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诗人黄殿琴的诗集《爨底下的雨烟》于近日出版。诗人手中的笔带着我们在爨底下"精粹的凝视轻轻地合拢烟雨的艳光照亮"中,走过门头沟的山水,走过红  相似文献   

2.
正阳光清澈,无风。我们在小区门外等候片刻,远远的,石顺义老师朝我们招手。走进客厅,墙上有两幅字,左侧上书:"凌霄羽毛原无力,落地金石自有声。"一侧的书房,书架占满了一面墙。石老师说:"书,大部分是我儿子石一枫的。"石一枫,青年小说家,《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中篇小说《世间已无陈金芳》2018年刚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落座后我说:"您传我微信的视频,都看了,《说句心里话》《父老乡亲》《白发亲娘》《一二三四歌》《想家的时候》《家和万事兴》《报答》《我的士兵兄弟》,还有《军人本色》。"  相似文献   

3.
正两年前,杜高先生委托我与我原先供职的作家出版社接洽,出版他的散文集《生命在我》。结果因责编太忙,就邀我以"特约编辑"的身份,代为其做一下前期的案头工作。这样,在结识近20年后,我才成了杜高家的常客。杜高的新居位于奥运村西,紧挨着一群部长楼,应属高档公寓。犹如锦上添花,除他家的装修精良外,墙上挂的名人字画,或许近在咫尺的部长楼里也无一家可与之比肩。一进杜高家的门,就是宽敞、雅致的客厅,迎面墙上的右侧,挂  相似文献   

4.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一曲《红梅赞》曾红遍大江南北,至今传唱。然而,1977年,当"江姐"的第二代扮演者孙少兰唱出歌剧《江姐》的这首主题曲时,她会知道这一版《江姐》在多年之后会成为历史的"绝唱"吗?《江姐》的首演可以追回到1964年。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观看过的唯一一部歌剧。演出  相似文献   

5.
拙文《越南古代女诗人胡春香和她的诗》在《东南亚纵横》(1993年第4期)发表后,在我国读者(特别是正在从事东方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读者)中,引起了较大的兴趣,希望能再读到胡春香的其他诗作,特别是她那部半汉半喃的《琉香记》,以便对这位曾深受汉诗文化影响的越南古代女诗人的生平与创作有进一步的了解。为满足读者的要求,现将越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陶泰尊著《论胡春香诗歌的源与流》(暂译)一书中收入的《胡春香汉喃诗文》今越文本译出,并暂用《(琉香记)汉喃诗文选》这个新加题目公开发表。另,考虑到胡春香的一些主要代表作,大都出自历代民间流传下来的胡春香传诵诗,所以特将新译的《胡春香传诵诗十二首》随文一并附上,作为已公开发表的《胡春香诗二十五首》的续补。 这篇文章的翻译发表,曾先后得到了越南顺化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有惟先生、越南教育出版社总编阮克披先生、越南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民间文化杂志》主编教授乔收获先生的热情支持与帮助。《论胡春香诗歌的源与流》一书的原作者、越南汉喃文学研究评论家陶泰尊先生,在百忙中为本文据今越南文转译的汉字诗词作了详细校正。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6.
提起《逆江而上——平鑫涛自传》的作者平鑫涛,不少读者都生疏的很,倘若说他是台湾著名女作家琼瑶的丈夫,那人们就会恍然大悟。听说过这样一种“说法”:全球的华人只有两种人,一种人知道或是听说过琼瑶,另一种人则从来不知道琼瑶。即便是在台湾读者圈中,也很少有人会把琼瑶称为“平太太”的,倒是平鑫涛每每被称为“琼瑶先生”。其实,从半个世纪前年创办《皇冠》杂志开始,平鑫涛就建树起了自己的皇冠文化王国,推介了张爱玲、琼瑶、三毛等一大批著名作家,在台湾出版界堪称业中翘楚。近年来所有风靡一时的琼瑶剧,总制片人都是平鑫涛。2005年新…  相似文献   

