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论述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江泽民同志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更加明确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点和政治方向 ,能更广泛、更深刻、更具体地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 ,并对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实践总结和理论深化。从当代中国实际出发,吸收和借鉴世界文明优秀成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3.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整个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但由于历史的特殊性,社会主义首先诞生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薄弱的经济基础、沉重的历史积淀、建设经验的缺乏以及其他种种复杂原因,使得年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文明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上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既有巨大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也有严重的挫折和深刻的教训。今天,我们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要有新突破,就必须注意吸取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的科学论断 ,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系是相当紧密的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和出发点 ,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目的和必然归宿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5.
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协商民主探析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现代民主中的协商政治理论与实践是一个值得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协商民主政治作为民主政治的一种具体形式在中国的现实可行性,探究了中国协商民主政治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并从丰富和改善我国民主政治实践的视角,提出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推进协商民主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钮小明 《团结》2003,(2):6-7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代表大会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政治文明”这个概念,并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10)
政治文明的概念反映了政治发展的一种走向。政治文明的发展使得人类的政治生活越来越平和、越来越合理、越来越能够有效地解决人类的矛盾和冲突,从而也越来越有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然而,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政治文明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显示出其不足与稚嫩。本文通过政治哲学的视角,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透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探讨当代政治文明的内涵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周铁农 《团结》2003,(3):4-5
民革中央《团结》杂志编辑部和民革北京市委会法律委员会联合举办这个小型研讨会,专题研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宪政建设这个课题。研讨会的规模不大,范围较小,但是研讨的课题十分重大,层次相当高。我首先代表民革中央,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百忙中拨冗莅会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完善这一政党制度、促进政治文明的发展 ?笔者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建平 《理论探讨》2005,4(5):17-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决定政治方向、配置社会资源、优化政治环境、集聚人才资源、构筑法治基础的政治保障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断加强和完善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的途径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主要内容包括:完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健全民主制度,扩大有序参与;加强权力监督,完善决策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人才体制;保持政治稳定,推进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11.
1957年的政治文明建设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又遭受了重大的挫折,因此,其影响也体现为积极的方面和消极的方面。当今的政治文明建设在总结历史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坚持民主制度建设和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12.
政治文明成了当前学术界尤其是政治学界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这一研究成果作了综述 ,这四个方面是 :政治文明的内涵 ,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3.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认识和把握政治文明的内涵、阶级性、国家和民族特点,对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至关重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迄今只有几十年的建设历史中,已经取得了开天辟地的历史性成就和许多阶段性重大进展,但任重而道远。实践经验教训与现实情况说明,有必要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与时俱进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世代相继进行长期的多方面的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完成十六大规划和部署的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九项任务,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的关系,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程度与实现条件的关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致力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各项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14.
15.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作者在中共中央批准召开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作者指出,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建设政治文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全面扎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作者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指导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政治文明作为整个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阶级性、复杂性、动态性等特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特征。要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应在党的建设、法制建设、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7.
政治文明的本质与多党合作的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行超 《团结》2004,(3):19-22
十六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任务的正式提出,把人们对革故鼎新的思考从传统范畴引入政治文明建设的崭新领域。本文试图从政治文明的本质切入,阐明在为制度文明建设的服务中,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呈现新的活力、开拓新的走向。政治文明的本质:制度文明政治文明的本质在于先进的制度,亦即文明的制度。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我们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历史在告诉我们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鹏 《理论探讨》2003,1(3):26-27
我们要在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基础上 ,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效成果 ,不断改革和完善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道德、政治思维方式 ,保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无限生命力 ,发挥其无比优越性 ,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人类政冶文明的发展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的排列顺序 ,当今世界的现代政治文明由晚期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共同构成 ,与晚期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相比 ,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突出的开放性、广泛性、适应性和先进性。这种政治文明主宰着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向 ,并随时准备调适自身的发展 ,从而向更高一级政治文明平台跃迁。因此 ,不断发展与完善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能够从根本上满足社会民众对政权本身的合法性诉求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政治文化革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仅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建设,而且必须认真进行政治文化的革新。为此,必须清除我国封建政治文化残余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消极影响,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化的有益成果,努力建构适合中国国情、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新型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