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到什刹海,总有道不完的情缘、看不够的景色、诉不穷的回忆、说不尽的故事……北风习习,时常想起儿时在什刹海上溜冰。想起茬琴拔份儿远去的发小,从二环里到二环外……一切的一切都在,萦萦绕绕挥挥洒洒,惊惊徒铭幻幻化化。唯一挥之不去的,是那一缕缕一簇簇,与什刹海的情缘佳话……什刹海的四季总是令人流连忘返,而冬日的什刹海更是有其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朱琴 《海内与海外》2005,(10):58-60
雨中游什刹海,坐上三轮,雨色婆娑,另有一番情趣。胡同游开发很早,现在在海外也很有名气。但对于我来说,坐上三轮,不如迤逦漫步,细细品味幽静的什刹海。数年前过什刹海,凭栏望海,曾有七绝吟咏:“漪空皱绿柳葱茏,小刹垣墙若隐红。横去兰舟桥下过,朦胧塔影待新晴。”诗未必佳,景色却令人痴迷。我自幼生活在北京什刹海畔,从小学开始直到青年时期,夏秋之际,几乎天天到此游泳玩耍,有时一天游三四次,风雨无阻。那时暑夏无空调,经常夜里跳进什刹海。什刹海的水泡大了我,小学三年级就有了深水合格证。青年时期游泳要游到11月末。冬天,小时候去滑冰车,…  相似文献   

3.
金诚  吴双 《海内与海外》2009,(12):56-57
34公顷的一泓平湖,展示了什刹海的宁静、悠然和迷人的妩媚。水是什杀海的灵魂。什刹海的历史、人文,无论它的古老和现代无不与什刹海的水密切相关,水是什刹海的母亲,水是什刹海的精灵。什刹海的水被历代人民大众所喜爱,更被历代文人所钟情。其中比较典型的应该说是明代弘治年间的宰相、文坛领袖李泉阳。  相似文献   

4.
我是朝鲜归侨,在朝鲜时,离我家不远处有个大水泡子,冬天结了冰,我们这些孩子就在冰上滑冰,或者滑冰爬犁,整天整天地不着家。那时,我看到一些朝鲜的大孩子们都穿着冰刀鞋在冰上飞似的滑跑,有的还做些惊险漂亮的动作,让我十分羡慕,从那时起我就爱上了冰上运动。说来也凑巧,回国参加工作,单位就在什刹海体校附近,每逢冬天什刹海滑冰场开场,我几乎天天晚上都和同伴们去滑上一场。  相似文献   

5.
无双家山     
《海内与海外》2009,(10):76-77
清代大诗人龚自珍有一句诗:“无双毕竟是家山”,这句诗被很多人引用过。大约也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家山是永远令人魂牵梦萦的。我自幼生活在什刹海畔,从小学开始直到青年时代,夏秋之际,几乎日日和三五“发小”到此游泳玩耍,有时一天竟要游三四次,那时暑夏没有空调,经常会夜里跳进什刹海。什刹海的水泡大了我,小学三年级就有了深水合格证。  相似文献   

6.
正什刹海是北京水系"六海"中后三海(前海、后海、西海)的总称,34公顷的水面碧波荡漾,湖岸垂柳、水面荷花等,成为什刹海颇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自元、明、清以来,这里就是商贾云集、古刹密布、酒肆林立的繁华之地。什刹海酒吧文化经济带的兴起,让老北京城内最富神韵的一湖碧水、银锭桥畔不夜天成为海内外闻名的美  相似文献   

7.
日前,在北京什刹海烟袋斜街广福观,西城区旅游局、作协、什刹海网站联合召开了“烟袋斜街历史文化与发展研讨会(作家眼中的烟袋斜街)”。什刹海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根基,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了海内外各方的关注。西城区政府将推出“古都北京深度之旅”,将京味文化进行传承与保护,并  相似文献   

8.
偶读《紫云轩主人——我所接触的毛泽东》(红旗出版社2001年版),作者王鹤滨是当年毛泽东的保健医生,其中在《子夜散步》一章中谈到毛泽东有一次叫上汪东兴、叶子龙、作者及值班卫士开车去游了“什刹海的一条斜街”。原文不长,不妨引如下:“汽车沿景山东街开到鼓楼,然后又折向西,最后拐进通往什刹海的一条斜街上。这个斜街很短,但较宽,它的西南头便是什刹海的北岸。毛泽东示意周西林把车停下来。毛泽东一行走下汽车,于是便在这短短的胡同里散起步。毛泽东兴致勃勃,谈笑风生,因为怕惊动市民的睡眠,还得轻放脚步,低声说笑。……(毛泽东)走过来,…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纵横》2001,(7):39-40
到越南旅游,一定要尝尝别具风味的越南小吃,保准一饱口福。 首先应该品尝河内的螺蛳粉。这种圆粉条略细于桂林米粉和云南米线,使用优质大米,粉质细腻柔韧,白净透明,吃起来很爽口。螺蛳是现挑现吃,用竹针挑出放在粉中,然后加上螺蛳汤、辣椒和其他调味品。一碗二两的螺蛳粉2000越盾,约合人民币1.6元。 河内的鸡丝粉久负盛名,也可在河内街头摊档上吃到。鸡丝粉用料讲究,除鸡丝外,还配有肉丝、蛋丝、木耳丝、葱丝、香菜丝。吃鸡丝粉时,桌上还摆有切开的鲜柠檬,轻轻一挤,几滴柠檬汁落入碗中,原先滚烫鲜美的鸡丝粉,又添了…  相似文献   

