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
我是如此感佩那些梦中才可见到的诗人,我是如此迷恋着那些在我生命里让我刻骨铭心的诗句。尤其喜欢古人写的悼亡词,情真意切,"人生有情泪沾臆"我读得直落泪。我欣赏的有苏东坡的《江城子》,还有纳兰的《浣溪沙》和《蝶恋花》。古往今来的人世间,我最喜欢的古人就是苏东坡了,他的才气、他的豁达、他的随遇而安、他的以苦为乐都让我动容。他的《江城子》更是已经刻在了心里。他和王弗应该  相似文献   

2.
提起沈醉,不知其名的人恐怕不多。这不仅仅在于他是国民党起义将领(海内外有些文章曾冠以“战犯”,这是不确的。他的身份早巳据有关政策改为起义将领了)、全国政协委员、文史专员,更在于他那具有神秘色彩而又颇令人生畏的经历,在于他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那样多的书:《我所知道的戴笠》、《保密局内幕》、《我这三十年》、《军统内幕》、《魔窟生涯》、《沈醉杂文集》、《人鬼之间》、  相似文献   

3.
一我和梁上苑同志是在中国华侨历史学会成立大会上认识的。他德高望重,为人随和,大家都尊称他为梁老。和我一起参加大会的还有前《中国建设》杂志的副主编吴佟,他中学时代是梁老的得意门生。梁老听说我和吴佟正在编辑出版《泰国归侨英魂录》,特意给我和吴佟各送了一本刚出版的《华侨抗日支队》以资鼓励。手捧此书,我如获至宝。因为在抗战期间,侨居海外的华侨据不完全统计约有三千万。国难当头,他们万众一心,团结抗日。有钱出钱(长期的捐钱捐物),有力出力(组织各种锄奸团,严惩那些销售日货的奸商,和打击替日寇搜买各种战争物资…  相似文献   

4.
李土生近几年来笔耕不辍,继《土生说字》以后这两年出版了《土生说字精简版》、《土生感悟》、《你就是佛》、“说道”、“说儒”、“百家姓”等书约200多万字,还举办传统文化讲座,在许多大学开课凡数十场。我很敬重他的刻苦勤勉。许久不见,一天他抱着大大小小十几个卷轴来看我,说的“手抄国学经典”已完成,原件都装裱好,快要付梓了,嘱我写个序。  相似文献   

5.
1996年12月,由中国侨联主办的北京《海内与海外》杂志发表拙作《我与陈立夫的鸿雁之谊》,记叙了我与陈立夫先生近二三年来书信来往的情况,还刊出1995年11月立公应我的请求为部著《中华传统文化十日谈》一书题签的手迹。1997年间月30日,我在应邀去台湾参加第五届世界华语文教育研讨会之际,专程去台北阳明山旁的陈公馆拜访了心仪已久的陈立夫先生。陈公馆是一幢白色的二层楼公寓,立公在会客室接见了我,与我亲切地交谈二十多分钟。他虽然年高九十八岁,显得瘦骨鳞峋,但精神情遭,面色红润。他面露慈祥的笑容,手持拐杖从内室健步走来,…  相似文献   

6.
今年春节后,丕新兄到北京公干,不久他从北京打了电话给我,说王纪元先生去世了,顿时我黯然魂销,缠绵悱侧。我认识王老算起来都有五十多年。先父房延凌与王老有过一段交往。王老是我撰稿的引路人,他不嫌弃我写出来的文章幼稚,味同嚼蜡,但我一经投稿,他都会吩咐副刊编辑刊登在他所创办的《生活报》副刊上。因此,当我听到王老的噩耗,心中涌出一股说不出来的哀伤。   记得日本一投降,王老结束了在印尼苏门答腊岛东南部一座小镇的自我流放的生活,来到了雅加达创办《生活报》。有一天,印尼万隆五金商店老板,爱国侨领黄周规先生来…  相似文献   

7.
吴岸诗歌研讨会于1998年6月17日在北京举行。中国著名诗人邵燕祥、牛汉、谢冕、叶延滨等六十多位来宾出席了会议。吴岸祖籍中国广东澄海,出生在马来西亚沙捞越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他热爱祖籍国优美、灿烂的文化,更热爱拉让江和沙捞越的山山水水,这些不仅给予他生命和精神的滋养,还成为他诗歌创作的灵感和源泉。四十年来,他从一个尝试诗歌创作的中学生,成长为马来西亚的艺术之子,被推举为马来西亚华人作家协会主席、国际华文诗人笔会副秘书长。他在工作之余共出版了《盾上的诗篇》、《达邦树礼赞》、《我何曾睡着》、《旅者》、《榴赋…  相似文献   

8.
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大文豪,他的大作世界闻名。我在学生时代就读过他的名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书中的一些名句甚至背得出来。我在莫斯科逗留期间,一天去拜访作家亚力山大,见他书架上摆着托尔斯泰的作品,便情不自禁地用俄语背...  相似文献   

