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的理想是做白领,西装革履,收入丰厚。但大学毕业后他做了义工,日夜奔波,不名一文:他想做个贤孙,好好孝敬把他带大的婆婆,可婆婆病逝之时,他连奔丧都没能做到;他想做个有情郎,可在女友“要么放弃义工要么放弃我”的选择前,他要了后者。这个至情却又无情的25岁小伙子,叫张海峰,是重庆绿叶义工协会的发起人。  相似文献   

2.
永夏 《党员文摘》2009,(8):34-35
偶获利,欲罢不能当上假按揭穴头 2006年,34岁的徐洪仍像浮萍一样在北京漂着。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在外企做过秘书,在投资公司做过分析师.在基金公司做过操盘手……妻子马欣蓝比他小3岁。在一家时尚类杂志做编辑:5岁的女儿黎黎聪明可爱。  相似文献   

3.
初见付凌云,不由得被他爽朗乐观的笑容所吸引。他豁达、开朗、谦虚、大度,对在纪检监察战线工作奋斗了9年,他只有朴实的一句:“该做的事做了就对了,组织给我的荣誉,我还觉得受之有愧。”  相似文献   

4.
读家秘籍     
《廉政瞭望》2013,(16):67-67
这个世界可以真诚地告诉你一些东西的人真的不多了。这是“股神”巴菲特的儿子写的真诚之书。在这个强调规则的年代.“做你自己”这话对我而言真的很少听过,当我面对选择时,很少有父母会郑重其事走到我面前告诉我要做你自己。相反,他们给我的建议多是如何处好人际关系,说话不要太直等等,很少会问你觉得怎么样。要做你自己,比较难。这本书里难能可贵地用作者自己的事情真诚地告诉了我们一些道理。例如,作者并非每一次的选择都是对的,高中的时候,他想辍学去做摄影.他的妈妈利用了非常巧妙的方法帮他做了正确选择,没有伤害到他的自尊。  相似文献   

5.
商人丁海玉几乎把每一家和他做过生意的公司告上了法庭。他这样做不是因为他有多少委屈,而是因为可以通过胜诉获得暴利。他付出的成本就是行贿法官。最后中纪委介入,终使他倒在了这一奇特的“商业模式”之下,也引发了当地司法系统的“地震”。据调查,丁海玉案件中被查处的领导干部共有38人,包括12名厅级干部,26名处级干部,其中法官25名。  相似文献   

6.
政权掌握在什么样的人手里,在内外政策上是维护主权独立、造福于民,还是投靠外敌、谋私害民,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西哈努克在被朗诺政变集团废黜国家元首以后,中国同意他留驻北京,决不是给他一个偏安之地,做一个流亡国君,而是为他提供一个继续战斗的基地,做一个名正言顺的国家元首,以便实现抗美救国的伟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目前独身的梁锦松,曾被传是一个重工作而轻生活的人。但是,和他接触过的人却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他们评价他是“情趣男人”。平日里开保时捷的梁锦松,并不认为做了财政司司长,就应该给人留下一种不苟言笑的严肃形象,因为他也是人,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不觉得自己在做官,只是出来为香港做点事。”的确,梁锦松一点也没有官僚的习气,作风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8.
郑渊洁 《求贤》2010,(2):29-29
我的一位小读者长大后在北京开了家餐馆。我有时到他的餐馆坐坐。一次,正逢他检验采购的鲜肉。我就向他请教最好的肉用来做什么菜。他说猪排牛排。我又问他最差的肉用来做什么。他说丸子。  相似文献   

9.
我是清华大学汽车系兵器六班博士生党支部的一名党员。2008年,支部让我做本班同学孙靖觳的入党联系人。孙靖裰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同学,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担任班长,为同学做了很多实事,在班里非常有号召力。但是他对党员缺乏理性认识,也缺乏主动加入党组织的积极性。于是,我在认真分析他的情况后,决定找他谈一次话。  相似文献   

10.
程全玉是洮南市瓦房镇农民。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初,为了致富,他曾做过多种尝试。他种过地,养过猪,做过木瓦工,还当过“包工头”。他的祖父、父亲都烧过酒,所以,得到家传的程全玉也想烧酒。1985年,他与别人合伙筹措到2000元钱办起了家庭小酒厂。由...  相似文献   