7.
迟迟日气暖,漫漫雪天春。知君欲醉饮,思见此交亲。这首吟咏春雪的诗,倒过来念就成了:亲交此见思,饮醉欲君知。春天雪漫漫,暖气日迟迟。仍不失为一首咏雪的好诗。这种可以颠倒念的回文诗,大概滥觞于十六国时,前秦女诗人苏蕙,以其夫窦滔获罪远戍而织《回文璇图诗》以赠。《璇玑图序》说它“五色相宜,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皆成章句。后来这种回文章句成了文人骚客的一种文字游戏,累见于历代诗人的诗联中,如苏东坡的《题金山寺》:潮随时浪雪山顶,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山径小,巷当泉眼石波清;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晚…  相似文献   

8.
正1981年2月13日,我在北京晚报发表了一分钟小说《笑容满面》,让我没想到的是这篇千把字的小说发表以后的几年里,先后被改编成话剧、淮剧、电视剧、电影在电台、屏幕上播映;被收入《微型小说选》作品集;在首次举行的"一分钟小说专题朗诵会"上进行了朗诵;被《人民中国》日文版以"一分钟小说特集"专门向日本读者进行了介绍;还被中国青年报以《文抄公七例》对剽窃这篇小说的人进行了公开揭露……  相似文献   

9.
长影厂的中年女编剧王浙滨,素以创编人格题材的电影作品而知名,她的作品有20多部获奖,尤以《焦裕禄》、《孔繁森》、《蒋筑英》、《离开雷锋的日子》等叫响,赢得振聋发聩的醒地效应,因之被誉之为"特色编剧"、"传记手"。这两年她编剧与制片双栖,拓宽了从影的路子,更名噪一时。王浙滨以女性的情感丰富和敏锐,随时张网捕捉着适合她情感取向的题材,她说,这样会有一种责任感和动力。新近上映的电影《背起爸爸L学》,就很能说明这一点。她说这是她非常动感情的一部作品.是中国第一部亲子电影。此片她是编剧又是制片人。1996年3月,她…  相似文献   

10.
<正>甘钧先在《2010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评析》(载《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2010年5月奥巴马政府公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虽然表明美国愿意放弃"先发制人"的单边主义行为,转向以"巧实力外交"为主要手段的多边主义外交,但与小布什时期的安全战略报告相比,  相似文献   

11.
在新加坡经商的香港人成就斐然,但繁华之中香港人也有自己难言的苦衷,那就是一种令人痛心无奈的“无家”感。这是所有飘零在外的华人共同的感受。所以在他们受到新加坡人歧视和排斥时,便会产生一种失衡的心态和反常的行为。香港英语剧《谁怕周润发?》正是以描写“身世浮沉雨打萍”的香港人在“惶恐滩头”的惶恐心态,而引起了新加坡社会的关注。 该剧背景设在1998年,香港百万富翁郭先生被指控谋杀了新加坡经纪人周里查,而他所聘请的新加坡辩护律师贝蒂纳·王却发现郭太太及其儿子都  相似文献   

12.
我的书房     
正我的书房,我晚年快乐的一方天地:书房与客厅相通,十几平米空间,一张书桌,桌上一台电脑,一排贴墙书柜,柜里存列着我自已的作品和我喜欢读的书籍;我退休以后,除了偶到楼下草地、小径休闭散步,就是终日呆在我的书房里,不论晨昏昼夜,读书、上网、写作、思考……虽足不出户,却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个书房宛如一个微缩世界,山川湖海尽收入眼前,其乐融融也。提起"书房"这个话题,内心难免翻涌起辛酸的记忆,百感交织,感概万千。1982年春,我从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光明日报》社当编  相似文献   

13.
正老友王湜华先生年届八旬,犹笔耕不辍,近年连续撰成了《玄妙观中三年少》《李叔同的后半生》等多部力作,近日又由华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新作《旧学辨笺述》,使今已罕见的选注之学获睹重光,真令人羡煞。《旧学辨》原来是湜华先生的尊翁容翁老伯(王伯祥先生)写于1975年9月的一篇遗著。当时容翁年已86岁,而又身处"十年动乱"之中,几乎人人谈"旧"色变。即使是研究国学的专家,也震于"大洋古""封资修"之被扫荡无遗,不免心存顾忌,怵于淫威而缄口、停笔,可是容翁面对极左虚无  相似文献   

