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一1928年,莫斯科。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中共代表瞿秋白走上讲台,向苏联同志作《中国革命与共产党》的演讲。瞿秋白在演讲中说:"党孕育在‘五四运动’中,以1920年为其开端。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的创始人。"1945年4月21日,初夏的延安。中国共产党七大预备会  相似文献   

2.
1928年,莫斯科。 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中共代表瞿秋白走上讲台,向苏联同志作《中国革命与共产党》的演讲他说:“……党孕育在‘五四’运动中,以1920年为其开端。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3.
1899年1月29日,瞿秋白出生在江苏常州一户官宦之家。因家道中落,天资聪颖的瞿秋白只读到中学就辍学了。1917年春,瞿秋白随堂兄瞿纯白到北京参加文官考试,但没有考取,随后到北京大学旁听。1917年9月,瞿秋白考入外交部办的俄文专修馆。  相似文献   

4.
瞿秋白在36年短暂的人生中,曾经多次来到广东,并与广东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广州是瞿秋白回国后政治生涯的起点。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会议上,瞿秋白赢得了共产国际、中国其产党各方人士的信任、尊重与认可。瞿秋白多次南下广州,也催生了他与王剑虹的那段不寻常的师生恋。  相似文献   

5.
瞿秋白只活了36岁。他是中共继陈独秀之后的第二位主要领导人,1935年6月18日,在福建长汀从容就义。就义前,瞿秋白已清醒地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他沉着、镇定,挥笔写下了多首诗篇,现在流传下来的共有7首,瞿秋白还把曾经拥有过的浪漫、热情、执着、苦闷、困惑、坚定等等,以本来的面目留在2万多字的《多余的话》中,就是这篇《多余的话》后来一度让瞿秋白长时间背负了“叛徒”的罪名。今年是瞿秋白诞辰110周年,让我们重温历史看看瞿秋白去世后,发生在瞿秋白身上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1930年8月中旬,瞿秋白受共产国际之命,由苏联回国主持六届三中全会,解决李立三的问题,可是,次年1月,在六届四中全会上,王明在米夫的扶植下,夺得中共帅旗,成为最大的赢家,而瞿秋白则蒙冤受屈,倍受打击,受到极不公正的待遇。他在其绝命之作《多余的话》中写道:“这期间只有半年不到的时间。可是这半年对于我几乎比五十年还长!”这短暂而又漫长的日子,是瞿秋白一生中最难熬的时光。  相似文献   

7.
雷颐 《世纪桥》2012,(20):41-41
“瞿案”复查中,最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认真、仔细查阅从公安部调来的关于瞿秋白被害案审查卷宗,共二十卷,约三尺厚。公安部关于瞿秋白被害问题的调查,是1954年初根据湖南省公安厅上报的两名参与杀害瞿秋白案犯的有关口供材料,按照公安部长罗瑞卿的指示,责成湖南省公安厅追查的。同年10月,由公安部十三局组织专门力量查办。“经过十年的严密调查侦审,于1964年10月19日完成《瞿秋白烈士被害问题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8.
1930年8月中旬,瞿秋白受共产国际之命,由苏联回国主持六届三中全会,解决李立三的问题。可是,次年1月,在六届四中全会上,王明在米夫的扶植下,夺得中共帅旗,成为最大的赢家,而瞿秋白则蒙冤受屈,倍受打击,受到极不公正的待遇。他在1935年的绝命之作《多余的话》中回忆:“这期间只有半年不到的时间。可是这半年对于我几乎比五十年还长!”这短暂而又漫长的日子,是瞿秋白一生中最难熬的时光。  相似文献   

9.
报刊文摘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北上长征时,瞿秋白因病未能随部队同行,只好留在苏区养病。可是不久,竟病得有如半瘫。当时留在苏区的正、副总指挥项英和陈毅,出于爱护之情,决定将瞿秋白秘密送往上海治病。1935年4月,当瞿秋白一行途经福建省长汀县牛庄岭时,竟被国民党军36师逮捕,并将瞿秋白单独一人关押于长汀镇的师部囚室里。瞿秋白遭受严刑拷打,满身是伤,却闭口不言党的机密。当蒋介石知道此情之后,命令师长宋希濂定要“优待”瞿秋白,意在招降。宋便指派少校军医官陈炎冰到囚室专为瞿秋白治伤兼治肺病。陈炎冰是江苏盐城人…  相似文献   

