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皮癣菌 皮癣菌是由具有嗜角化组织的一类独特的丝状真菌所构成。根据其形态学、生理学特征和营养需要,将皮癣菌分成3个属,即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共有40个种。其中毛癣菌属含有25个种,小孢子菌含14个种,表皮癣菌1个种。直至最近,这些真菌还分类在不完全菌纲,那就是说没有性状态。然而,在某些毛癣菌种和小孢子菌种中已发现有子实体(子囊孢子)产生的有性状态,因  相似文献   

2.
兔皮肤癣菌病的病原分离与鉴定图布丹扎布,金花,苏和(内蒙古农牧学院呼和浩特010018)(兴安盟扎赉特旗兽医站)1993年9月,某养兔专业户的32只简易棚散养兔发生皮肤癣菌病,6只兔的头、颈、背部局部病灶隆起,断毛、脱毛、落屑,其中1只兔的头部皮肤表...  相似文献   

3.
犬皮肤癣菌病的病原分离与鉴定图布丹扎布,景建国,刘二满,田有明,苏和(内蒙古农牧学院呼和浩特010018)(伊盟达拉特旗兽医站)(兴安盟扎赉特旗兽医站)1993年7月,某镇一家犬发生皮肤癣菌病。患病犬面部、头部、耳及耳孔内、颈部皮肤弥漫性潮红,散在分...  相似文献   

4.
兔皮肤癣菌病的病原分离与鉴定图布丹扎布,金花,苏和,田有明,景建国,刘二满(内蒙古农牧学院呼和浩特010018)(兴安盟扎赉特旗兽医站)(伊克昭盟达拉特旗兽医站)某养兔专业户的41只简易棚散养兔中发生皮肤癣菌病,9只兔腰背部出现一大片圆形脱毛斑,皮损...  相似文献   

5.
1997年10月,辽宁省辽阳县某养狐场124只北极狐和43只银黑狐发生了皮肤癣菌病。初期病狐鼻部、眼眶、耳根、背部和尾部皮肤出现红斑,尔后局部附有界限清楚的白色厚痂,继而形成灰白色痂皮,痂皮与皮肤粘连,强行剥离会露出渗血的创面,局部脱毛,皮肤干燥无光...  相似文献   

6.
(一)发病情况 近年来,西安地区某些奶牛场的牛群中有牛皮癣病流行。病损近似圆形,呈灰白色或白色,无毛,与周围健康部位界线分明。主要侵害犊牛头颈部。同场的成年牛很少发病。本病呈季节性流行.以每年秋冬季节发病最多,据当地记载有的牛群发病率可达18%~62%。笔者于1990年10月份调查两牛群,其发病率分别为6.1%(3/46)和6.0%(5/84)。(二)病原分离与鉴定1.直接镜检:自病损处取痂皮及断毛少许,置载玻片上,经20%氢氧化钾二甲基亚砜透明处理10分钟,在光镜下观察,可见痂皮及毛杆周围有大量圆形或椭圆形孢子,直径2~5μm。  相似文献   

7.
动物皮癣菌(Dermato-mycosis),即动物皮肤霉菌病,俗称钱癣、秃毛癣、葡萄疹等,是由多种皮肤丝状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皮肤真菌病。近10年来,我国畜牧业有较大的发展,但由于管理不善,动物皮癣菌病在一些地区爆发和流行,使畜牧业遭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并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8.
兔喘气病病原分离鉴定与防治牛钟相,朱瑞良,万俊菊,马丕选(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泰安271018)1995年4月,山东省莱芜市某养兔场饲养的长毛兔发生一种以喘气、咳嗽、化脓为特征的传染病。虽然死亡率仅为4%,但可造成兔体慢性消瘦,对养兔业造成重大威...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D病毒(IBDV)的自然宿主只限于鸡,但最近报告其它鸟类和实验小动物也有感染,火鸡为隐性感染(平井克哉,1979)。IBD是由于法氏囊(BF)受到病毒感染的结果,能导致免疫抑制。许多养鸡业发达的国家把IBD列为禽病的三大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从辽宁省13个市(地)收集的414份鸡大肠杆菌病料中,分离出370株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并对其进行了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及血清型的鉴定。在已定型的306株中,O78型有129株,占定型菌株的42%;O1型有96株占31%;O2型有30株,占9.8%;O55型有18株,占5.9%。定型的其它血清型还有O35,O138,O88,O68,O5,O141,O86,O99,O7,O8,O74,O114,O160。未定型菌64株,占待检菌株的17%。调查结果表明,辽宁省流行的鸡致病性大肠杆菌以O78,O1,O2为优势血清型,占待检菌株的69%,占定型菌株的83%  相似文献   

11.
1989年兰州地区部分奶牛场发生牛的皮癣病。主要见犊牛感染,其中五泉奶牛场有犊牛28头,发病5头,发病率为18%。段家滩奶牛场有犊牛61头,患皮癣病3头,发病率为62%。采取病料直接镜检时发现大量感染的真菌孢子。将病料接种于SGA、DTM和STIY培养基,分别置于30℃和37℃进行培养,结果分得D_1、D_2、D_3三株真菌。这三株真菌具有相同的形态学特征和生化特性,初步鉴定认为是毛癣菌属的疣状毛癣菌(Trichophyton verrucosum)。该菌在室温(18~25℃)或液氮中可较长时间保存。用该菌实验感染家兔2只,结果2/2发病。从而证明所分得的疣状毛癣菌是此次牛发生皮癣病的病原。  相似文献   

