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何峻 《唯实》2005,(4):55-57
土地征用引发的矛盾,其根源在于行政征用权的滥用,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缺少应有的法律保障。因此,必须用法律规范行政征用权,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始,《银川市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防范与处理条例》在该市实施。这标志着该市所有中小学生的校园人身安全将从此受到法律保护,防范和妥善处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保护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终于有法可依了。  相似文献   

3.
《正气》2000,(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以下权利:①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不受损害的权利。 ②知情权。③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④选择权。⑤求偿权。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时,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⑥结社权。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⑦获取知识权。⑧受尊重权。⑨监督权。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监护     
监护是指为保护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而由特定的公民、组织对其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管理和保护。它是为保护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权益所采取的一种法律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如何保护"私有财产权"既是我国宪法建设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也是经济发展进程中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试图分析保护"私有财产权"的必要性、如何恰如其分地在宪法中表述这一思想以及当前私有财产权保护现状等问题,以更明晰地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下保护私有财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监护     
为民 《支部生活》2008,(12):44-44
监护是指为保护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而由特定的公民、组织对其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管理和保护。它是为保护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权益所采取的一种法律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的论断,对保护公民的财产权、促进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论述了何谓私人财产权、私人财产权与私有制的区别、公民私人财产权的内容,以及如何保护公民的私人财产权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构建完善的私有财产权保护法律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有财产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写入宪法,是我国宪政史上的一大进步,然而在实践中如何把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落到实处,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重视财产权是西方的重要传统。要从宪法保障体系、民法保障体系、行政法保障体系以及刑法保障体系等方面构建完善的私有财产权保护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命科学时代的到来,胎儿及其法律保护将成为21世纪的"时代课题".由于胎儿没有民事权利能力,其人身利益一旦受到侵害,无法以民事主体身份获得法律保护.现实生活中,对胎儿的损害主要是损害胎儿的生命键康,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直接侵害,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医疗领域,如产前检查、治疗以及生产过程中;二是间接侵害,即侵害孕妇人身权利的同时,间接侵害了胎儿的人身利益.这种情况比较多见.正因为如此,司法实践中,胎儿所遭受的伤害大都视为对孕妇或产妇的人身损害.然而,无论是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实践上看,母亲的利益都不能完全囊括胎儿人身利益.要解决胎儿利益保护问题,必须从权利能力制度寻求突破.文章检讨了传统法律人格的缺陷,借鉴了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胎儿保护的立法经验,认为未来民事立法应当赋予胎儿一定的民事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0.
新闻自由与名誉权保护是关系到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本文分别对新闻自由、名誉权保护进行了法理分析,通过界定新闻侵权行为和正当的新闻舆论监督,寻求冲突两权的平衡,在最大程度上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民事主体利益。  相似文献   

11.
强迫农民集中居住于高层建筑,是当前农村地区普通而又严重的社会现象,直接侵害了农民的财产权,威胁到农民的就业权和社会保障权。应当通过完善征收制度和改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的方式解决三种法定权利的保护问题。还应当确立以实现人权为路径的发展理念和模式,确认农民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并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2.
作为消费者您有八项权利1993军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它对消费者的权利、经营者的义务、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等问题作了详细规定。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侄窖权:消费者在购买、使月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有权要求经...  相似文献   

13.
王仰文 《唯实》2007,(7):45-48
财产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逻辑范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律对私有财产权的态度已在逐步地由侧重于绝对保护到相对保护的社会整体利益的平衡转型。而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对于私有财产权的法律保护则走过了一条迥然不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一条规定:“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根据这一规定精神,我国行政诉讼法的指导思想或立法目的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内容: 第一,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是制定行政诉讼法的首要宗旨。在现代社会中,人民是否享有充分的权利,这种权利能否得到切实的保护,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建立真正的  相似文献   

15.
理论视野     
为什么要保护私有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虽然已经通过,然而,不能说私有财产权的正当性观念已在我国牢固确立。而要确立私有财产权的正当性观念,必须深化认识私有财产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 ,夫妻财产日益多样、丰厚 ,财产关系日趋复杂。为了更好的规范夫妻财产关系 ,2 0 0 1年实施的新《婚姻法》对夫妻共同财产、个人持有财产和约定财产制作了具体规定。财产关系是婚姻家庭得以延续发展的基础 ,也是夫妻关系的核心。夫妻对财产的享有的权益和负担的义务 ,是夫妻财产关系的核心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身关系开始弱化 ,财产关系逐步加强 ,因此 ,夫妻的财产权益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一、夫妻财产权的基本特征夫妻财产权是夫妻对夫妻财产所享有的权利 ,是夫妻对婚前和婚后所得财产的归属、…  相似文献   

17.
财产权是生命权和自由权的物质基础,是全部人权的基础。对私有财产权的明确和保护,是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只有私有财产权得到切实保护,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主体才有“资格”承担各种责任,才会激发起追求财富、创业致富的欲望。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等,这从法律上确立了私有财产的合法地位,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一九九一年六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正式生效施行,这标志着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的确立。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人不仅享有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等人身权,而且还享有复制权、发行权、改编权、许可权、获酬权、注释权等多项财产权。这些权利著作权人可以自己行使,也可以依法就自己对某一作品所享有的著作权中的某项权能,或某几项权能许可他入使用。这种许可通常由著作权人与被许可人签订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方式加以实现的。被许可入在签订此合同后,依合同台法地取得了对著作权人作品的使用权。就…  相似文献   

19.
论土地征用的正当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征用是现代国家对私人财产权限制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对私人财产权最严厉的制约.为了防止政府滥用权力侵犯被征用者利益.就要对政府征用权进行正当性的限制,限制的内容包括:征用目的的正当性、征用补偿的正当性和征用程序的正当性.所以,土地征用的正当性是保护被征用者财产权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20.
修订后的《著作权法》,将在几方面发生重大变化:   现行《著作权法》中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主要是知识产权协议的有关条款将做修改。修订将完善著作权中财产权的有关内容,将“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具体化,明确了财产权的 11项权利,即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公开表演权、播放权、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并对每项权利的基本内涵做了界定。增加对著作权与邻接权保护内容,对数据库等汇编及版式设计、装帧设计给予保护;增加编写出版教科书使用他人作品的法定许可规定。同时,修改广播电视组织继续无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