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论与当代》2009,(1):55-55
阿达在2008年11月19日的《羊城晚报》上撰文指出:近读著名企业家冯仑的《野蛮生长》,论及“忠诚的成本”,颇有深意。他说,民营企业本能地喜欢用忠实的人,强调人和人的忠诚关系,并在熟人中把一部分关系发展成为忠诚关系。这种特殊关系对公司经营到底是利还是弊呢?冯仑分析说,要想让人忠诚,你付出的成本也很大:一个忠诚的员工,他和公司领导的关系,是一个要求特殊回报的关系,因为忠诚一定要有回报。  相似文献   

2.
到什么年头说什么话。又逢马年,自然避不开马的话题。说马,也不是说养马、骑马,而是要讲马与人的关系,特别是精神关系,从马中感悟到什么。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人类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也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坚持生态文明,重树整体协作枣识、人地共生意识、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统一意识和对话交流意识,才能使人类的发展逐渐步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正新时代意味着新起点,新时代呼唤着新作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党员干部必须要有更大的担当和作为。以坚定信仰塑造担当。坚定信仰信念,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具有极端重要性。郑德荣始终与党同心同向同行,一生见证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毕生"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把忠诚书写在信仰的旗帜上。林俊德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52年  相似文献   

5.
正马匹是人类所驯化驯养的所有家畜中与人的关系最为亲密的动物之一。马不仅是用途最广泛的役乘工具和忠实可靠的生活伴侣,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特殊标志和载体。借助马,人类走向更加广阔、多元的历史舞台,缔造出波澜壮阔的草原游牧文明,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发达的交通、商业、军事文明及丰富多样的马文化。一、空前加强了草原文化的内聚力,形成了很多特  相似文献   

6.
政治秩序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现象,它的形成是人类步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条件。从哲学视角看,政治秩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是适应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需要而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主要通过对人性的探讨来研究政治秩序的起源,只有马克思主义才真正揭示出政治秩序是人的社会本性的内在规定。政治秩序还是人性自由的理性追求。  相似文献   

7.
一般认为,组织认同是指个体在心理、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方面所具有的与其所加入组织的一致性,它表明个体对组织的忠诚程度。组织认同标示的是组织内成员与组织的关系,是组织成员对组织忠诚程度的反映;而政党认同则标示的是社会成员与政党的一种关系,是社会成员对于政党忠诚程度的反映。组织认同是促进政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政党发展、壮大的前提和基础,缺乏组织认同的政党是不可能有什么大的发展的,组织认同丧失之时,便是政党发展停止之时,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离不开高度的组织认同。  相似文献   

8.
中华传统文化蕴藏着解决人类未来发展诸多难题的丰厚精神遗产,继承这份遗产,使它成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资源,是目前我国思想道德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精神,凝聚着人与现实关系,人类自身发展的种种合理思考,它所包含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冯春梅 《学习导报》2011,(14):44-45
忠诚,就是始终如一地恪守信仰、职责和情操,绝不背叛自己的誓言。 忠诚之所以宝贵,在于它对于组织之成其为组织、政党之成其为政党,具有关系存亡续绝的决定性意义。任何一个失去了忠诚的组织、政党,都将陷入崩溃。  相似文献   

10.
漫画专页     
《新长征》2004,(22)
说点川乞笼占有烦.灾是烟酒礼品.就下能送个存;斤什乞的?稍委孵马诬田I自我介绍陆贞琴最后的选择许建抹怪蛋毕传国,区之要瓢戴屠蚕月犬我的全郎长犷它开没我消的多、凭啥当先进l隋终请求史英赫称耘、由‘幢犬嘴马爱芳至昌,誓…彗国目鬓先三兰三城成正比例于昌伟守株待兔古与今周吉生漫画专页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1,(14):46-47
忠诚,就是始终如一地恪守信仰、职责和情操,绝不背叛自己的誓言。忠诚之所以宝贵,在于它对于组织之成其为组织、政党之成其为政党,具有关系存亡续绝的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唐辉  唐云 《理论研究》2014,(2):48-52
伴随着我们不断将自在世界改造为属人世界,自然界不断被我们征服,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便浮出了水面,而阶级立场和人类立场能否统一便成为争论的焦点。将人和人的关系简单理解为经济关系、价值关系,将阶级立场和人类立场完全对立起来,不过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断章取义,分化与合作才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主线,它体现的是人类立场,而冲突与斗争不过是人类社会发展史副线,它体现的是阶级立场,合作是人类社会的起点,也必将伴随人类社会始终,斗争只是发展的一个环节。无产阶级立场不能代表全人类立场,阶级立场必然伴随着社会发展统一于人类立场,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就是两者统一的标志,两者的统一依赖于阶级合作共建政府而非斗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对历史规律的分析入手,对历史规律与人的活动这一重大哲学理论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文章认为,正确解决历史规律与人的活动的关系,关键是要回答历史规律是什么的问题,而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回答什么是历史。由于历史是不断改变着的人类自己作用于客观环境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展开过程及其结果,因此,历史规律也就只能是人的活动规律,它形成于人的活动之中,并通过社会环境制约的活动方式和功能,进而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历史规律与人的活动是一致的,对待二者之间的关系,既不能否认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也不能夸大人的能动的主体性,要从二者的统一中去把握。  相似文献   

14.
2004年4月,西宁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马旦正结束了9年的刑警生涯,调任西宁市公安局国保支队副支队长。“我为刑警而生”,融汇了马旦正对刑警事业挥之不去的情感。让我们走近马旦正,感悟他用忠诚和执著诠释的刑警情结。  相似文献   

15.
读懂忠诚     
正北宋政治家司马光在其《四言铭系述》中说:"尽心于人曰忠。"忠诚,就是对人真诚,没有二心。忠诚,代表着忠实、诚信和服从,是为人处世、为官从政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从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墨子"为人君必惠,为人臣必忠",到东汉经学家马融"善莫大于作忠,恶莫大于不忠",再到蜀汉丞相诸葛亮"人之  相似文献   

16.
韩冬雪 《新视野》2001,3(4):46-48
马克思主义是以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为宗旨的革命学说,它的整个思想体系和政治理论都是围绕这一价值线索而展开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实现彻底解放的方式就是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对矛盾的绝对运动,使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关系得到不断的发展,从而在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双重意义上实现人的自由。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体系中,人类的解放和人类的自由基本上是两个具有相同含义的范畴。本文正是从人的自由与人的解放以及它们与人类政治社会之间关系的角度来揭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理论内涵。一、劳动与自由“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  相似文献   

17.
方萍 《新长征》2009,(6):50-51
以人为本,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它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又要坚持人的尺度。所以,要想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8.
加强生态道德建设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道德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类的道德素质和水平随着社会文明不断发展而逐渐提高。生态道德作为一种道德,既反映着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又反映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它不仅是人类道德进化的必然产物,而且是人类社会走向更高文明的重要标志。因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人与  相似文献   

19.
关于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个古老而又现实的问题。所谓古老就是自出现人类以来它就存在。所谓现实,就是现在同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是否正确的认识和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对这个关系的正确理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性发展是系统发展观,是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者之间的横向关系和现在与未来的纵向关系的统一性的系统的发展。在根本上,它是以人类的实践方式为核心,并相应地具有自然历史基础、制度基础和文化基础的发展观。但至今我们还没有自觉地把可持续性发展当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