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敏 《理论探索》2004,(2):42-4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较大、素质偏低的现状已经成为影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素。如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成为当前政府和理论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拆除城乡壁垒 ,提高人口素质 ,完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2.
农村的土地资源、技术、规模和土地制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业的发展,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中国农村、农民、农业问题解决的如何,取决于人均土地资源的多少、农业技术水平、农业规模经营程度和农村土地制度安排。本文就此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正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内生力量。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迫切需要,也是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升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水平,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的基础工程。在目前尚未彻底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创新发展机制和经营模式,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是当前许  相似文献   

4.
宋祥秀 《求知》2013,(11):33-35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要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有赖于不断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而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许多农村社区通过拆迁整合,逐渐过渡为城镇社区。这些"村改居"社区的建设不同于单纯的农村社区和城镇社区。虽然,"村改居"社区从体制上变成了城镇社区,但农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社区居委会的管理理  相似文献   

5.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新形势下破解"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的现实途径,金牛区在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总体战略下,积极创新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6.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巩固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地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新形势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振兴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王芳 《理论导刊》2005,(5):60-62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繁荣的重大战略思路。要明确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是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依据,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内容,最终实现振兴农业、繁荣农村、致富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8.
雷小奇 《学理论》2014,(23):56-57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及具体的改革措施。结合张掖市农村发展现状,就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建议如下:大力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增收支柱;大力创新新农村建设模式,积极搭建城乡一体发展平台;大力创新农村产权实现形式,积极盘活城乡一体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9.
托达罗的人口迁移模型理论旨在解释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从农村向城市移民的原因。利用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分析当前我国存在的“民工潮”现象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只要存在城乡预期收入差距 ,都必然会出现“民工潮”现象。解决此问题 ,一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二要加快城镇化步伐 ;三要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根本解决民工潮问题 ,还是要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 ,缩小城乡之间的预期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0.
《理论视野》2004,(6):47-47
据《人民日报·华尔新闻》2004年9月20日报道,9月17日下午,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郭占恒在首届“长三角城乡一体化论坛”上指出: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而是通过统一城乡规划.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加强城乡间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集体经济是计划经济时代城乡二元格局下农村公有制形式集体所有制的历史遗留,它的内核是共同占有生产资料、集体经营、按劳分配。改革开放之初,实行的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集体经济逐步转变为城市社区股份合作制经济。由于处于历史转型期,社区集体经济体制还存在“党企不分、政企不分”等弊端,  相似文献   

1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农村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是农村集体经济实现的最有效形式。但是,农民从土地中获得的经济利益却存在差别,特别是农民温饱得到满足之后,在向“小康”、“富裕”迈进的过程中,该制度“重公平、轻效益”的弊端显得尤为突出,迫切需要进行重大改革。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施土地使用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是农村集体经济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3.
杨晓青 《团结》2006,(4):38-42
一、坚持宪法规定的“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的理念依法治国首先就是依宪治国。宪法第八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巩固宪法规定的“农村集体经济”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首先,要稳定家庭承包制。土地承包制是适应当时历史发展的一种较好的制度,极大地释放了农村农民的积极性。土地承包制尽管有弊端,然而在没有新制度出台之前,取消它是不现实的。我国地域辽阔,只能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当地情况的生产经营方式。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严…  相似文献   

14.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一次明确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就农业谈农业、就农村谈农村,在不改变农村基本格局的前提下去谋求农村有限的发展与进步。这种思路的主要缺陷在于,割裂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与社会其他单元的有机关联,把“三农”问题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单独加以研究,因而实现不了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之间的良性转换与互动。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在战略选择上必须按照新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格局,走出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15.
计时华  吴晓平 《团结》2004,(4):28-30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城乡发展”摆在“五个统筹”之首,体现了执政党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通盘考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近年来,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深化城乡配套改革,初步形成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效益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等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3年,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31元,比上年增长9.…  相似文献   

16.
《理论视野》2006,(2):11-12
在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部署的过程中,成都市锦江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围绕“倾斜农业、再造农村、扶助农民”,巧妙运用区内农业资源和景观、乡村民俗风情文化等条件,发展具有农业特色的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文化,打造出“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五个农业观光产业园区,成为远近闻名的“五朵金花”,有效地解决了“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问题,走出了一条农民就地市民化、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路子。一、“五朵金花”的运…  相似文献   

17.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的基础。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繁荣、社会稳定的战略支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压舱石”,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科技投入偏低和农业结构性矛盾、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协调,制约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新征程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强化科技创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融合;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农业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城乡统筹发展中社会管理创新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知》2013,(10):29-31
进入2l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城乡差距成为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最大问题。为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天津市通过“四步走”战略,即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实施农村示范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农民居住社区“三区”联动发展,探索以农改非、村改居、集体经济改股份制经济为主要内容的“三改一化”和实施农村金融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9.
吴全军  张红英 《学理论》2013,(32):29-30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城乡一体化发展,可在特定区域内,实现城乡的自然资源及生产要素能够快捷流动、合理配置,各次产业联动发展,形成城市和乡村在各个层面建设统一体,达到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生活方式、自然生态环境、文化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广泛融合。整体推进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对策:科学制定城乡一体化规划;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多举措加快城镇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改善农村精神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20.
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亿万农民身份的转变。每年1.5亿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贡献青春,年老体衰后再回到农村务农,只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措施,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人口迁移和身份转变。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身份转变应当是由传统的自然经济农民转变为市场经济农民。为此,要改革农村现有土地制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农业产业化、工业化之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小城镇化,农民就地安置转变身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