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族、各阶层群众和东北军、警察部队的部分官兵出于爱国热情在中国共产党抗日号召的影响下纷纷组成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大刀会、红枪会等进行武装抗日,被人们统称为东北抗日义勇军。这些武装风起云涌,遍及东北各地。参加人员的成份相当广泛,主要是广大农  相似文献   

2.
张鹏 《党史纵横》2014,(6):42-44
正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八一三事变发生后,日军进攻上海,中国军队虽全力抵抗,但不敌装备精良、作战彪悍的日军,经过三个月的血战,上海沦陷,之后日军兵锋西向,大举进攻,江南的苏州、无锡、镇江、南京、芜湖等城市相继沦陷。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开始第二次合作,陕北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改编后的八路军和新四军马上挺进抗日前线,参加对日作战。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而江南地区,在南京失陷以后,政府崩溃,军队撤出,江南  相似文献   

3.
赵赓 《世纪风采》2007,(7):13-17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抗敌的枪声,揭开了中国人民八年抗战的帷幕。卢沟桥从此成了整个中华民族团结御侮、英勇不屈的象征。历史将永远铭记,是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第一一0旅第二一九团第三营营长金振中,在卢沟桥点燃了中华大地抗日的圣火。  相似文献   

4.
1938年6月21日,日军攻占南澳岛。1939年6月21日,日军攻占汕头市,潮汕部分地区沦陷。地处广东省东端的饶平县沿海,是国防前线,也遭日寇铁蹄践踏。民众自发组织起来,抗击日寇。出现许多激动人心、可歌可泣的事件和人物,其中在民众中,影响最深的人物,是吴乌森。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8,(6)
正朱实夫,原名朱世富,蒙古族,内蒙古土默特人。1923年,入蒙藏学校学习。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为共产党员。1925年春,当选为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会议失败后,朱实夫深感武力的重要,毅然投笔从戎,南下广州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四期。在校期间,他成绩优良,毕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9月22日首先提出:“北上抗日,组织民众,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组织东北游击队,直接于日本帝国主义以迎头打击.”此后,全国各地抗日救国组织如见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当时的“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以下简称救国会)就是在中共地下党直接领导下的主要抗日救亡团体之一.下面仅就我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的事实,略述“救国会”成立后的工作情况和辽东义勇军的活动始末.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的成立“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激起全国人民的义愤.从东北逃亡到北平的军政要人,老一代的爱国前…  相似文献   

7.
于苏军 《党史纵横》2012,(11):42-43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奉不抵抗之命,源源撤进关内。日军气焰嚣张,循着东北军撤退踪迹穷追猛打,几入无人之境。1932年1月3日,日军兵不血刃占领锦州。  相似文献   

8.
王志民 《世纪桥》2009,(2):47-50
在严峻的抗日战争年代,冯仲云在通河工作过。通河民众怀念这位教授名将,传颂他与通河民众的情谊。  相似文献   

9.
过春节贴春联,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文化活动,并没有因为战争而间断。在华北抗日根据地,每到除夕这一天,家家门上照例贴上了大红春联。不过春联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抗日与革命成了春联的主旋律。在河北平山县,到处可以看到“军民合作保家乡,赶走日军享太平”的春联。阜平县农村贴的春联大都是“驱逐日寇,最后胜利”,横额上写着“中华万岁”。在山西沁县,甚至土地庙门上也贴上红对联:“土地也抗战,早已上前线”。  相似文献   

10.
田晶 《党史纵横》2012,(12):56-59
冯占海,字寿山。1899年11月出生于辽西义县杂木林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交不上学费不得不结束了8个月的私塾学习,9岁便开始给人家放猪。由于父亲死的早,家庭重担全部落在母亲的肩上。1917年18岁的冯占海,只身闯奉天,投奔其舅父张作相参加了东北军并留在张作相身边,当勤务兵。1919年,冯占海被送到讲武堂第三期深造。他天资聪颖,再加上自己的勤奋努力,在讲武堂学习期间,成绩也特别出众。毕业后不久,他就被  相似文献   

