示: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社会发展程度,只有横向比较才能保持清醒的认识,后发国家必须解决面临的"世界历史难题",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有机地结合,从而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研究和把握我国民族问题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思想.是我们坚持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做好民族工作一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保证。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上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矛盾、领土争端和宗教纷争突出起来。国内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至逐步完善,社会发生深刻的革命性变迁。这使我国的民族问题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内外环境,民族问题作为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必然反映这个社会变迁而出现一些新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战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现代文化是以现代生产方式为基础,以现代科学发展为动力,以自由、民主、平等、人权、法治、绿色、和谐为特征,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吸收了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并与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相统一的文化。现代文化应是对历史反思的结果,吸收了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要发展现代文化就必须注重学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狠抓教育、营造良好环境、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队伍。只有尊重现代文化的价值,推进现代文化的建设,重视现代文化的引领,才有真正的健康、发展、稳定、和谐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奥林匹克运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已远远超越了单纯的体育范畴,成为世界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充分利用这一国际舞台展示国家综合国力,并促进国家、民族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作为奥林匹克运动周期性与高潮性的活动内容,奥运会对提高举办国的国际地位和声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抒望 《党课》2012,(5):10-16
一个民族,只有文化体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才能造就更犬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展体现出文化的品格,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指出,自从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以来,各个民族或国家日益联成一体,参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任何民族或国家要解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必须将自己呈于世界历史的整体中去考虑。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一理论,从而科学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9.
龚昕 《党史文苑》2009,(1):47-48,74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指出,自从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以来,各个民族或国家日益联成一体,参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任何民族或国家要解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必须将自己呈于世界历史的整体中去考虑.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一理论,从而科学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20.
实现国家现代化、复兴中华文化、贡献人类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三个重要维度。近代以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只有在现代化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国家现代化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主要目标。国家的繁荣富强只是奠定民族复兴的基础,文化复兴才是民族复兴的标志,只有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才是中华民族真正伟大的复兴,复兴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维度。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具有天下意识和人类关怀的伟大民族。近代以来,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的先进中国人仍然高度关注人类的命运和中华民族对于世界的责任,既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也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而奋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事业不仅仅局限于本国与本民族的发展,也以贡献人类社会为责任和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