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治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应当是法治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需要法治."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是对邓小平法治思想的高度概括与总结.本文从不同侧面分析了"法律的统治"作为根本的治国方略的战略性,阐释了"法律的统治"这一观念在邓小平法治思想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法治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应当是法治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需要法治。“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是对邓小平法治思想的高度概括与总结。本文从不同侧面分析了“法律的统治”作为根本的治国方略的战略性,阐释了“法律的统治”这一观念在邓小平法治思想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子产的政绩     
春秋时,郑国人公孙侨(字子产)在郑国做大夫时,郑昭公的宠臣徐挚为郑国相国。由于徐挚治国无方,使政局十分混乱,平民百姓和贵族豪绅之间关系非常紧张,父子兄弟之间也争吵不和,社会极不安定和谐。郑简公时,子产被推举为相。他执政后实行改革,整顿贵族田地和农户编制,创立按“丘”征赋的制度,并把法律条文铸在钟鼎上公示。他为相一年后,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的“以德治国“思想是对国内外治国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后,在治国方略上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颢 《理论导报》2007,(10):17-18
新世纪之初,江泽民从治国方略的高度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可以说,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有其历史必然性,具体而言,它既是依法治国的现实需要,又是以德治国的内在要求;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它是对人类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它是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之间辩证关系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论述、"理论创新"的要求、"四个如何认识"的问题以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的先后提出表明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十五"大之后深入丰富和发展基本治国方略的心路历程.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就要从根本上思考"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治党治国都必须凝聚人心,理论创新就是新形势下治党治国的内在要求,而"以德治国"则是这一内在要求的必然结论.这些都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7.
吴秀荣 《学习论坛》2001,(10):34-35
以德治国,把道德建设提高到治国方略的高度,这是江泽民同志对治国方略的一大贡献.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努力构筑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张军 《学习月刊》2012,(21):49-50
子产是春秋晚期郑国的执政,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在郑国执政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他对外审时度势,睦邻交远,折冲于樽俎交错之际,周旋于晋楚大国纵横之间,为郑国赢得了诸侯各国的尊重,争取了生存空间;对内则锐意改革,奋发图强:“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  相似文献   

9.
法治与德治都是治理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手段,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地位和功能,同时又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两者途经不一,目的相同,都是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服务的。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是我党依法治国思想的新发展,德治和法治的正确结合是科学治国之道。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概念 ,要求我们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中的两个行为规范体系 ,其关系是非常紧密的 ;即道德建设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依法治国是道德建设的保障 ,二者都是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的 ,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手段 ,总的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1.
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前提.正确认识和处理法治与人治、德治及其辩证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认识基础,也是正确理解和实施当代中国治国方略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理论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它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治国方略的选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邓小平的和谐思想对实现我国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以及维护世界和平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是一个整体。三“国”结合,治国与兴国统一筹谋,统一运作,就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全方位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4.
先秦儒家诸子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治国方案,德主刑辅、礼乐教化、修身克己、为民制产、选贤任能、与民同乐是其中的几个主要方面。从总体上看.儒学是先秦儒家诸子构建和论证其治国方略的哲学基础。透过先秦儒家的治国思想。我们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德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也积累了丰富的道德治化经验,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进行批判继承,并应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辩证方法对今天的社会现实加以分析,认为在新时期的治国实践中正确认识和处理法治和德治的关系,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并重是我党治国方略的重大发展。社会主义德治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共产主义理想。基本任务是:要努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理论、道德规范体系,道德活动方式体系或者道德调控体系建设。改革是实现以德治国的根本动力。实施以德治国的主要方法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从严治党、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的道德意识、分层次加强道德建设加大道德建设的投入。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治国方略的继承和发展。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二者之间辩证统一、相辅相成,二者结合是执政党科学的治国方略。此外,文章还深入探讨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指导原则、基本途径和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法治与德治是国家管理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江泽民同志提出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既有科学的理论根据,又有重要的实践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治国方略的重大升华,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将道德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境界。“以德治国”的提出和实施,将对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党风廉政建设起到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关于德治的若干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年初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 ,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1)自党的十五大报告从跨世纪的战略高度提出依法治国的治国方针以来 ,通过不断深入的学习、研究、宣传和实践 ,我国理论学术界和广大干部群众 ,已对法治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和有效的实践。现在 ,依法治国的同时也要以德治国 ,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 ,无疑要求我们在加深对法治的认识和实践的同时 ,不可偏废地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