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伟  张旺 《现代国际关系》2024,(1):43-62+136-137
2014年莫迪上台执政以来,印度实施从“东向政策”到“东进政策”的战略调整,在政治、经济和安全等方面进一步融入亚太地区已经成为印度国家战略的重要部分。当前莫迪政府对亚太安全事务的介入主要依靠:以东盟为中心的多边安全机制加强海上安全合作;联合东南亚国家积极干预南海问题;与美日澳合作加强军事能力和军事存在;向南太平洋地区扩展影响力。印度加强对亚太安全事务的介入,一是因为印度拥有制衡中国的地缘政治利益,二是因为亚太地区是印度将影响力超越南亚次大陆、推进世界大国梦的优先方向。亚太地区之所以能成为其优先方向,主要是基于印度周边大国博弈的格局以及印度在亚太地区的文化和经济基础。由于印度北部陆地安全形势的牵制、印度与主要合作伙伴在对抗中国立场上的不一致,以及印度海军军备本土制造能力难以支撑远洋战略等因素,印度对亚太安全事务的介入仍然面临诸多制约。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初期,俄罗斯在亚太地区奉行平衡战略。该战略涉及俄罗斯对亚太国家双边关系的政策、对亚太地区战略竞争及矛盾争端的立场以及对亚太安全与合作结构的态度等方面。俄罗斯奉行该战略的动机主要是为了避免卷入亚太地区的冲突与对抗、防止对任何一方产生依赖、保持亚太地区的力量平衡、巩固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以及保持俄罗斯的战略行动自由等。俄罗斯的这一战略对中国产生了复杂影响,既有积极影响的一面,也有消极影响的一面,但总体来说,积极影响居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冷战后,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发生明显变化:在亚太战略格局中丧失了前苏联的主导地位,成为起平衡因素的地区大国;在亚太的大国地位亦有动摇;对亚太地区的依赖加重。 俄为维护其在亚太地区的安全利益,采取了如下政策措施:全面恢复和发展同亚太各国的关系;保持和巩固该地区相应的军事潜力;积极开展同亚太国家的安全对话;大力推行经济外交。 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虽已弱化,但支撑俄成为地区大国的基本框架和实力因素并未消失,随着俄对亚太地区政策的调整,俄的政治影响将有望增加,俄罗斯作为重要的平衡力量,对亚太战略新格局的形成将产生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苏联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出发点是,进入亚太,成为积极参予者,建立一个安全与合作机制,确保苏联有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并获得经济援助。苏联在亚太地区对美国、中国、日本各有所求,经过几年的努力,同它们的关系已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同三国关系中,苏联一度更加看重美国和日本,尤其是比较倚重美国。今后苏联同三大国的关系如何发展,它的亚太战略如何实现,最重要的是取决于苏联国内政治、经济形势走向。  相似文献   

5.
美国总统奥巴马开始第二任期后,继续推动"亚太再平衡"战略,并对亚太安全政策进行了调整。主要表现为继续强化在亚太地区的军事能力和安全存在、注重发挥盟友和安全伙伴的作用、通过多元化资源投入弥补安全的有限性以及对地区热点问题采取有效管控等。但美国亚太安全政策也受国内的孤立主义思潮、国防预算的削减、其他地区热点问题的掣肘以及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的动能不足等因素的制约。中国应把握奥巴马政府安全政策调整的机会,降低来自美国的安全压力。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亚洲政策由三大要素构成:经济上,力促亚太国家尽快撤消贸易上的保护措施,通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极力推行投资和贸易自由化,提高美国对亚太市场的占有率;安全上,调整从亚太撤军的战略收缩政策,重视美国的存在,确保美国在本地区的利益;意识形态方面,极力推销美国式的“民主、人权和自由市场观念”,企图以自己的模式重新塑造亚太国家。 美国的亚洲政策执行两年采,在许多方面几乎陷入困境,受到国内外众多的批评和指责。 东亚国家积极寻求适合亚太地区的发展道路。他们对美国亚洲政策的回应,表现在三方面:互相配合,力争地区经济合作组织的主导权;安全上减少依赖性,增强自主防务意识;弘扬民族文化,提倡传统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自70年代末以来,苏联对柬埔寨问题的政策成了它的亚太政策的一个焦点和全球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研究苏联对柬埔寨问题的政策变化、实质和发展趋向,有利于了解苏联的亚太政策动向和苏联全球战略的实质。  相似文献   