11.
王秀英 《世纪桥》2013,(10):71-71,96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面对倭寇的侵略行径,面对清政府的动摇妥协和清军的节节败退,辽东民众英勇抵抗,宁死不屈,日侵略者进行殊死的搏斗,给侵略者以应有的惩罚,并涌现出许多动人的事迹。社会各阶层用各种形式打击日本侵略者,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抗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2.
王秀英 《世纪桥》2013,(8):71+96-71,96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面对倭寇的侵略行径,面对清政府的动摇妥协和清军的节节败退,辽东民众英勇抵抗,宁死不屈,日侵略者进行殊死的搏斗,给侵略者以应有的惩罚,并涌现出许多动人的事迹。社会各阶层用各种形式打击日本侵略者,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抗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3.
林木 《党史博览》2010,(3):F0002-F0002,F0003
1938年5月,毛泽东在发表的《论持久战》中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认为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是进行革命战争的整体力量,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在这里,毛泽东把发动民众的力量与发展军事力量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正>抗日战争中,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利用了华北农村开展冬学的传统,宣传抗日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冬学运动在创建华北根据地与调动民众抗日热情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冬学运动从初创走向发展的4个阶段,可以从授课内容、方式、教师来源,以及通过华北地区民众抗日实践说明冬学运动来说明其社会效果。兵燹之后的荒凉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以国共两党第二次携手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  相似文献   

15.
<正>华北抗日根据地的街头展览,主要包括新闻摄影展、战利品展览、科普展览、生产展览、美术作品展等形式。它是从农村和农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起来的一种为农民所喜闻乐见的传播抗战新文化的形式。街头展览,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配合与推动了各项中心工作,促进了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发展和壮大。新闻摄影展1939年1月1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第一次新闻摄影  相似文献   

16.
正华北各抗日根据地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山东三省,以及相邻的绥远、察哈尔、热河、辽宁、河南、江苏等省的一部分地区。1937年至1938年冬,八路军三大主力115师、 120师、 129师在朱德、彭德怀等人率领下,先后开赴山西山区和河北、山东平原地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建了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山东等根据地。为了发展经济,支持战争,在各根据地先后建立了晋察冀边区银行、冀南银行、鲁西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北海银行等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7.
郑立柱 《党史纵览》2013,(10):36-3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抗日文化宣传,对推动抗战的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墙壁.是当时进行抗日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墙壁文化,是华北抗日根据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包括街头标语、壁画、黑板报、街头诗等多种形式,可谓丰富多彩。每当有新的街头标语、黑板报出现时.就会围拢过来很多人,有人在阅读、朗诵,  相似文献   

18.
“九·一八”事变后,不到两个月,即1931年10月10日新民县后腰堡村即建起一支抗日队伍,自命名:“抗日救国军”。高鹏振为司今。竖起的火焰图案的白色三角大旗上绣着四个大字:“兴中灭日”。 在北京的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闻讯,遂派王立川至新民,与高鹏振相商,通力抗日,共谋大业。此后,这支队伍由20O人迅速发展到千余人,下设三个团和一个独立团。一团长包铁山,二团长高永昌,三  相似文献   

19.
抗战期间,华北抗日根据地处于极端残酷的战争环境,既要面对日伪的“扫荡”、蚕食、分割与封锁,又要遭受日伪的暗中破坏。但华北抗日根据地军民并没有屈服,他们在中共政权的坚强领导下,英勇地进行了反“扫荡”、反蚕食、反分割、反封锁、反日伪暗中破坏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战歌。  相似文献   

20.
在华北抗日根据地农民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封建迷信现象,这不仅给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危害,也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阻碍其参加抗战。针对这种情况,华北抗日根据地积极开展反迷信运动,通过发展文化教育,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同时充分利用戏剧等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改造、瓦解、取缔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会道门组织,破除封建迷信的束缚。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华北抗日根据地农民的封建迷信活动大幅减少,促进了生产发展;农民也逐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了健康水平。更为关键的是,反迷信运动塑造了新人,激发了农民参加革命和参与抗战的热情,对党领导和团结广大农民争取抗战胜利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