10.
云中 《新青年》2023,(1):12-15
<正>一冰封的松花江像一个巨大的镜面,折射着清晨的阳光,有晶莹剔透的感觉。江面上有影影绰绰的身影,是采冰的队伍,每年进入12月份,随着松花江哈尔滨段的全面封冻,松花江上便开始进行采冰取冰。采冰工人和运冰车在松花江江面上忙碌作业,如果近观可见呼出的哈气蒸腾,块块冰砖开凿而出,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远望则像一队队小蚂蚁,蜿蜒曲折,混乱中又有着一种整齐的韵律。  相似文献   

11.
笑画集锦     
瞎子吃鱼有个姓张的瞎子与姓李的瞎子,合伙买了一条鲤鱼。他俩谁都不会做鱼,只是在锅里倒上水,放点盐,就把鱼放进锅里烧起来。岂料,鲤鱼蹦出锅外,他俩也没有察觉。煮了好一会儿,两人便你一碗、我一碗地品尝起来,竟异口同声地说:“好鲜美的鱼汤呀!”有旁观者告诉他们说:“鱼并未扔进锅里呀。”两人听了一楞,但接着竟双双合掌赞叹道:“亏得神明保佑,如果鱼在锅内,可得把人鲜死了。”合本做酒甲和乙商议着合本造酒。甲对乙说:“你出米,我出水。”乙回答说:“米都由我出,酒造成了,怎么算这笔帐?”甲振振有词地回答道:“我…  相似文献   

12.
顺着北京地安门烟袋斜街往里走,就是著名的什刹海酒吧一条街。不久前,这条街上又有一特色酒吧加盟,它就是来自意大利克雷蒙娜的“克雷蒙娜”酒吧。它的出现,打破了中国风味的酒吧一统天下的局面,为后海酒吧增添了异国风情,无疑成为酒吧一条街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3.
缅甸的不少特色与舌头有关 ,写下与您共享。缅甸饮食以米饭为主 ,一般吃得很简单 ,米饭加一些腌泡小菜加上生蔬菜 ,一碗土豆汤。缅甸人原本习惯用手抓着吃 ,现在城市里已普遍用调羹了。缅甸菜以酸、辣、鲜为特色。没有酸辣他们简直吃不下饭 ,又因盛产鱼虾 ,所以经常有虾松、鱼松、虾酱、虾饼等佐餐 ,味道极其鲜美。缅甸的豆腐像日本豆腐 ,浅黄色 ,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捞出 ,拌上辣椒、葱、蒜、野菜等 ,是一道极开胃的小吃。有一种芭蕉粑粑 ,糯米中包的是芭蕉 ,蒸熟后芭蕉呈鲜红色 ,非常诱人 ,味道酸甜。除了缅甸菜以外 ,缅甸还到处可见中国餐…  相似文献   

14.
正老北京的绸布店名声最大的当数"八大祥",而在崇文门外花市大街路北还有一间名声同样很大的布店,名叫"协成生"。协成生在百姓口中又叫"小门"布店。原因是这家布店的门脸比较特别,它有个和普通住家相  相似文献   

15.
提起什刹海,就不能不说到这地界上的爆肚张。位于前海东沿17号的爆肚张,已有百十多年的历史了,现已薪火相传到第四代传人——张子安。  相似文献   

16.
有一年临近春节的时候,父亲带我去逛街,走到花市,我们被一种奇异的花草吸引住了.那是一种我们在当地从来没有见过的花,花色娇艳、香气浓郁.在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百花还在等待复苏的时候,它的出现,颇有一种令人惊艳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平台花木翠廻环,相国楼台占此间”,在风光如画的什刹海北岸.清代著名诗词家纳兰性德就住在其父明珠的相府里。今为国家宗教局办公地和前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故居所在地。  相似文献   

18.
感动     
北京西城区作家协会群星璀璨,才俊聚集。他们曾组织百余位知名作家、诗人参加了以"同题什刹海"、"同题西城胡同"为主题的大型基层采风活动,并借此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和随笔。这些深蕴西城乡土  相似文献   

19.
这些年,每到腊月初八这一日,古寺雍和宫的院内就会熙熙攘攘,空气中弥漫着粥香,人们手捧着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喝着、交谈着,阳光映照着张张幸福的笑脸。  相似文献   

20.
明末、清初中国与荷兰的贸易是鸦片战争前中西海上通商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瓷器贸易则为此时期中、荷贸易的重点之一。本文拟对十七至十八世纪中、荷瓷器贸易兴起的背景、贸易发展的概况、贸易的结构与特点、输荷中国瓷器的品种和类型以及此项贸易对中、荷两国所产生的影响等问题作一讨论,以期深化中国古代外销陶瓷历史和中国海外贸易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