8.
在亚太地区,印尼既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资源大国,它的领导人苏哈托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有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印尼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许多学者已把它列为东南亚地区最有希望起飞的国家之一。印尼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也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但是,由于许多复杂的因素,印尼对各种形式的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态度和立场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俄罗斯的亚太外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俄罗斯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亚太地区在俄罗斯外交政策中占据重要地位。俄罗斯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继续实行务实、平衡的亚太政策。面对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应对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的严峻挑战,俄罗斯积极开展亚太地区外交活动。俄罗斯积极发展与亚太地区邻国的关系,特别是俄罗斯与中印的战略伙伴关系,广泛参加亚太地区事务,开展多边对话与合作。俄罗斯积极推动国际金融结构和货币体系改革,扩大亚太地区政治、经济、安全对话与合作,以及亚太地区安全体系建设。通过发展俄罗斯与亚太地区关系,促进了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俄罗斯大国外交开拓亚太战略空间。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之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活动日益频繁:军事演习不断,对台军售增加,今年4月撞机事件后,8月下旬,美国在南海海域又进行了一次双航母战斗群作战演习。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在亚太的军事部署屡有大的动作,使人不得不对美国在亚太的军事战略和部署给予更多的关注。 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最早可追溯到一个多世纪以前。1898年美西战争后,美国取得了原西班牙的殖民地关岛和菲律宾,从而初步在西太平洋地区建立起军事立足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遏制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扩张”,美国在欧洲组建北约组织,与苏联对峙,在亚洲则拼凑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对中国进行封锁和包围,从而逐步建立起以美日、美韩、美澳、美菲、美泰等军事条约为基础的亚太前沿军事体系。  相似文献   

11.
亚太战略形成是普京执政期内俄罗斯外交战略上的重大调整,其核心在于将远东乃至整个俄罗斯融入亚太经济一体化之中,提升俄在亚太地区的地位与作用.俄亚太战略涉及三大地缘目标——周边方向、欧洲方向、亚太方向,带有鲜明的地缘政治与经济特点.在亚太地缘安全上,俄战略东移在一定程度上对亚太军事力量起到了再平衡作用.在亚太地缘经济上,俄资源禀赋为亚太各国能源战略提供了一种选择,其交通地理优势为亚太国家通往欧洲物流提供了国际运输便利,对整个地区战略格局将产生影响.在亚太地区政治与经济格局中,中国应采取联俄睦邻政策,抗衡美国亚太战略部署:一是构建中俄安全利益共同体,推进亚太地区安全体系转型;二是构建中俄经济利益共同体,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三是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推进中国与亚太地区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对北约东扩一直持反对态度,并采取了种种措施进行抗衡,加强亚太外交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步。今年初以来,俄罗斯强化了其亚太外交的力度,力图进一步深化与亚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合作,参与亚太地区合作进程,以减轻北约东扩对其造成的压力。5月,俄联邦安全会议通过的《俄罗斯国家安全构想》,更是把扩大同亚太国家的伙伴关系,充分地与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组织接轨作为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俄亚太外交的主要特点是: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俄日关系开始解冻,经济合作逐渐展开;俄印关系升  相似文献   

