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贵州杂志社:欣闻当代贵州杂志社成立五周年,我谨代表中共贵州省委对你们五年来卓有成效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表示热烈祝贺!作为省委机关刊,《当代贵州》是省委指导全省工作的重要宣传舆论载体,同时也是下情上达的重要渠道。希望你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2.
同事从贵州出差回来,捎给我一本2007年第14期《当代贵州》.由于工作关系我曾经去过贵州,那里的风土人情和独特魅力文化让人记忆犹新,留连忘返.  相似文献   

3.
读编往来     
<正>《当代贵州》编辑部:我是河南新乡的读者,最近几个月才接触《当代贵州》。贵刊涉及到贵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包罗万象,是我了解贵州的一个重要窗口。除了刊载重要的时政新闻以外,贵刊还有用散文式写法描绘贵州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的报道,没有印象中的严肃、枯燥。一篇篇小故事展现了生机勃勃的贵州,看这些文章就好像置身贵州,让我这个外乡人倍感亲切。老百姓现在很关心民生问题,如今房地产行情变化较多,希望你们增加相  相似文献   

4.
刘宗美 《当代贵州》2007,(14):55-55
每当邮递员到来时。我习惯第一个拿到并翻开阅读的是我多年的朋友——《当代贵州》。多年的相伴和阅读,我从当代贵州得到了很多.她的内容丰富。不仅有反映贵州发展的文章。还有反映贵州的山水、人文风情文章。而且也有来自省外的声音。使我无论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能得到启迪。找到指引自己进步的向导。最值得赞许的是“资讯”栏目.短短两个页码.就让我了解到了国内省内的重要信息,还能让我从专家的观点中得到有益的思考。在此我衷心的感谢“她”培养了我,并祝福“她”越办越好,同时我相信有更多的朋友会热爱“她”。  相似文献   

5.
每当邮递员到来时,我习惯第一个拿到并翻开阅读的是我多年的朋友——《当代贵州》。多年的相伴和阅读,我从当代贵州得到了很多,她的内容丰富,不仅有反映贵州发展  相似文献   

6.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 我认为《当代贵州》“创刊号”具有以下特点: 1.《当代贵州》是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由原《当代贵州》、《贵州党风廉政》、《党建交流》、《贵州党的生活》4家刊物合并,重新组建创办的综合性  相似文献   

7.
当代贵州编辑部: 同志们辛苦了!<当代贵州>改版后,无论是从内容到版面设计都比过去好多了,我每次都能收读.作为家乡人,能看到家乡各方面的消息,当然十分高兴.  相似文献   

8.
读者评刊     
《当代贵州》是一扇让外界了解贵州的窗口我是一名在北京读书的贵州籍学生,从大一起就收到了赠阅的《当代贵州》。在此,感谢当代贵州杂志社对我们在省外求学的莘莘学子的关怀,你们的工作作风令人感动。每当我收到从遥远的家乡寄来的《当代贵州》,仿佛就见到了故乡、亲人。两年来,《当代贵  相似文献   

9.
读编往来     
<正>《当代贵州》编辑部:2013年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工作后,我开始接触《当代贵州》。《当代贵州》权威性高、影响力强、覆盖面广、发行量大,我最喜欢看《当代贵州》中其他县(市)的基层故事,从中学习在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当代贵州》对基层的关注,让我们这些基层工作者倍感开心。希望贵刊在关注基层的同时多报道一些具有推广意义的基层工作方式方法,比如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  相似文献   

10.
前段时间,《当代贵州》因策划十个领域十个人的贵州梦前来采访我。采访过后向我征询对《当代贵州》的办刊意见。我说:“《当代贵州》在我们村没有丢的,每一期内容我都认真看。”  相似文献   

11.
李盈 《当代贵州》2010,(7):18-19
<正>《当代贵州》:您认为信息化建设对贵州有什么重要意义?朱华:一句话,信息化是贵州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撑杆"。最近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邀请,我写了一篇文章《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我在文章里面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是阿基米德的三大名言之一,  相似文献   

12.
我与《当代贵州》结缘是在今年8月份。当时我刚走上新闻宣传这个工作岗位,对于非新闻专业毕业的我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在单位领导的推荐下,我与《当代贵州》结缘。通过对今年前20期刊物的阅读,《当代贵州》视角新颖的栏目设置,思想性、可读性兼具的丰富内容,亲切朴实的文风,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的新闻敏感性不断增强,理论知识储备不断增多,《当代贵州》已成为我工作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3.
<正>当代贵州杂志编辑部:作为贵刊的"85后"读者,工作两年以来,我一直在关注《当代贵州》。通过阅读《当代贵州》了解当前省委、省政府工作重心,社会各界关注热点。贵刊的聚焦、改革、名家专栏、阳明茶座等栏目令我受益匪浅。2015年新刊拿到手时,发现《当代贵州》在版式、栏目上作了调整,感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一名乡镇扶贫工作人员,我经常看《当代贵州》关于脱贫攻坚的报道。《当代贵州》是我的良师益友,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阅读5月8日第18期《当代贵州》(脱贫攻坚版),让我对精准脱贫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阅读《"文军扶贫":脱贫攻坚中的文化力量》,我认识到,大文化推动大扶贫,贵州正通过文化事业的发展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以文化产业的兴盛  相似文献   

15.
有错必纠     
<正>《当代贵州》编辑部: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每一期杂志我都认真阅读,《当代贵州》对我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但在阅读杂志时,也发现一些小小的问题,比如2010年第2期《当代贵州》杂志存在下列不规范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正自2004年《当代贵州》创刊起,我就一直是她的忠实读者。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曾在锦屏县林业部门工作,如今退休在家,我仍然阅读《当代贵州》。十多年来,我感觉《当代贵州》越办越好,尤其是封面专题非常有看头。比如,今年7月23日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纪念日,《当代贵州》在纪念日到来之际及时策划报道了"恋上黔东南"这一封面专题(2016年第28  相似文献   

17.
编读交流     
希望听到自己的声音我是《当代贵州》的一名忠实读者,由于工作的缘故,前两年去了外地工作,因此看到《当代贵州》的机会相对就少了些。但我还是想办法在网上浏览《当代贵州》的网站,获取自己想知道的信息。身在外地,就会发现许多对贵州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编读交流     
《当代贵州》应有网络版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新党员,在读了2004年第一期《当代贵州》后,感觉杂志上没有那种压抑感,信息量大,总体质量较高。但是作为贵州省委机关刊物,贵刊的网站还在延用原《当代贵州》的网站.这在对外宣传和CI形象上都十分不利于贵刊的发展。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特别是新闻单位更是应该利用好网络的优势,以此来加快自身的发展。希望在不久后就能够看见贵刊的网络版。  相似文献   

19.
正我是一名基层新闻工作者,也是《当代贵州》的忠实读者。每次收到杂志,我和同事们总是争相阅读。今年第28期,刊发了黔东南旅游的一系列文章,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质量都很高,很具美感。为我们在乡村旅游宣传方面提供了很多灵感,受益颇多。愿《当代贵州》越办越好!作为读者,我希望《当代贵州》能利用一定的版面,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各  相似文献   

20.
“基层行·当代视线”是《当代贵州》杂志的精品栏目,我每期必读。第27期刊发的“34双眼睛看贵州”的报道通过借助“第三只眼”宣传和推介了贵州的新形象,构思新颖、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