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觉得我有手,这双手就在我的心中,它是一双自尊、自强、自立和知恩、报恩的手,我愿意用这双手为党的农村教育事业奉献一生。  相似文献   

2.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迎着晚霞余辉 ,可以独自享受一份寂静、清闲感觉 ,可就在一个夕阳西下的时刻 ,我的心却留下了永远的愧疚。那是一个初秋的夜晚 ,夏的最后一声惊雷将我从睡梦中惊醒 ,在我的眼前猛的浮现出一位老人乞求的双眼 ,还有那裂痕斑斑的双手。我想起来了 ,她正是下哨回队的途中 ,坐在马路边的草坪里向我乞讨的老人。那天下午 ,上完一班哨 ,我疲惫地走在回驻勤点的途中 ,忽然有一位老人坐在路边的草坪中向我伸出双手并低声解释道 :“俺是寻儿子来的 ,可儿子又去了别的地 ,我身上已没了钱 ,小同志能不能给我点回家的路费……?”当时…  相似文献   

3.
27岁的我是一名除了双手和头之外其他部位都强直了的残疾人,顶着种种压力生活,却无人理会我的感受。64岁的父母早已满头白发,不知道他们过世后我是否要爬到街上去乞讨?我也想学习创业,可都被有权有钱的人给压了回来,全县或全省也许我是最穷的人了。我也想自强自  相似文献   

4.
近来,一幅五十多年前的照片,给了我极大的震动,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这幅照片摄于南京大屠杀中,一个年轻的日本强盗高高举起屠刀,正用力砍向一个同样年轻的中国青年的头颅。中国青年被反绑着双手,不甘屈辱地跪在地上,眼睛瞪视着前方,满脸写着愤  相似文献   

5.
父亲的独白     
当我的双手再也握不稳那双纤细的木筷,我不得不承认,我老了,我原本宽阔的后背不知何时已在岁月的风沙中弯折。我再不能给你当木马,为你换取一泓如秋日清泉般的欢笑。  相似文献   

6.
平凡的感动     
罗磊 《中国妇运》2009,(9):39-40
“春蕾计划”实施至今,已满二十周年,作为一名受助学生,我感慨良多。困难时,是她伸出温暖的双手,给我支持与鼓励。成长中,是她教导我人生的哲理,成为我的良师益友。衷心感谢“春蕾计划”,没有她,就没有今天的我。  相似文献   

7.
使不得,哥们儿万自新死囚的忏悔高墙内,陈云双手掩脸,仟悔的泪水从指缝间淌出,“啪、啪”落在桌上摊开的遗书上。妈妈。:我即将离开这个世界,在万分沉痛与千(忏)悔之中,我战(颤)抖着拿起笔,给你写下这第一封,也是最后一封信。妈妈,儿有罪,给社会和家庭带不...  相似文献   

8.
早晨,妻子拉着女儿的手,要送她上幼儿园。女儿噘着嘴晃着肩膀和身子不挪步。妻子着急地催她,她却突然向我奔来,双手抱住我的大腿,娇嗔地说:“今天晚上,爸爸去接我!” 平常我总以工作走不开为由,把孩子的事全托给妻子、岳父和岳母,女儿上幼儿园快两年了,我还没有接送  相似文献   

9.
参加首届北京竹文化节,别有一番情趣的白族三道茶歌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竹桌、竹椅、竹景致。我刚刚落座,一位身着艳丽服装的白族小姐便向我款款而来。她走到近前,向我莞尔一笑,即双手把杯盏高高托至额头(名曰“举案齐眉”),献上头道茶。根据白族的风俗,姑娘们对尊贵的客人都用此礼仪。随着司仪小姐那娓娓动听的报幕声、节奏明快的乐鼓声和古朴悠扬的白族山歌声,一排窈窕漂亮的“金花”和一排  相似文献   

10.
手之歌     
手之歌张运山手。60年代,林县人劈山引水靠双手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红旗渠。如今,林县人发扬当年红旗渠精神,靠双手扬帆弄潮,继续描绘着这方热土的锦绣蓝图。林县政协委员、纺纱厂厂长、省纺织系统劳动模范原纲有的手,是千万双手中的伎使者。我了解——他,有一双从小...  相似文献   

11.
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那会儿,面对比我小不了几岁的一群聋哑孩子,我站在讲台上语无伦次,一脸窘迫。我胡乱地挥舞着双手,孩子们瞪大双眼,一脸茫然。一双双因渴望、尊敬而显得格外认真的眼睛,使我越发地尴尬,恨不能找个地缝钻下去。就在我感到“英雄气短”的时候,突然听到一个模糊的犹如鹦鹉学舌般的声音:“老师,您别着急。您来说,我来打手势给大家看。”天哪,教室里居然有一个会说话的孩子,尽管口齿不清楚,但我却听懂了。循声望去,是一个圆脸蛋、扎两个辫子的女孩。在她的帮助下,我总算顺利完成了师生的第一次见面。接下来的日子,我开始慢慢了…  相似文献   