13.
凌胜利  吴玥瑾 《东北亚论坛》2024,(2):47-62+127-128
近年来,北约对亚太地区的介入不断加深,呈现“北约亚太化”态势。“北约亚太化”主要受到地缘政治环境、美国对华竞争战略、欧洲盟国协调等因素影响,突出表现为以应对“中国挑战”为战略目标、以强化与亚太伙伴国家关系为主要手段、实现亚太与跨大西洋的安全联动。当前,对于“北约亚太化”的认知分歧主要聚焦于其属于联盟转型还是联盟扩员。通过比较分析联盟转型与扩员的条件,可以发现“北约亚太化”的实质是北约将联盟空间拓展至亚太地区,推动联盟转型。尽管北约积极加强与亚太国家间关系,但是双方之间的信任程度和互利水平有限,这使得“北约亚太化”难以发展为在亚太地区的联盟扩员。“介入亚太”已经成为北约的长期任务,会对中国周边安全、亚太地区局势与大国战略竞争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对此,中国需要加强与欧洲国家的经贸合作、巩固与亚太国家的务实合作、推动建立与完善包容性的地区安全机制,妥善应对“北约亚太化”。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的亚太外交战略刘桂玲亚太地区面对世纪之交的大国关系调整已经起步,俄罗斯为在新世纪亚太格局转换中处于有利地位,积极调整亚太外交战略,主动与该地区国家改善和发展关系,并已有实质性进展。这一举动将对亚太地区和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产生深远影响。俄亚太外交...  相似文献   

15.
冷战后美国亚太战略的特点国防大学吕有生美国的亚太战略是美国在亚太地区为实现国家利益所进行的谋划,它集中反映的是美国的亚太利益。多年来,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目标没有变,那就是建立自由贸易体系,确立和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冷战后,由于国内和国际战...  相似文献   

16.
亚太地区秩序调整主要受到大国博弈、中小国家抱团和地区规范演变等因素的影响。美国的亚太战略对于亚太地区秩序调整具有重要影响。相比于奥巴马政府先后推出"重返亚洲"政策和"亚太再平衡战略",特朗普政府进行了大幅改弦更张,这也使得"特朗普冲击"在美国当前的亚太战略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主要表现为战略目标由"地位优先"转为"实力优先";战略资源由"多方统筹"转为"依赖自我";战略手段由"多边主义"转为"双边主义"。"特朗普冲击"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政策导向的调整,在"美国优先"的整体导向下,其亚太战略呈现出"国内优先""实力优先""经济优先""中国优先"四大特点。受"特朗普冲击"的影响,亚太地区秩序也在不断进行着调整。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制定亚太战略的背景是亚太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美国强势重返亚太以遏制中国崛起;欧洲陷入债务危机不能自拔.俄罗斯亚太战略的目标是:在政治和安全方面,参与亚太政治安全体系和机制的构建,在中国与西方和亚太国家的博弈中起第三方平衡作用;在经济方面,积极融入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面向亚太市场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其中后者占主导地位.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优先方向并没有因此彻底改变,欧洲仍然是俄最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伙伴.俄将更积极地参与亚太地区事务,使俄远东乃至整个俄罗斯融入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是美国的盟国,是南太平洋地区的大国。从历史文化传统来看,澳大利亚是一个地道的西方国家,可是在地理位置上却属于亚太地区。面对着这种纠结现实,澳大利亚在自身的国家定位和对东盟国家的政策上始终摇摆不定,直至亚太白皮书的出台。  相似文献   

19.
亚太安全趋势阎学通冷战的结束使亚太安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安全环境的变化成为亚太国家调整安全战略的依据,然而,亚太国家的安全战略调整,又反过来影响了亚太地区安全环境的进一步变化。本文将从亚太国家安全战略入手,观察一下90年代下半期以来亚太地区安全...  相似文献   

20.
奥巴马执政以来先后提出“重返亚太”、“亚太再平衡”等一系列政策,其最重要的内容是对美军在亚太的军事部署作出重大调整.新的军事部署意在通过提升美军在亚太地区的战斗力,对该地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作出快速高效的反应,从而实现对亚太地区安全事务的掌控.美国的军事调整势必使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更加复杂,对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变化产生重大影响.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