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战时期,我党为了解决面临的经济困难,在抗日根据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这项运动的开展,使抗日根据地军民渡过了难关,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晋察冀根据地在聂荣臻的领导下逐渐发展壮大,抗日民主政权不断完善。聂荣臻就如何实行晋察冀地区民主政治进行了积极地探索,普遍实施"三三制"政权,广泛实行民主选举,广泛推行精兵简政、减租减息,全面开展整风运动,通过这些措施,把晋察冀边区建设成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和统一战线的模范区"。  相似文献   

3.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地了解和总结了边区和国统区抗日斗争的情况和经验之后提出来的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调动了各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建设边区的积极性,加强了各级政权的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提高了办事效率。它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里程碑,使党转变领导方式、工作制度,充分发挥政权的作用,提高了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4.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地了解和总结了边区和国统区抗日斗争的情况和经验之后提出来的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调动了各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建设边区的积极性,加强了各级政权的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提高了办事效率。它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里程碑,而且,"三三制"的实行,使党转变领导方式、转变工作制度,充分发挥政权的作用,提高了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牢牢抓住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建设过程中,党不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将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推向深入,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海外华侨为祖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们也与中共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本文拟就海外华侨在维护  相似文献   

7.
陇东抗日根据地建立后,在不断加强民主政权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法制建设,对于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社会秩序地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产生,为陕甘宁边区以及各抗日根据地的司法工作树立了一面旗帜,促进了新民主主义司法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初步解决了西北革命形势面临的危机,但根据地仍然存在诸多新的危机。尤其是,红军东征、西征受挫,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后进行的宁夏战役计划被迫终止,使西北根据地面临空前困难。而此一阶段,中共中央根据革命形势,对国民党"围剿"部队开展了广泛而有效的抗日统战工作,对革命政策进行了积极调整,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全面巩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刘少奇同志在工人运动、白区工作、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的卓越建树和丰功伟绩有口皆碑,但对于他的军事思想、军事实践活动及其军事贡献却知之者不多。他在开创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华中敌后抗战新局面,倡导和推广地道战、地雷战以及抗战胜利后提出的一系列军事战略方针都充分反映了他作为一个军事家的眼光、才能和魄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13年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也是一部局部执政的历史。所谓局部执政,就是共产党在局部地区和局部范围内掌握政权,它是通过建立革命根据地和建立民主政府来实现的。这些根据地有的是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并保存下来的,如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后来称陕甘宁边区。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先后领导创建了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山东、华中和华南等十多块抗日根据地,并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这些政府名义上隶属国民政府,但实际上由共产党统一领导;这些政府的行政区划和机构名称,基本上执行国民政府的统一规定,但政…  相似文献   

11.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开展了广泛的对敌斗争,创建了大小19个抗日根据地。在这些根据地建立了包括各党派、各阶层及一些爱国人士参加的民主政权。抗日  相似文献   

12.
抗战期间,周恩来由于其特殊的职责和分工,指导和参与了多处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并围绕根据地建设若干问题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理论,对赢取抗战最终胜利和丰富发展毛泽东思想宝库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从抗日根据地建设的必要性、可能性、方法策略、影响等方面对周恩来这个特定时期的根据地创建思想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动员是在日本侵略者在山东推行奴化教育,教育机构遭到严重破坏,广大农村地区文艺活动极度封建、落后的背景下开展的。山东党组织一方面广泛发展群众性的文化教育,努力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和抗日热情;另一方面积极组织文艺工作者到民众中开展革命文艺活动,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感。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动员给我们留下了重要启示:必须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文化的发展必须紧紧围绕和服务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14.
日寇利用中国会道门侵华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官方直接关注中国会道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3年红卍字会的东京之行,在大本教教团的支持下不久成立了红卍字会日本总会。1925年5月,又在北京成立“世界宗教联合会”。“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逐渐在东北、华北伪化会道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日本又把这一工作延伸到华北和华中。日军的会道门工作是其对华“总力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手法是鼓吹信教自由,掌控会道门团体,奴化中国民众,巩固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破坏抗日根据地建设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以此推行“以华制华”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各项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党和政府由于贯彻和执行了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推动了抗日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的顺利发展。通过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知识分子政策的分析和考察,有利于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知识分子在改革及建设大业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党领导一切是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鄂豫边区构建了上至行政公署下至乡保级的一套完整政权体系,建立了党绝对领导下的抗日人民军队,扩大了广大民众的民主权利,确立了党领导一切的一元化领导体制。要维护党的领导地位,加强党的建设势在必行,因此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始终把党的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鄂豫边区通过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党员队伍及建立与完善党的组织系统加强了党的组织建设;通过强化党员的思想教育加强了党的思想建设;通过培养党员的优良作风和摒弃各种不良倾向加强了党的作风建设;通过政治建军强化了党对军队的领导。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党建工作不仅为抗战时期党的根据地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而且其党建经验对当今的党建工作仍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私营工商业是抗日根据地的主要经济成分之,它的存在和发展,对中国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建设事业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推动了抗日根据地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在抗日根据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私营经济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誓死抵抗和坚决打击日本帝国主义,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团结御侮,共赴国难。但当抗战逐步深入,八路军新四军获得迅猛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迅速扩大和巩固的时候,蒋介石从他的阶级利益出发,从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起,积极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其建立的抗日根据地开始局部执政,领导人民进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全国抗日的模范、民主的模范。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勇于创新,围绕抗日这一主要任务,坚持从实际出发,走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注重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这些经验对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的建设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党的群众路线在沂蒙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历程是伴随着根据地的发展壮大而逐步成熟起来的。沂蒙抗日根据地群众路线建设的过程集中体现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其实践与经验对我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