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过去在经济体制上存在一些弊端,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上形成了若干不适合实际情况的固定观念”;今天,我们要深刻认识改革的紧迫性,明确改革的性质、任务、方针、方法和步骤,坚信改革的光辉前途,必须“加深对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解”(《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一、对社会主义理解上形成的若干不适合实际情况的固定观念我们过去所以对社会主义理解形成若干不适合实际情况的固定观念,大体上有三种原因:首先,对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社会主义的理解不全面,不正确。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证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1.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那些“精英”讲的改革是要搞资本主义。因此,善于识别两种“改革”的本质区别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就会有盲目跟着那些“精英”跑的危险。这次动乱中有些人就是受方励之、严家其等“精英”的煽动而跟着跑的,这是一个深刻的教  相似文献   

3.
在全国煤炭工业劳模代表会议上,听说特等劳模王延福同志是甘肃窑街矿来的,是那里一个采煤队的党支部书记,以坚持原则,抵制歪风,在改革中自觉维护党的光辉形象而为人称道。我饶有兴致地找他聊了起来。话题自然从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展开。“当时你们那里的局领导干部带头搞不正之风,搞得那样厉害,对你们就没有影响?”“我们队所在地离局机关很近,怎么能不知道那些事情呢?群众的议论难听着哩。”王延福同志一口地道的甘肃口音,吐字显得有点滞重,“我们基层单位在改革后也有了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们对湖北省宜昌地区38个村516名青年进行了调查。从大量的社会现象中发现,农村物质生活的丰富,并没有使青年中某些愚昧落后的东西得到根本改变。相反,旧的意识或潜意识随之变生出一些新的不良现象,阻碍着青年自身素质的提高,影响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完善。一、不良现象种种我们本着“不因爱而溢其美,不因恨而增其恶”的求实态度,对当代农村青年中那些值得关注而又困扰自身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不良现象进行扫描。  相似文献   

5.
我们是相信鲜活的、生动的、摆在我们面前的销量呢,还是相信那些冰冷的、僵硬的、小说写作的观念和原则呢?  相似文献   

6.
当前,改革开放的浪潮在更广阔、更深层的领域涌起,它刷新了人们的思维观念,突破了许多思想上的禁区,摧毁了旧观念的羁绊。但我们也应看到,在相当一部分同志中还存在制约改革开放的心理障碍和“左”的思维定势,它困扰着我们的思想,束缚着我们的手脚,使改革开放的良好机遇擦肩而过。因而我们必须以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精神为指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冲出误区,在思想上拨乱反正,为推进新一轮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企业纳入现代化管理轨道之后,怎样当好党委书记?学习了邓小平同志关于“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的指示,使人茅塞顿开。在物质文明建设中我们依靠科学管理,创优质产品,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为什么就不能树立一个“全面科学管理工程”观念!因此,我们提出“以精神文明之花催结物质文明之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不仅不是标新立异,相反,而是顺应改革潮流,适应现代化管理大势,当一个“改革书记”之所需。一、思想信息的追踪立足基层企业,怎样才能当好“改革书记”?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的任何一项改革,都需要有相应的观念变革为其先导,同时,在这些改革进行过程中和完成后又都会产生许多新的观念。观念重建的进程决定着人们对改革理解、参与和承受的程度,因而极大地影响改革的进程。显然,在我们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进的改革中,观念重建工程的实效,对于能否尽快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观念变化过程中的几种不良倾向市场经济大潮的巨浪掀动了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们不得不重新反思原有的价值取向,改变观念,调整生活技术,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丁一 《瞭望》1988,(18)
近几年,人们对心理学这门学问不再感到神秘和陌生了。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心理学的发趋势如何?心理学家对此又有何构想?前不久,记者就这些问题访问了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曾性初先生。一见面,曾先生就开门见山地说:“过去我们对发展应用心理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方面的基础相当薄弱,但现代技术和管理要求迅速改变这种现状。当前首先在观念上必须有一个根本的转变,即一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笔者用问卷和个别座谈形式对全行近千名职工进行了一次思想调查。调查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行业务发展迅速,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曾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文明单位”等;广大职工的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和效益观念普遍增强,大部分职工都具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对金融改革充满信心。但是,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思想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有数亿农民,他们是群众的主体。在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中,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怎样算是真正密切联系群众?怎样才能真正受到农民支持和拥护?本刊记者通过采访一些地区的农村工作队,从一个侧面作了解析: 那些只知道“派粮派款派工、引产刮宫”的干部,农民不欢迎;那些只知索取,巧立名目,加重农民负担的干部,农民不欢迎;那些观念陈旧,不思进取,缺乏带领农民致富本领的干部,农民不欢迎;那些走过场、搞形式、劳民伤财的“扰民团”,农民给白眼;那些作风粗暴、方法简单、态度恶劣的干部,农民不买帐;那些作威作福,腐化堕落,鱼肉乡里的干部,农民要戳脊梁骨。只有那些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干部,那些有真才实学带领农民致富的干部,农民才欢迎,才支持,才拥戴。  相似文献   

