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晋文、襄之后,晋国的霸业出现中衰的迹象,尤其是晋景、厉之世,宠信奸佞,滥杀大臣,晋国内乱频仍,楚国又在邲之战中击败晋军。晋悼公继位后,施行了惩乱安民、宠功任贤、和戎固边、联宋纳吴、争郑服楚、纠合诸侯等策略,着力加强晋国内部团结,联合诸侯,促进形成反击楚国的统一战线,再次成就晋国的中原霸业,实现了晋国的复兴之梦。  相似文献   

2.
晋襄公是介于晋文公与晋悼公之间杰出的君主、政治家和统战谋略家。晋襄公在位期间,实施对内宠功任贤、从容纳谏、奖赞臣下;对外"尊王攘夷"、抑秦服卫、避秦不战、施谋胜楚、温和礼让、收鲁联曹等统战谋略,促进了晋国内部的团结和发展,确保了晋国霸业的持续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晋文化及其历史分期  “晋文化”这个称谓可作“广”、“狭”两义的区分 :“广义”的晋文化可以看作是关于山西古代文化的概称或泛称。如同人们习惯于以“晋”作为山西省的代称或简称一样 ,举凡山西地区的传统文化往往冠以“晋文化”称谓 ;“狭义”的晋文化或比较确切意义的晋文化 ,应当看作是关于西周至春秋战国时代山西文化的一种指称 ,也就是关于晋国文化与魏、韩、赵三晋国家文化的统称或合称。西周至战国尤其是春秋和战国时期的晋国文化与魏、韩、赵文化 ,可谓山西古代文化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轴心时期。据此 ,我们即以这个时期为…  相似文献   

4.
孔子与山西     
孔子虽然不是山西人,也没有在山西做过事情,但在其有生之年,他通过对晋国人物和事件的关注,影响了晋国的历史走向和后人对晋国历史的认识与评价。在孔子身后,他的弟子和他的思想,继续影响着三晋历史和思想史的发展。秦汉以降,儒家思想成为"独尊",山西地区不断涌现有成就的大儒,使孔子与山西的关系达到了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在晋国由弱到强的过程中,晋国社会逐渐形成了以忠义精神为核心价值的社会文化体系,亦即"忠义文化"或"忠文化"的思想体系,并且拓展成为一种社会潮流。  相似文献   

6.
“三晋”之称 ,最早约见于《战国策》。《赵策》有云 :“及三晋分智氏 ,赵襄子最怨智伯。”《史记·周本纪》也有“三晋距秦”的话。这个称谓源自春秋末年三家分晋的史实。原来 ,晋国是春秋各诸侯中最强的国家 ,《孟子》就有“晋国天下莫强焉”的论断。晋国的卿士中 ,赵、魏、韩三家最强。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前 4 0 3年 ) ,三家瓜分晋地 ,各自独立 ,成为历史上战国时期的开始。由于晋国原地主要在今山西 ,所以后人就用“三晋”指称山西。文题所谓“三晋文化” ,即指山西文化。“三晋”地处黄土高原东部 ,周秦以来就是汉民族与“戎狄”杂居之…  相似文献   

7.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兴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代茶文化的兴盛是对历史上茶文化吸收和发展的结果。茶文化在唐代的最终形成,决定着唐代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饮茶风气的普遍、陆羽《茶经》的问世、大宗茶市的出现、茶税制度的建立、饮茶习俗的外传等都说明了唐代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8.
教会报刊与近代中国新闻事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受西方近代文化和中国近代文化的双重必然性制约 ,近代文化史上的教会报刊在释放其自觉的福音传播媒介功能的同时 ,也充当了促进近代中国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以及传统文化近代转型的不自觉的历史工具。对于近代文化史上的教会报刊的研究 ,既可以从传统的动机论层面出发 ,也可以从通过偶然性实现自身的历史必然性高度出发 ,达到对这一近代文化现象的多重观照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晋国法制史是中国法制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晋国在春秋时期进行的多次立法活动对中国法制史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对郭偃之法、被庐"大"、赵宣子之法、范武子之法、范宣子之法、铸刑鼎等立法活动进行梳理,分析了其产生的社会背景、立法的核心目的和意义,以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观点认为性三品是董仲舒人性论的基本思想,这个看法是站不住的.董仲舒对人性有许多论述,而性三品并没有进入董仲舒人性议论的正题.董氏提出了“性者质也”的命题,认为人的先天素质中有善、恶两种因素,人性可以概括为性善情恶,而性善情恶不过是天道在人身上的体现.人性善情恶,所以人待教而善.对于孟子的人性善论,董仲舒存在着矛盾的心理,他说:“万民之性善于禽兽者许之,圣人之所谓善者弗许.”  相似文献   

