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虽然,在我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以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是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但是相适应并不等于没有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的某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社会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该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出发认识和评价私营经济的地位与作用.发展私营经济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这一唯物史观基本规律的要求,是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要求,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要求.这需要我们真正坚持唯物史观,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正确认识私营经济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才能使私营经济健康发展并进而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一)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也就是说,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仍然是要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具体地说,就是要解决那些束缚、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本意是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演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判断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标准是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属性决定于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即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一般规律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造,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要倍加珍惜这一理论创造,增强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5.
百家论萃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具体状况与发展趋势,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至少需要有以下几点基本要求:l、需要有以公有制生产关系为主体的多层次生产关系与多层次的生产力相适应。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具有明显的多层次性。要适应差异巨大的各种层次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就不可能是单一的一种模式。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应该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层次的生产关系格局。2‘需要有较低级形态的公有制生产关系形式与较低发展水平的生产力相适应。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不仅具有明显的多层次性,…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我们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问题认识上的重大继承和发展,是党的十五大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如何全面地正确地认识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科学性、必然性,对于搞好改革开放,使经济体制改革有新的突破,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一、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必然产物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命题。系统性研究和阐述这一重要命题,必须首先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具体实践,从整体性视角阐明其逻辑进路。在理论特征层面,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主体的研究对象、以唯物辩证法为核心的研究方法共同构成了其理论特征的整体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进程,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革的视角来看主要经历了奠基、开创、发展、创新四个阶段。在实践逻辑层面,根本目的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主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核心要义是变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社会主义制度就在我国确立。这是对存在几千年的私有制的根本变革,使社会生产关系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要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结构,必须从分析这种经济变化入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这是没有疑问的。但公有化的范围和程度,归根到底,要受到现有生产力水平的制约。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国家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邓小平认为,人民团结是国家和谐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相适应是国家和谐的核心,社会稳定是国家和谐的标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阶层出现分化,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日趋加剧;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使得现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已经出现了不和谐的地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稳定的压力越来越大。要实现国家和谐,必须在现有的体制框架内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调整利益关系,保证人民大众的利益,让改革开放的成果人民共享,实现人民团结;必须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之与现实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必须正确划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提升化解不稳定因素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是生产方式以及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在这对矛盾中,生产力起决定作用,生产力的状况规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规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社会产生发展的决  相似文献   

11.
生产力、利益、文化是社会运转系统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支柱的基本组成部分,无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经济规律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经济规律、事物发展运动的规律,都从根本上要求实现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者有机统一。作者在本文中论证:本着科学客观的态度,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和基础。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人们在看待社会主义的时候,往往只用生产关系标准和上层建筑标准,而不提生产力标准或者不敢承认生产力标准。结果是离开了生产力,盲目追求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高级形式,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了重大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恢复和发展了关于生产力的一系列科学观点。这些科学观点,集中体现在十三大报告提出的两个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我们要遵循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内在规律行事,推动农村政治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必将有力地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民主政治教育,增强其民主政治意识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 ,教育部高校社科中心“党的建设与民主监督”课题组召开研讨会 ,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学者们着重就“怎样才能做到‘三个代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一、正确处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才能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首先 ,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三个有利于”特别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作为判断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同时 ,还必须正确对待生产关系 ,如果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已成为当代世界的一大历史潮流。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在这样那样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虽然起步较晚,但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在向纵深发展。对于经济体制改革中提出的许多理论问题,例如什么是经济体制,它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的关系如何,理论界还没有取得一致看法,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我们的任务是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每一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应和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努力改革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和人民利益的具体制度。”这里所说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16.
一、要发展生产力必须不断解放生产力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极为广阔的前景,但并没有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完成解放生产力的历史任务。这首先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诚然,社会主义制度已经消除了社会基本矛盾的对抗性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应,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适应,已成为主要的基本的方面,但这种适应也只能是相对的、变动的,具体的、历史的,而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当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其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及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具体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同生产力的矛盾就必然发生。为什么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在经历了早期高速发展之后,都普遍陷入生产力发展受阻的困境呢?其根本原因就是把一定阶段上的“相适应”绝对化凝固化了。更何况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如公有制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7.
依靠科技和教育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丰富内容,对于加速我国的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社会进步与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而生产力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社会革命的最根本的动力。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  相似文献   

18.
生产关系改革与精神文明建设□侯平郭小兰常玉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生产关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种改革,除了使我国在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方面迅速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外,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它同时也一定程度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工人运动的基本内容已由过去打破旧的生产关系、解放社会生产力转到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上来了。它的目的是建设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它所采取的形式是民主的、竞赛的方式。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的劳动竞赛活动,不仅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对提高青年的思想道德、文化技术素质都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值得企业共青团组织予以高度重视。本文试在对南方编织厂等  相似文献   

20.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这是社会生活中一条最根本的规律。人们无数次地谈到它,然而常常未能具体地认识和掌握它,以致对许多社会现象,如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生产力根据、现行生产关系调整和经济改革的根据、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力和落后的生产关系共存的情况等等,不能作出精确和彻底的说明。而在实际工作中则发生了以往变革生产关系严重脱离生产力状况的问题;现在,则又出现了对调整、改革不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