9.
秀生老弟与我相识有年。一日,他将其一部厚重的《一半的月光》诗稿交我先睹,希望我能谈谈读后感。这当然是对我的信任,可惜的是我不会写诗,更读不懂诗。我一直以为诗是一种神秘的文体,无天赋无灵感不能为之,而我正是这样一个“二无”之人。但是,在我将诗稿通读了一遍后,为秀生的勤奋努力而惊讶而赞叹,被他洋溢在诗中的澎湃激情所深深打动。我觉得,起码,他所抒发的情感,获得了我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感谢《羊城晚报》“花地”万振环编辑和中山大学中文系吴国钦教授帮助我联系到马来西亚归侨作家米军。也感谢作家米军寄给我苦苦寻找了一年多的《跳珑玲恋歌》。米军,原名林紫。1922年8月出生于马来半岛的吉打州居林埠。(马来西亚在独立前统称为马来亚。)米军7岁那年偕祖母回到祖籍广东省普宁县。在兴文中学、南侨中学度过他少年的读书时代。1941年到桂林,在那里有机缘与老一辈的作家交往,开始了他的文艺创作生活。《广西日报》的副刊不断发表他的散文和诗歌。1945年到广东省兴宁县《建国日报》主编副刊,发表了中篇小说…  相似文献   

11.
我与路遥     
正"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我又一次站在路遥的墓碑前,看着铭刻在墓碑上他说过的这句话,我依然无法抑制这句的眼泪,扑簌簌地要流出来。我为路遥落泪,自己不知已有多少次了。但我知道为他落泪,是在我听闻他英年早逝的那个日子。而那还不是头一次,因为我在《收获》杂志1982年第三期看到他的中篇小说《人生》时,就流过泪了。不过这一次为  相似文献   

12.
袁一强的小说令我叫好的有一些,如中篇小说《杠夫》《小人不可得罪》,长篇小说《硕鼠》。一部《硕鼠》一年的时间就加印了五次,不能不算是轰动。这部新作《皇城旧事》又一次令我惊喜,觉得比他前些年的那篇《杠夫》又进了一步。两部作品写的全是北京的事,属一个行业的群体。  相似文献   

13.
朋友欧阳羽拿来他父亲欧阳瑞林老的诗词要我提意见,还说想要我为他即将出版的《欧阳瑞林诗词选》作序。我很惶恐。余事也爱涂鸦,陆续也出版过三本诗词集。但自认为并无给人诗词做序的资格。待我读了欧阳老的稿本,不禁有了一些想法,不妨写出来,姑且算做刍议吧。  相似文献   

14.
伯翱同志是中国作协的会员,近年又当选为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长,他靠自己的勇力踏进文学大门了;他的作品集《三十春秋》、《四十春秋》、《五十春秋》、《元戎百姓共垂竿》;前两年又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孟小冬——氍毹上的尘梦》这样一部真实感人的名伶评传,据说海外已准备发行出版了!真让我这个老作家可喜可贺之!今年年底他即将推出他的散  相似文献   

15.
“您是第一次到韩国?那么,请谈谈对首尔的印象吧。”韩国《数码新闻》的社长端坐在我对面。他背后记者们相机的闪光不停地映到我脸上,但我依然能看清挂在他嘴角边自信的微笑,仿佛他早已猜到了我的回答,甚至亳不掩饰对我讲出赞美之辞的鼓励和期待。  相似文献   

16.
新年到香港公干,趁便给未曾谋面的《香港文学》总编辑陶然打个电话,略表谢意。事缘去年我曾撰文《不理会风的去向——追记我所认知的诗人蔡其矫》,本意寄给他能够在“诗人蔡其矫纪念专辑”占有一席之地,不意过了截稿时间。但陶然不是将之弃之纸篓,而是把稿件转列《大公报》,文章刊出后,又专门打电话告诉我。其古遒热肠,让人动容。  相似文献   

17.
正一吴光华是我的朋友。1987年《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选载著名作家浩然的长篇小说《苍生》时,老吴应我的请求,为我们节选了他责编的《苍生》的部分章节,并为我们分好了每天刊载的段落。他有大作出版,也签上字赠给我。北京出版社出版的70多部长篇小说,责任编辑都是吴光华。原北京作协主席浩然这样评价吴光华:"我的《苍生》能获得一定的成功,跟责任编辑吴光华同志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跟他相当  相似文献   

18.
我与作家袁一强是多年的忘年好友。最近,他邀我为其即将结集出版的中篇小说集《祥子的后人》写篇序文。由于没有思想准备,我笑着说:“你早已是著名作家了,我哪有这等资格?”但对老友的“抬举”,我还是高兴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19.
我跟王平有些缘分。他在武大读作家班的时候,我到那里组稿,托他帮忙。后来他从湖南文艺出版社调到省出版局,参与创办《书屋》杂志,搬家后的房子,我住过,感受了他的生活风格。他在局里编辑一本出版产业内刊时,发表过我的文章,当过我的责编。这些年,我陆陆续续看过他的一些小说、散文,以及介乎小说散文之间的散文小说或者说是小说散文,譬如这部《倒脱靴故事》中的一两篇,我是从《湖南文学》的清样中看的,因此,可以说我是他的读者兼校对。  相似文献   

20.
正那时,我为曾祺先生的创作实绩终于得到官方认可,并开始确立他在文坛应有的地位而感到高兴,但我知道他毕竟年逾花甲,应付门庭若市的约稿编辑准够老夫子呛了,就有意与他拉开距离,不去向他逼稿,免得增加他的负荷。然而,他并没有忘了我。1982年5月18日,他主动给我寄来了新作《旅途杂记》,并附信写道:久不见,你好!《新观察》一直给我寄杂志,我长期未给杂志写稿,很不过意。我4月初由陕西到四川旅游了四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