14.
一名荷兰医生的太太被人强奸,罪犯逃之夭夭。过了5年多,医生终通过国际网络将嫌疑犯“网住”。 该医生目前在荷兰一家医院工作。他和太太当年住在瑞士苏黎世西北巴登镇附近。1990年10月19日,医生太太遭人强奸。他在报上悬赏通缉嫌疑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1月,王西京的《南海观世音》镜心先是在北京保利拍出17.6万的好成绩,又在两天后以《人物》四屏于中国嘉德冲上18.7万价位。而这两幅与半年前创造出52.8万个人纪录的《听松图》镜心同为本年度最新作品。整个12月,王西京有整整60幅作品上拍。  相似文献   

16.
华侨女诗人刘莹姿是阿绵兄的母亲。阿绵兄嘱我为其先母的诗写些读后感,足见其一片孝心,我怎敢推辞?况且,我拜读了阿绵编的《莹姿诗文选集》,亦颇有感受,怎能不写呢。刘莹姿(1909—1991),1934年随夫林芳声侨居马来亚,先后在新加坡、吉隆坡、马六甲等地华文中学任教。是新加坡诗歌团体“吼社”社员。当日寇侵华之际,她发表了大量诗歌抨击日寇,表现了爱国赤子之心,在侨界影响颇大。她的歌是一声声战斗号角,激励着侨胞们团结抗日救国。1936年6月写的《愤怒的黄河》,是她的压卷之作———愤怒的黄河/一匹壮烈的…  相似文献   

17.
Ⅰ这两本书与其说是如实地辑录了著者或编者个人的见解和研究的成果,不如说都是由许多专家进行集体研究,据以执笔或整理出来的.《美国在东南亚政策》一书,是由美国"外交问题委员会"嘱托设立的"美国东南亚政策研究会",自1959年夏季起到1960年召开了7次研究会的讨论,根据这些讨论,由法菲尔德编写的.法菲尔德是密执安大学的政治学教授,也是东南亚问题的权威.他一方面参照研究会集体的讨论,另一方面以其独特的见解和判断写成本书,但全书骨干是在集体研究下形成的.《东南亚、美国政策诸问题》一书,则  相似文献   

18.
戴宇 《东北亚论坛》2013,(4):65-72,129
如何取得西方世界的认同,进而迈入其行列之中是明治日本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明治日本的这一时代诉求也必然会反映在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一书中,因为归根结底《武士道》是一部表达了明治日本人对西方世界之诉求的书。在该书的字里行间,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新渡户稻造所流露出的欲消除西方世界对日本所抱有的"偏见"和"误解"的焦灼意识,这无疑在深层次上喻示着《武士道》一书的主题和本质。如果从这一角度对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加以重新审视和解读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与其说该书是一部有关"武士道"的书,莫如说其实际上是一部以"武士道"的名义来宣扬日本精神和日本伦理道德的书。该书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在于其向西方世界展示了日本的"优秀特质",更为重要的是该书在客观上使一种"理想化的武士道"作为国民道德而被树立起来,给日本人提供了一种可以憧憬和向往的道德目标。  相似文献   

19.
南极治理机制的挑战与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力 《国际观察》2014,(2):95-109
经过50余年的发展与演变,1959年的《南极条约》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以《南极条约》为核心,涵盖1964年《南极动植物养护协议措施》、1972年《南极海豹公约》、1982年《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1991年《环境保护南极条约议定书》以及大量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通过的措施、建议或决议在内的南极条约体系。上世纪80年代,通过不断的体制变革,南极机制成功克服了由"联合国化"与"人类共同继承遗产"动议引发的合法性危机。1991年《马德里议定书》及其附件的签署使得南极条约体系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但南极机制仍然面临着南极海域主权要求、南极法律执行困难以及人类活动多样化引发的商业与资源挑战。面向未来,南极条约协商国有责任采取更加积极和建设性的应对措施,以确保南极国际治理机制持续稳定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0.
"留守太太"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