11.
司法公正的实现离不开司法制度本身的善恶评判。司法公正离不开善制。善制的存在是实现我国司法公正的必要条件。善制包括司法制度形式善和司法制度内容善。善制的道德构成要素包括三个方面:善制应符合正义;善制应真实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善制应符合广大民众的是非善恶共识。法官道德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司法公正的实现程度。由于善制在范围、价值诉求和实现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法官品性的德性伦理为补充。  相似文献   

12.
一、人性张扬与传统道德的对立 从传统意义上讲,中国是一个"以德治国",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的文明古国."德治"即德政之治,它是以伦理道德思想观念作为统治手段和社会管理模式.几十年来,历代统治者都是实行"以德治国"、"德主刑辅"的统治方式作为管理国家和调整社会的重要手段.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治国问题上的以德治政和以法治政的争论,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了"为政以德"的主张,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①孟子指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孔、孟创立的"德治"思想,为后代的德治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以道德教化为治国之根本的传统.  相似文献   

13.
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分为认知的、价值的、审美的层面,它们在相对的意义上体现为多元的关系.认知方式以客体尺度作为最高参照,以理性为主观特征;价值方式则体现着主体与客体双重尺度的契合,以意志为主观特征;审美方式以主体尺度作为终极坐标,以情感为主观特征.在知识论意义上,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分离的;在本体论意义上,三者的关系则是合一的.从历史演变的角度看,真、善、美经历了一个由合一到分离最后又复归于统一的过程.马克思所揭示的共产主义理想境界,乃是至真、至善、至美融为一体的本体澄明之境.  相似文献   

14.
赖晨 《人事天地》2011,(6):47-47
赵衰是春秋时晋国大夫,以其性情温和,备受欢迎,被当时的晋人誉为“冬日之日”,他为何有此美名呢? 首先,赵衰富有政治视野和智慧。赵衰跟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才得以返回晋国,晋文公重耳所以能顺利返回并成为霸主,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赵衰的计策。当秦穆公想把女儿怀赢嫁给重耳时,重耳考虑到她曾是侄儿子圉的原配,心里很纠结。  相似文献   

15.
多谋善断是现代领导者的必备素质和基本功.现代领导者要做到多谋,就要有深厚积累,不甘于空乏浅薄;从实际出发,不故作惊人之举;树创新意识,不囿于传统之见;看大方向,不拘泥于枝微末节;善借外脑,不自以为是.现代领导者要做到善断,就要在没有多案选择的情况下不拍板;清醒地对被择方案进行利弊权衡;待各方面情况都弄清楚后再下决心;对表面上惊人的一致的意见保持警惕;当决策时机成熟时要果断拍板.  相似文献   

16.
经验法则是法官依照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反映事物之间内在必然联系的事理作为认定待征事实根据的有关法则.它包括从一般的生活常识到关于一定职业技术或科学专业上的法则.经验法则具有盖然性程度的差异性和内容上的无限性,法官运用经验法则可以发现事实和应用法律,创造善的规则体系,更好地实现接近正义.  相似文献   

17.
党的执政能力,最终是体现在如何善于“有效治理国家”,即如何善政上。执政者要善行政、行善政,要有“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之奉献精神,还要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之执政智慧。  相似文献   

18.
张申府不仅是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一位著名人物,也是一个极具特色和广泛代表性的政治人物。抗战爆发后,张中府广泛参与了抗日救亡民主活动,是一位积极的政治活动家。以抗战时期两次民主宪政运动为主线,本文尝对张申府所从事的民主实践活动进行简单梳理。  相似文献   

19.
在金字塔顶端的"善"理念,不仅是一切知识和真理的来源,而且是世界的太阳和光源,更是所有个人、社会、理念追求的至高无上的目标。它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德性,而是使得事物之所以"善"的一种性质和目标。"善"在可知世界中表现为"善"理念,在可见世界中表现为对"善""分有"的具体事物,所有这些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的"善"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云南文化史上,1938年是值得重视的一年。从这一年开始,云南涌进了许多中国第一流的文化团体,使昆明一跃而为全国文化、教育的中心城市之一,从而把云南的现代文化提升到中国的先进行列。这种地位在云南历史上从未有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