11.
覃章梅  赵西敏 《党课》2013,(13):65-67
他叫冯世义,现为河南油田五一社区五一村第六党支部书记。现年71岁的他,助人为乐坚持做了50年好事,被誉为“油田活雷锋”。他说:“多为社会做奉献,我就觉得心里踏实!”  相似文献   

12.
记得一位老同事,每次就餐让他点菜时,他总是首点“糖醋排骨”。结果每次都是吃者甚少,唯独他吃得津津有味,这让我很不解。在一次出差的时候,我们俩不经意间聊起了这件事。他告诉我,糖醋排骨是他前女友最爱吃的菜,也是她最擅长做的菜,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每个星期都能吃上几顿。分手3年了,想念她的同时,也想念她做的糖醋排骨的味道。  相似文献   

13.
贤士荐相     
边鸿基  杨自明 《求贤》2010,(8):53-53
战国时,魏文侯继位后,励精图治,但魏文侯在选任谁做宰相的问题上颇费思虑。一次他问大臣李克说:“古人讲,家贫思良妻,国乱择良相,现在我不知道是选魏成子还是翟璜做宰相,你看这二人谁合适呢?”李克说:“臣才疏学浅不能深论,但是观察人的方法还是有的,这就是:做百姓时看他以何人为友,富贵显达时看他向国君举荐何人,  相似文献   

14.
《新湘评论》2006,(3):1-1
当年,雷锋以一双打满补丁的袜子和好事做了一辈子的事迹影响了整个中国。他是一名普通的战士,但我们提到雷锋,无不颂其伟大。因为共产党的几代领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曾先后为他题词,号召人民向他学习;还因为他把平凡的事情做得连贯、如一。做得长久、自然。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2月6日中午,青岛人王国栋(微博名“青岛横枪立马”)在新浪微博上传了一份遗书。遗书说,他是青岛四方区的一名拆迁户,由于拆迁程序明显违法,补偿不合理,他坚决抵制拆迁。交涉、投诉、上访、起诉,该做的都做了,但是依然改变不了命运——他收到了强拆令,勒令他12月17日前搬出。“强拆就要开始,故留下一份遗书。”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看了《党建》杂志开展的“三问”讨论,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位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老共产党员。老人叫王遐方,是总参兵种部北京第八干休所离休干部。他12岁参军,15岁入党。王老说,当时,介绍人和我谈,你入党就是党的人了,要做英勇作战的模范,要做努力学习的模范,要做团结同志的模范,要做遵守纪律的模范,要做群众工作的模范,用这五个模范来规范自己。这五个模范,我记了一辈子,也努力做了一辈子。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岁月,王老曾先后参加了大小56次战役,可是让他想不到的是,从血雨腥风中走过来的他却因为一…  相似文献   

17.
《北京支部生活》2007,(5):66-67
我有一个朋友从事财会工作,贪污公款3000多元,单位领导听到反映后找他谈话,他如实交代了自己的问题,并且退回了贪污的公款,又在家人的陪同下向检察机关做了交代。请问,他这样做是否属于自首?  相似文献   

18.
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在担任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时,有一天深夜,他去实验室检查,发现一个学生还在那里做实验,卢瑟福便问他“你上午干什么了?”他回答说:“做试验”又问:“下午呢?”“做试验。”这时卢瑟福提高了嗓门:“你整天做实验,还有什么时间用于思考呢?”问题问得真好!它不仅适应于科研,也适应于各行各业,包括政界。由此我有几点想法:一、不要只做不想。现在有一些领导干部一天到晚显得非常忙,白天办公室里来人排队,晚上家里谈话预约,习惯的看法总认为这样忙于工作的领导就是好领导,其实并非尽然。领导干…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价值观念受到严重挑战的今天。许传玺毅然放弃在美国年薪200万人民币的职位,回到中国做了年薪只有六万元的教授,只因为在他的心中,这是他的家,他对这片土地满怀深情。  相似文献   

20.
王文华。台湾著名作家.斯坦福大学企业管理硕士,他在很多领域都有建树。问及他为何在不同领域都能取得成功.他说.我做的事,没一件是有把握的……他自述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