12.
改革和社会转型正对社会及个人产生着重大的影响,置身改革前沿的浦东新区青年对此有何评价?与这种评价相关的是何种心态?我们如何看待?可以采取什么对策?为此,我们于1994年下半年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844名浦东各界青年进行了调查,现根据分类分层比例统计和总量比例统计所得到的数据材料,将有关评价情况以及我们的看法大致归纳于下。 一、对社会风气评价的统计显示:浦东青年对社会风气的满意度高于全国、北京和上海,  相似文献   

13.
对于当代青年,人们褒贬不一,评价各异。有“迷惘的一代”的论断,有“垮掉的一代”的结论,也有“思考的一代”的赞语。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了了解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把握当代青年的思想脉搏,更好地培育一代新人,我们对郴州地区纺织厂和鲤鱼江电厂青年的情况作了综合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整理如下: 一、青年与改革改革,作为当代中国的主旋律,对青年无疑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而青年的态度如何,又直接影响到改革的成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改革对青年的观念变化、行为方式、价值标准带来了强烈的冲击。青年的反应主要有三:  相似文献   

14.
说说标语     
近日读《文汇报》,看到这么一则趣闻:上海某工厂在进行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期间,厂内同时张贴了两条标语:一曰“竞争上岗,择优录用”;一曰“顾全大局,服从分配”——各执一端,让人无所适从。事情的原因,是标语设计者的“潜意识”里发生了新旧观念的碰撞呢,抑或纯属“巧合”?我们不得而知。可以断定的似乎只有一点:在宣传改革的过程中,标语仍在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吹响了全面改革的号角。陕西怎么办?显然,我们不能以现存因素不变为前提静止地来研究陕西的发展,而必须从全球的角度出发,以动态分析法来看陕西。那么,我们将面临那些挑战和机会呢?我们的战略方针应当是什么呢?我们将面临十大挑战一是计划体制变革的挑战。改革后的计划体制将建立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之上,指令性计划将大大减少,统购包销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规律是  相似文献   

16.
这些日子,港城烟台象“炸了锅”似的,街头巷尾,茶余饭后,几乎人人都在谈论着一个话题——住房改革。 在北京开往烟台的火车上。夜里,卧铺车厢已经熄灯,可我那两位“邻居”操着浓厚的胶东口音仍在“抬杠子”。“要咱说,这次房改可治了那些当官的了。过去,谁有权谁住大房,这下可好了。”“要你这么说,当官的都得和你住一样面积才行?”“想多住也行,得多拿钱呗!”“过去人家不也多缴了房租?!”“房租?那顶个么!一平方米才八分钱,还不如送个人情呢!” 我到烟台去,正是采访住房改革的。没想到,没容去“采”,情况已经上门了。  相似文献   

17.
改革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发展的阶段性.我国十年的改革发展到今天,正处于一个十分关键时期,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现在我国的改革正处于由浅入深、开始发生根本性转折的时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了举世瞩目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回顾以往的改革,我们也可以看到,那些改革还只能算是初步的,基本上是一种放权让利性质的改革,是一种靠给予利益来调动人们积极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要改革?是为了赶上世界先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观念已是深入人心.然而,我们现在虽然在改革,但与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差距仍在继续扩大,我们的"球籍"仍然存在着危机,却没有被人们广为认识,或认识十分不足,许多人的头脑中. 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正是这种对危机缺乏认识,或认识不足,夜郎自大,麻木不仁.只有让全民族深切地认识到"中华民族又一次到了最危机的时候"的客观事实,才能使万众一心,义无返顾地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当下的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存在着某些似是而非的观念误区,如“民主缓行论”、“民主急性论”、“融合论”等。走出这些观念误区是政治体制改革顺利推进的思想前提。“渐进式政治体制改革”理念要求我们以理想的民主为目标,使民主的动力在政治现实中渐次生长起来,以在新的更高的层次上实现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互动。  相似文献   

20.
华丁 《瞭望》1988,(17)
改革的大潮冲击着一切传统观念。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在前进,工会工作也面临着一场改革。本刊这一期发表了一组专题文章,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工会怎么改革?笔者以为,要端是克服“官”气和行政化倾向,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维护工人的具体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