12.
供港猪链球菌病检疫及其病原分离与鉴定卢体康文耀南黄文明李培标曾宪升丁有胜(深圳动植物检疫局518010)随着我国集约化、工厂化养猪业的发展,疫病防制措施进一步落实,成效显著,如内地经深圳动植物检疫局检疫后运往香港的活猪每年近200万头,猪瘟、猪丹毒、...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鸡传染性腔上囊病(IBD)在我国各地呈普遍流行趋势,对养禽业造成严重损失,IBD免疫失败的原因,被认为是与超强毒株或变异株的出现有关。新疆也不例外,该病不仅在个体户养鸡场发病严重,而且在许多大中型鸡场也常有发生,连从未发生过IBD的克拉玛依市...  相似文献   

14.
嗜皮菌病的诊断及其病原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皮菌病(Dermatophilosis)是由刚果嗜皮菌(Dermatophilus Congolensis)引起的一种动物皮肤传染病。此病由Van Saceghem于1915年首先在比属刚果(今扎伊尔)发现,并作了原始的描述,当时称之为“皮肤接触性传染”。后来在尼日利亚、英国、澳大利亚、阿根廷、美国、加拿大、印度等许多国家均有报道。在美国于1961年才证明有此病流行。本病可见于不同年龄、性别的牛、马、绵羊、山羊等家畜和鹿、斑马、羚羊等野生动物以及人的自然发病,家兔、豚鼠、小白鼠等均可实验感染。  相似文献   

15.
1998年 5月 ,景泰县某养鸽场的鸽发生一种以拉稀、头颈歪斜、腿和翅麻痹、大批死亡为特征的疾病 ,发病率为 80 % ,死亡率为 5 0 %。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和病原分离鉴定 ,确诊为鸽新城疫 (ND)。1 流行病学该场鸽未进行过任何预防免疫接种 ,发病时共有鸽 10 0 0羽 ,其中种鸽 30 0羽。鸽不分年龄皆可发生本病 ,发病后多数在1— 5d死亡。2 临床症状病鸽精神沉郁 ,垂头缩颈 ,闭目呆立 ,羽毛逆立 ,食欲下降 ,腹泻 ,粪便为绿白相间、随之转为水样下痢 ;出现神经症状的病鸽 ,单侧或两侧翅下垂 ,双腿麻痹 ,头颈歪斜甚或…  相似文献   

16.
石鲽鱼创伤弧菌病的病原分离鉴定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荣成某渔场饲养的石碟鱼大批发病死亡,其体表鳞片局部出血,肝、胰、脾肿胀坏死,腹腔积水等;从病死及濒死石碟鱼的肝、脾中分离到3株细菌,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致病因子检测,鉴定为创伤弧菌(Vibrio sulnificus biovar);3株细菌均不能致死小白鼠.药敏试验表明,3株细菌对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高度敏感;对氯霉素不敏感.经投喂环丙沙星药饵和腹腔注射卡那霉素,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疆阿勒太地区所属哈巴河县,近年发生骆驼的以全身脓疱为特征的传染病。现将初步调查资料整理如下。 发病情况 本病初发于1973年离边境15公里的前哨公社骆驼队。1974年相邻的反修公社驼群陆续发病。胜利、团结两公社驼群因与反修公社驼群在同一草场混牧,也于1976年发病,损失90多峰。该县国营牧场驼群未与上述四个公社驼群接触,安然无恙。发病情况见表1、2。  相似文献   

18.
鳄是生态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的野生动物。暹罗鳄(Siamesecrocodile)隶属爬行纲、鳄鱼目、鳄科,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它具有繁殖能力强、生长快、抗病力强、皮质优良等优点,是我国人工饲养最多的鳄鱼之一。驯养繁殖及合理开发利用暹罗鳄鱼已成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但集约化、高密度养殖常容易引起传染病的发生。2 0 0 4年2~3月份,凭祥市某鳄鱼养殖场的74尾暹罗鳄鱼有13尾出现皮肤红点,其中死亡7尾,病死率为5 4%。因此,笔者将其暂称为“皮肤红点病”。经对病死鳄鱼进行细菌分离、小白鼠毒力试验、生化鉴定,证明这次暹罗…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红河地区的鸭群中流行一种以鼻分泌物增多、腹泻、头颈歪斜、角弓反张及脚肢无力或麻痹为特征的传染病.对现场数十只病死鸭剖检,可见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脑膜充血等较为一致的病理变化;从大多数病死鸭的脑、肝、脾等组织中分离出形态一致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经对分离菌进行培养特性、形态特征观察和生化试验,鉴定为鸭疫里氏杆菌(Remerella anatipestifer);用分离株人工感染7日龄健康雏鸭,复制出与自然发病雏鸭相同的病例.证明该地区的雏鸭群中存在鸭疫里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20.
2001年8月,新疆乌鲁木齐市某水产站饲养的青鱼突然发病、死亡,死亡率近70%.经对有典型病变的鱼进行细菌学检查,确诊为嗜水气单胞菌和河弧菌混合感染而引发的细菌性败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