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6年是"斗批改"思想演变历史进程中的第一个独立阶段。这一年中,"斗批改"思想经历了一个酝酿、提出并定型的过程。"斗批改"是一个无所不包但又缺乏实质性内容因而显得空泛的概念集群,深深地打上了"文革"所有的意识形态烙印。"斗批改"思想反映了毛泽东对"文革"宏观而整体的运行规划和制度变革设计。  相似文献   

2.
正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全国各地兴办了1600余所"五七"干校,用来安置下放劳动的几百万干部与知识分子,对他们进行劳动改造、思想教育。1968年,黑龙江柳河干校命名为"五七"干校,成为中国第一个以此命名的干校。此后大批"五七"干校在各地开办。"五七"干校由此也成为了中国  相似文献   

3.
晓流 《党史博览》2002,(11):12-15
1968年4月的上海,春风虽依然催绿大地;但"文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斗批改"、"清理阶级队伍",城市的空气中凝聚着紧张敌意,弥漫着肃杀之气.  相似文献   

4.
邓小华 《党史文苑》2012,(11):39-42
位于江西省进贤县内的青岚湖是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子母湖。由于江西河流大多数都流向鄱阳湖,在河流两岸的赣抚平原上就形成了河湖交叉的水网布局。窄处为河,宽处积水为湖,青岚湖就是这样一个湖,通过河道,湖水又流入了军山湖,军山湖又通过七港八叉分流至鄱阳湖。20世纪60年代末,"五七"干校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地上涌现。其中闻名全国的中央办公厅"五七"干校就坐落在青岚湖畔。那时《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位置上时常可以看到介绍中央办公厅"五七"干校经验的文章,  相似文献   

5.
"五七"干校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之一,是1968年至1979年间在贯彻毛泽东"五七"指示的名义下创办的干部集中学习和劳动的场所.本文通过回顾广东创办"五七"干校这一特殊经历,思考其中问题,以求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获得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6.
三青团中央干校是蒋经国其成就功业的关键一站。蒋经国对三青团中央干校的经营,不仅形成了蒋经国嫡系的另一大派系——干校系,使他从偏于一隅的地方专员摇身一变成为中央大员,而且为他跨入军界创造了条件。干校系是蒋经国系的中坚力量,是后来台湾蒋经国政权的一个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李红梅  张龙秀 《党史文苑》2007,(4):35-36,45
三青团中央干校是蒋经国其成就功业的关键一站.蒋经国对三青团中央干校的经营,不仅形成了蒋经国嫡系的另一大派系--干校系,使他从偏于一隅的地方专员摇身一变成为中央大员,而且为他跨入军界创造了条件.干校系是蒋经国系的中坚力量,是后来台湾蒋经国政权的一个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全面夺权”时期的“斗批改”思想理路呈现多条脉络并进的复杂格局.继续批“资反路线”与“社会的斗、批、改”在1967年初发生着冲突;夺权、大联合、三结合和“革命大批判”均与“斗批改”产生着独立或整体的思想联系;“斗私批修”则象征着“斗批改”思想的精神与道德路向;“改”的内容和元素也在逐步增长中.“全面夺权”时期在“斗批改...  相似文献   

9.
张武扬 《党史纵览》2007,(12):21-23
1977年,我在安徽电影机械厂三车间当钳工,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的团干部,上半年刚刚被厂里送到位于杜集的合肥市"五七"干校,参加为期半年的青干轮训班的全脱产学习归来.粉碎"四人帮"后百废待兴,那时的"五七"干校,就干部培训而言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党校,而青年干部轮训班,有些类似于现在党校的"中青班",是培养青年后备干部的重要场所.在坎坷而泥泞的跋涉之后能够去学校学习,一种属于自己的安顿与宁静在我心中铺展开来.  相似文献   

10.
正我进入瑞昌中学(现瑞昌二中)读书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已进行到第三年。学校进入斗批改阶段,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当时是县武山铜矿工人代表)进驻学校,学校进行了复课闹革命,清理归还公共财物。我是班长,就带头把在抄家时拿走的学校显微镜、光学仪器和在县文化馆抄来的图书都主动还给学校。学校办起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相似文献   