10.
一瞿秋白研究,首先是以瞿秋白著作为依据的。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就义后,鲁迅先生为了纪念亡友,抱病将瞿秋白在上海期间翻译的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和高尔基作品约80余万字,编成了上下两卷的《海上述林》,以“诸夏怀霜社”名义出版。诸夏怀霜,即中国人民都在深...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中,瞿秋白对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贡献是巨大的,他是中国20世纪20至30年代先进文化的杰出代表。在他短暂的36个春秋岁月中,撰写了500余万字的论著,始终站在中国先进文化的潮头,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和成果的积累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标志性人物。从1919年五四运动至1935年6月瞿秋白牺牲,其间共16年,这16年正是中国共产党为推进五四以后中国文化的转型期的起始阶段,瞿秋白在这个时期的文化活动,为五四以后中国文化的转型和新文化的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所谓文化转型,就是…  相似文献   

12.
瞿秋白烈士纪念碑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西门罗汉岭。 瞿秋白(1899—1935),江苏常州人,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瞿秋白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第四次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1933年到中央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13.
瞿秋白是中共继陈独秀之后的第二位高层领导人,1899年1月29日出生在江苏常州的一户官宦世家.1935年6月18日在福建长汀从容就义。1923年夏瞿秋白赴国共两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任教,  相似文献   

14.
1927年瞿秋白主持中共中央工作,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作为一名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和理论家,五四时期是瞿秋白一生的转折,是他从探索与追求中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这一时期的经历对这位书生政治家的一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瞿秋白诞生于上个世纪的最...  相似文献   

15.
张家康 《党史文汇》2007,(10):36-39
陈独秀和瞿秋白都是中困革命的先驱。和那个时代许多进步的知识青年一样,瞿秋白是渎着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而走上革命道路的;也和党内一些年轻的共产党员一样,瞿秋白是最早批评陈独秀的错误倾向的:他们二人都曾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衲,然而,当革命退入低潮,形势急转直下时,他们都没能挽狂澜于既倒,使革命的风暴席卷神州:瞿秋白英年罹难,陈独秀盛年困厄,他们都走过一条坎坷、艰辛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16.
《当代贵州》2012,(15):63
瞿秋白,1899年出生在江苏常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和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瞿秋白1904年进入私塾读书,次年转入冠英小学。小学尚未毕业又考入常州府中学堂,爱看各种书籍,如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谭嗣同的《仁学》、严复翻译的《群学肄言》等等。1916年进入武昌外国语学校学习,  相似文献   

17.
1935年6月18日.曾是继陈独秀之后中共第二位领导人的瞿秋白在福建长汀从容就义。遇害后,国民党36师把他的遗骸秘密埋葬。许多年过去了,没有人知道瞿秋白究竟被安葬在了哪里?这件事成了一个谜。直到建国后,人们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瞿秋白遗骸的安葬地,烈士的英灵才得以安息。  相似文献   

18.
自研究瞿秋白那天开始,瞿秋白就义前写下的《多余的话》就进入我的视野,引起我浓厚的兴趣。我曾一遍又一遍地认真研读了瞿秋白在1935年5月22日写下的《多余的话》,广泛寻找并研读了学界对瞿秋白《多余的话》的诸多评论。《多余的话》让我一次次越读越感动,深惜烈十之不幸;有些评论则让我越读越难过,哀叹世人之不解。  相似文献   

19.
1923年6月15日,由瞿秋白担任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理论刊物《新青年》季刊在广州创刊。 在《新青年》创刊号上,由瞿秋白翻译的《国际耿》中文歌词首次发表。同时,还发表了由瞿秋白作词作曲的《赤潮曲》,歌词中写道:赤潮潮湃,晓霞飞涌,惊醒了五千年的沉梦。远东古国,四万万同胞,同声歌颂神圣的劳动。猛攻,猛攻,捶碎这帝国主义万恶从!奋勇,奋勇,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劳工,无论黑、白、黄,无复奴隶种!从今后,福音遍天下,文明只待共产大同。看!光华万丈涌。愿“福音遍天下”──瞿秋白的歌@左晶  相似文献   

20.
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的由王铁仙、刘福勤主编的《瞿秋白传》,是一本从2004年开始,历时7年,由多位专家合力编撰而成的最新瞿秋白传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