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长期历程中 ,知识分子问题是一个极其关键、至为敏感 ,并且常常涉及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正确与否 ,往往关系到革命事业的成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核心都十分关注知识分子问题。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阐发的有关知识分子问题的思想和主张 ,集中体现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及其发展脉络 ,成为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路线和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 ,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  相似文献   

2.
知识分子问题,历来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实践证明,我们党什么时候重视知识分子工作,正确处理了同知识分子的关系,我们的事业就发展,否则就会遭受挫折乃至失败。进入新的世纪,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正确处理我们党同知识分子的关系,认真做好党的知识分子工作,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和重要。据统计,我国知识分子已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不到1000万人发展到目前的6000多万人,其中党外知识分子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如何做好他们的工作,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是我们各级统战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知识分子政策是党的一项重要政策。建国后根据知识分子思想状况的变化,党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文革”时期的知识分子政策是研究知识分子问题的重要内容,这段时期的知识分子政策具有深远的消极影响。认真分析总结这十年间知识分子政策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做好知识分子工作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有一个探索、发展和逐步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党在各个时期的斗争任务和特点密切关联,与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密切关联,与党的成熟程度密切关联。考察这一发展过程,总结其基本经验,对于当前研究知识分子问题,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延安时期,党针对当时面临的文化困境,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为理论依据,从阶级属性、作用、自身缺陷等方面对知识分子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提出了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巩固文化统一战线;关心、尊重、保护知识分子,发展边区经济文化事业;走与工农民众相结合的道路,使知识分子无产阶级化等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促进了边区文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变动的历史轨迹 建国之初的1950年,党和毛泽东对知识分子问题极其清醒,主张“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事业和旧有社会文化事业的改革工作,争取一切爱国的知识分  相似文献   

7.
知识分子是先知先觉的群体,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关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兴衰成败。抗战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日趋成熟,集中表现为从知识分子的地位、需求和任用三个维度,解决知识分子对党的政党认同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认同,解决其物质安全需要和价值实现问题,为新时代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创新发展提供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8.
知识分子问题是一个关系我国现代化事业成败重要而又特殊的问题,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从生产力的视角出发来认识和解决知识分子问题,对知识分子地位和作用的正确认识,制定出新的知识分子政策,使党的知识分子理论重新回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在新世纪之初,江泽民、胡锦涛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从以人为本新的发展视角思考和解决知识分子问题,充分体现了时代特征,对新阶段贯彻知识分子政策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知识分子思想形成、发展并在实践中取得重大成效的重要时期。他不仅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属性及其特点、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了深入的探索,强调必须大量吸收知识分子,而且提出知识分子要在与工农结合的过程中教育和改造自己。这些重要思想对于指导我们党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团结和吸引知识分子,促进知识分子健康成长,凝聚抗日力量,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关于知识分子的作用论述颇多,主要是:知识的生产、知识的传播和知识的转让。但是中国知识分子除了具有开发知识、传播知识作用外,还具有特殊的作用,即广大知识分子在党的重要历史发展时期起到了救亡图存的典范、思想解放的先锋、文化遗产的保护者和体制创新推动者的作用,推进了我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周恩来在知识分子问题上有着正确的认知,并努力付诸实践。他把新中国的知识分子定性为劳动人民一部分,阐明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周恩来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正确认知和实践,促进了新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起步和发展,调动了广大知识分子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对新时代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梅  艾思钦 《工会论坛》2007,13(3):122-123
知识分子是由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脑力劳动者组成的一个特殊群体。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在知识分子问题上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本文主要回顾了建国以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及其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关于知识分子在党的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过去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今天,把这个问题提出来研究探讨已是党的理论建设和组织建设的迫切需要。不解决好这个问题,优秀知识分子入党难的问题就不能彻底解决,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历史使命也不可能完成。 (一) 各阶级的知识分子集中地代表了本阶级的思想意识和政治经济利益,是各阶级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支主要力量。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决定了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科学界定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判断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以及正确制定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我国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从建党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曾出现过曲折,特别是在建国后从1957年反右斗争至1976年打倒“四人帮”前近二十年时间,党内关于知识分子问题“左”倾错误不断  相似文献   

15.
十八大以来党在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方面的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在党的工作中全面复活了"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对党外知识分子的评价达到了新高度,将党外知识分子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上升到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新高度,对做好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提出了新指引,进入了精准化施策的新阶段,赋予了引领创新、担当道义的新期待。  相似文献   

16.
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表明,知识分子问题处理得好,党和人民事业就蓬勃发展;处理得不好,党和人民事业就容易遭受挫折。新形势下,党外知识分子队伍构成更加多样,需要分类施策。要了解知识分子的特点,贯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的方针,采取正确有效的方式方法,多一点尊重,多一点包容。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的知识分子和人才工作思想历经时空跨越,从20世纪80年代初持续到现在,从河北正定到闽、浙、沪再到中央,始终贯穿着一个"特"字:独特的地位、特殊的群体、独特的眼光、特殊的感情、独特的胸怀、特殊的政策、特殊的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系列论述涉及知识分子的重要贡献、重要地位、重要作用,党的知识分子方针政策和工作要求,以及对知识分子的殷切期望,体现了全球视野与中国方案、人尽其才与培育引领、整体把握与分类施策、全局性工作与社会化机制的辩证统一,彰显出深谋远虑的战略思维.习近平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系列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知识分子工作、人才工作、组织工作、统战工作、宣传思想工作等明确了理论政策依据、指明了工作方向、提供了重大方法论,而且展现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智慧,提供了处理知识分子问题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与时代发展的高度,对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提出"两个范围的联盟"思想,拓宽了"群众基础"的范畴;积极推动平反冤假错案和调整各项社会政治关系;明确"知识分子是党的一支依靠力量",加深了知识分子对党的信任和情感;肯定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增强了个体私营业主对党的认同。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标之一。党外知识分子作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伟大实践中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因此,深刻认识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客观把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存在的问题,坚持以法治精神推进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对于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青年一代党外知识分子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了解和把握他们的时代特征及价值理念,积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及创新创业的能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贡献,即建功立业、服务社会,是党对党外知识分子的一贯方针及政策。本文针对高等学校青年一代党外知识分子成长在改革开放时期这一特点,对他们的时代特征及价值理念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分析及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