11.
<正>《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是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辟有"哲学与思辨"、"经济探求"、"科社新探"、"党建园地"、"行政论坛"等栏目,适宜各级宣传理论工作者,乡镇以上机关、企业的干部,党干校  相似文献   

12.
《求是》2010,(22)
<正>10月24日至25日,由中组部主办的第二届党性教育"延安论坛"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举行。来自省区市党委组织部门、党校干校、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新闻媒体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同志和专家学者40余人参加了论坛。论坛围绕"挖  相似文献   

13.
“五七”干校是“文化大革命”中的产物。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全国各地举办了1600余所“五七”干校,用来安置下放劳动的几百万千部与知识分子。近年来,关于“五七”干校国内已出版了不少当事人的回忆录和一些研究性的论著,其中涉及柳河干校、咸宁干校、沙洋干校的文章最多.  相似文献   

14.
<正>《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是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辟有"哲学与思辨"、"经济探求"、"科社新探"、"党建园地"、"行政论坛"等栏目,适宜各级宣传理论工作者,乡镇以上机关、企业的干部,党干校学员、教研人员阅读与参考。欢迎广大理论工作者不吝赐稿,同时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来稿:请寄《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同时注明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籍  相似文献   

15.
<正>《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是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辟有"哲学与思辨"、"经济探求"、"科社新探"、"党建园地"、"行政论坛"等栏目,适宜各级宣传理论工作者,乡镇以上机关、企业的干部,党干校学员、教研人员阅读与参考。欢迎广大理论工作者不吝赐稿,同时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来稿:请寄《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同时注明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民  相似文献   

16.
<正>《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是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辟有"哲学与思辨"、"经济探求"、"科社新探"、"党建园地"、"行政论坛"等栏目,适宜各级宣传理论工作者,乡镇以上机关、企业的干部,党干校学员、教研人员阅读与参考。欢迎广大理论工作者不吝赐稿,同时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来稿:请寄《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同时注明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籍  相似文献   

17.
《人民日报》"学校下放"讨论长达8年,刊登了近千封来信和文章,它构成"文革"中一个重要的政治事件。该讨论涉及办学与领导体制、教学体制、学制和学校布局、专业和课程设置、教材与教法、师资队伍改造、招生考试制度、斗批改问题、普及农村小学、扫除文盲等等多个主题。本文从谁来办学,如何办学,需要什么样的教员以及如何普及农村小学教育这4个基本问题方面,对这一讨论过程予以简要介绍。大抵而言,从政治讨论的角度来看,可以认为,"学校下放"的讨论是一场参与者非常广泛的公共讨论。与此同时,它还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动员,为集体供给初级教育产品做出了重要推动。当然,还要注意的是,意识形态对整个讨论过程的走向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并不能因此抹杀讨论中利益诉求的现实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霞飞 《党史博览》2005,(3):47-51
对“五七”干校,年龄稍大一点的人都不陌生。它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是“改造”干部的场所。那么,“五七” 干校到底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结束的?对此,许多人就不一定了解。 毛泽东有一个良好的愿望,却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劳动形式 自从毛泽东认为苏联党已经变质、赫鲁晓夫是修  相似文献   

19.
"五七"干校,对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出生的青年人来说,已成为一个历史概念,但它确实承载着一段特殊历史。宁夏银川北部平罗县境内的西大滩,距离贺兰山与黄河交汇的地方不远。说是滩,实际上大得很,有一眼无  相似文献   

20.
<正>《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是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征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辟有"哲学与思辨"、"经济探求"、"科社新探"、"党建园稿地"、"行政论坛"等栏目,适宜各级宣传理论工作者,乡镇以上机关、企业的干部,党干校学员、教研人员阅读与参考。欢迎广大理论工作者不吝赐稿,同时欢迎广大读者订阅。征来稿:请寄《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同时注明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有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