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月 《瞭望》2002,(34)
前不久,河南省邓州市某乡政府,为给上级领导参观“路边工程”留下“一览无余”的空间,断然下令将沿公路边正在生长的高秆作物统统毁掉。于是乎,公路边的5个村百余亩已经长至1米高、即将出穗的玉米,被村干部组织人员无情地连根拔掉。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一项“县处级领导干部日常工作生活状态”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县处级领导干部室内案头工作几乎占了工作总时间的2/3,而党政“一把手”平均每周要开会5.55次,平均一个工作日超过一个会,平均每周陪同上级领导或本行政区域外的来访人员视察调研、参观考察4次。也就是说:大好的精力,大好的时间,是用在了迎来送往接待领导上,还有人练就了一身功夫超群的“接待功”。  相似文献   

3.
闫树军 《党政论坛》2010,(10):39-39
1984年9月,一个署名“华兴”的老人,给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写信,要求顺乎民意,开放天安门城楼,供人们参观。  相似文献   

4.
时下,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只让看‘闪光点’”的事情,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时有发生。这些地方,上级领导来“视察”工作的所经之处,大都是经过认真选择精心安排的好典型。更有甚者,还把一些貌似“闪光”的东西引荐给上级领导“观赏”,诸如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急功近利的“半截工程”等等。而那些工作落后、问题较多的地方,则常常以种种手法加以掩饰,不让去看。 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只让看“闪光点”的做  相似文献   

5.
南京江浦珠江镇江浦化肥厂李家荣:为了提高会议效率,降低会议“成本”,抵制腐败之风,会议应尽量做到“八精简”。一要精简“会议数”。把准备分别召开的会议“合并同类项”,安排在一场进 行,以避免内容近似的重复会议。二要精简“会议人”。现在动辄要请上级领导到会,以显示会议的级别“高档”,内容“上乘”,这样做往往空耗了上级领导的时间,于实际并无裨益。三要精简“会议语”。可讲  相似文献   

6.
徐敏 《瞭望》1994,(49)
近日读报阅文,觉得“亲自过问”四字使用频率较高。这反映我们党和政府领导作风越来越扎实,令人高兴。但转念细想,又觉得“亲自过问”太多,恐怕也不能说全是好事。比如说某问题早就应该解决却久拖不决,在上级领导的亲自过问下,得以迅速解决;某项早就应该落实的政策却长期不得落实,由于上级领导亲自过问才得以认真落实。事情办了,政策落实了,这谁也得说是件好事。但人们要问:在上级领导亲自过问之前,那些下级们都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7.
当下,有这样一种倾向令人忧虑:有些地方的领导干部乐于并且善于把上级领导不经意间随意、随性甚至随便说的一些“场面上的话”、“应景式的话”、“拍肩膀”式的话,放大叠加、炫耀张扬。或把它作为“尚方宝剑”,上下挥舞,拿着鸡毛当令箭,  相似文献   

8.
“欢迎你们来这里住。这里离你们学校近,环境优美。”“你们喜欢吃什么,尽管说;晚上有一个专门的房间供你们留学生看电视,还有……”,房东米克尔夫人从房外到房里,从楼上到楼下,领着我们两个新来的中国学生边参观,边介绍。她的热情好客使我们很快便同意住在她家里了。  相似文献   

9.
据 调查 ,近年来 ,一些基层单位对上级领导下来调查研究越来越不欢迎、越来越“害怕” ,他们主要有“五怕” :一怕接送 ,二怕招待 ,三怕瞎指挥 ,四怕办私事 ,五怕送土特产。。原因很简单 ,个别领导下基层喜欢讲排场 ,搞形式主义。吃饭店、住宾馆、泡舞厅、逛山水、洗桑拿 ,走时还要求基层准备一些“土特产”带回去给家人和朋友尝尝鲜 ,而这一切费用都要全部由基层“承包”。面对上级领导 ,基层招待得差显得寒碜 ,脸上无光 ,怕得罪了领导以后不好办事 ,招待得好又没有钱 ,进退两难。个别领导对基层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 ,但为了显示领导的风度…  相似文献   

10.
我们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各级干部对领导负责和对群众负责是一致的。在这个问题上,当前尤其要注意防止和克服弄虚作假、报喜藏忧,光讲上级领导爱听的话,光干上级领导爱看的事,对基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如实上报,对群众存在的实际困难不努力解决的问题。在有的单位,有少数干部存在着“领导得罪不起,群众其奈我何”、“不怕群众不满,就怕领导不注意”的心理。他们为让领导满意,把主要精力用在察颜观色、投领导所好上。有的不惜牺牲群众利益  相似文献   

11.
一是正确处理上级机关和下级机关的关系。有的人认为上级机关权利大,问题多,下级机关及基层单位“层次低”,是“清水衙门”,没有大问题,因此,把反腐败看成只是上级领导机关的任务,而忽视了对下级机关存在问题的解决。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反腐败斗争不  相似文献   

12.
我们做工作,办事情,究竟要看谁的脸色?这个问题似乎早已不成问题了。然而,有些人并没有回答好。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头头脑脑们本行的是“长官意志”,只看领导的脸色办事。有时为了能给上级领导留个"开拓进取"的好。,象,另自。升官进爵砌几级过硬的台阶,就不顾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不管群众的承受能力,强行集资,硬性摊派,大搞“形象项目”、’‘面子工程”,结果招致群众的怨恨,上级领导也不那么满意,教训是相当深刻的。按理说,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和事情,目的都是为了A民群众的专IJ益,都必须让群众满意、高兴才是。我打1…  相似文献   

13.
我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所属大型纺织企业,有职工和家属8000多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工厂党委始终把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上,多次被上级领导机关评为先进党委。1987年以来,连续两年保持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称号。我厂党的建设坚持“三个不放松”,注重发挥党员的“三个作用”:  相似文献   

14.
废除“地界迎送”之礼四川胡永鸣时下,一些地方为了表示对上级领导的礼貌、尊敬,地界迎送”之礼悄然兴起;某领导要用呷地视察,甲地领导马上驱车去地界恭候。视察结束后,又护送到边界,由乙地接去。.4。此一程一程地迎送。领导者的“威风”例是扬起来了,可在老百姓...  相似文献   

15.
11月上旬的一天,海风习习,云遮蓝天。华北某地靶场上空气球高悬,彩旗猎猎。营区里,“塞北山头赤胆忠心练精兵,渤海沙滩忘我拼搏试身手”的标语格外醒目。阵地上,一台台擦拭一新的战车放列整齐,一枚枚银灰色的导弹昂首待发。 靶场上,扮演“主考官”的上级领导谈笑风生,  相似文献   

16.
邵彤 《瞭望》1985,(24)
布鲁塞尔专电 赵紫阳总理在访问英国、联邦德国后,应邀到荷兰访问。荷兰外交部在安排赵总理的三天紧张访问日程时,事实上是把参观菲利浦公司作为“优先的优先”项目。在荷兰人的心目中,菲利浦公司是他们的“电子工业之花”,是他们的民族骄傲。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第一次来访,怎能不安排他去菲利浦参观呢!  相似文献   

17.
参观者没有参观到的东西 我经常在各地跑,遇到参观过苏南乡镇工业的人,总要打听一下他有什么感想?发现有什么新招?在甘肃省的一个县里,一位参观者对我说:“人家(苏南)那厂房,那设备,我们怎么能同人家比?”我问他:“你了解他们当初是怎么干的吗?”答:“这个嘛,没有了解。”陕北的一位参观者对我说:“我  相似文献   

18.
《瞭望》2001,(50)
甘肃省纪委秘书长韩豫平说,形式主义花样百出,四处盛行,要害都是贪图虚名,不务实效,劳民伤财。它使民众丧失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这个祸国殃民的毒瘤,一定要从根铲除。 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官本位”意识,是形式主义的思想根源。某自治区负责同志说,一些干部只对上负责,而不对群众负责,并把对上负责演变为迎合上级领导的欢心。这些同志只唯“上”,“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  相似文献   

19.
犁航 《党政论坛》2011,(11):64-64
近年来,信访作为上级领导机构对下级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备受重视。“零上访”也被作为先进经验和典型在各级媒体上广为介绍和宣传,由此,追求零上访就成为部分领导的主要工作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江西吉安县组织万福镇塘东、井村等村40多名农民,到外地参观农业开发示范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好做法。当农民了解到“田埂经济”是优化结构、奔向富裕的新路子时,无不为之眼前一亮。他们回去后念起了“田埂经济”的真经,在村里的园田化区搞千亩“田埂经济”试验,将田埂扩宽至15米,种上果蔬经济作物。近些年来,许多地方的县乡经常组织“官员”们天南海北地四处参观取经。有的虽取回“真经”,可回去后让“歪嘴和尚”给念歪了,没有发挥出“真经”的效应;有的却取回“歪经”,不切合本地实际,依样画葫芦后劳民伤财;有的压根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