12.
谢素芳 《中国人大》2013,(20):40-42
“我是一个没有双手的残疾人。在童年,我梦想长出一双手。现在,我觉得我有手,这双手就在我心中,它是一双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手。”这是不久前公开上映的影片《无手老师》里主人公马复兴的一句话。“无手老师”的故事不是虚构的,主人公马复兴的原型就是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汉东乡下麻尔村小学的马复兴老师。?无手老师”马复兴有手,而且有一双灵巧伟大的手。作为人民教师,他用一笔一划的板书实现了西部乡村孩子的上学梦;作为人大代表,他写下一份又一份建议为百姓排忧解难。无论从对本职工作的兢兢业业,还是对生活、对人生的态度看,马复兴都是当之无愧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相似文献   

13.
读《人民论坛》,仿佛使我看到了它向所有为国效力的各界各阶层人士伸出了热情的双手。她确是大家发表言论、交流思想最好的园地,更是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读后真有相见恨晚、爱不释手之感。 从今年起我一定要坚持订到2013年退休以后,直到丧失阅读能力的晚年,平时不断地给《人民论坛》写稿,更要力促《人  相似文献   

14.
我同李沛瑶同志初次见面,是1993年在北京参加民革中央全会时,在国务院参事室的招待宴会上。他知道我早在抗战时期就与其父李任潮相识,非常热情地伸出双手同我紧紧相握,连声说:“你是民革的老同志,希望今后多提意见!”沛瑶同志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他的开朗、谦逊...  相似文献   

15.
泥土·生命     
我的这双手是这样宽大粗糙,好像天生就是用来做雕塑的。这双手,曾在少年时绣过花,做母亲后抱过女儿,更多的是揉捏着泥巴。那沉甸甸的、富有粘性的、变幻无穷的泥巴,伴我走过了人生的30个春秋。 人生,是由无数个偶然组成的必然。 1951年,我考入西北艺术学院(现西安美院)美术系。大学二年级要分专业的时候,出于好奇加上勇敢,我选择了雕塑专业。那时候全国搞雕塑艺术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男性,我知道,这一选择,对于我这样  相似文献   

16.
重铸超人     
1995年5月的一天,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情彻底地改变了我的生活。 我在弗吉尼亚州参加马术比赛。我骑的那匹马在跨越第三个障碍时突然收住了马蹄。这样惯性使我的身子前冲,越过马头,摔了下去,然而我的双手不巧缠在了缰绳  相似文献   

17.
童年时,我跟随爸爸妈妈住在印尼邦加一个偏僻的胡椒园。由于我平时跟爸爸睡,出入又寸步不离,久而久之,爸爸稍走开一步,我都要大哭大嚷:“爸爸!爸爸!”有一次,妈妈“磨刀霍霍”,打趣地对我说磨刀要杀爸爸。我一听“哇”地哭了起来。哪知坐在旁边的爸爸竟笑开了,一把拉我到他的怀里,哄着我说:“傻仔,你妈是给爸爸剃头,剃个靓头,带你去玩!”这样,我才不哭。果然,爸爸剃光了头,就高兴地把我举得高高的,让我坐在他的两个肩膀上,让我的双手攀着他的脑袋。这时,我居高临下,把爸爸刚剃光的头看得一  相似文献   

18.
我是1999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因意外事故导致高位截瘫,颈部以下没有感觉。3个月后,我回到了北京。回国后,家人四处奔走求医问药,经过两年的治疗与康复,我的病情也没有什么起色,我就离开医院回家休养。紧张的治疗与康复阶段过后,突然闲了下来。我很不习惯,总想自己做些什么,于是哥哥给我买了台电脑。再次触摸到那熟悉而又陌生的键盘与鼠标时,我的内心萌发出一种强烈的工作欲望。我已经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双手十指打字了,由于腰背部的肌肉功能完全丧失,打字时只能用右手臂下垂保持平衡,用左手的大拇指拍按键盘。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我已经能独立操作…  相似文献   

19.
亲近泥土     
佚名 《中国减灾》2004,(8):56-56
真的没想到,走近泥土的那一刻,我的心中竟萌生那么强烈的感动。 这是一个冬日的午后。下午,阳光很亲切,寒风不那么凛冽,我带儿子到陶艺馆,让他体验用双手把泥土变成艺术的感觉。当然,我知道,凭儿子的现状,他只能让双手亲近泥土,艺术似乎遥不可及。艺术捧在我手里,那是一部小说集,瓦房店一位作家朋友的近作,我想在儿子玩泥的同时拜读它。  相似文献   

20.
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张枯瘦蜡黄的脸,一双略带浮肿的眼睛,还有如枯藤老树般粗糙的双手,然而最令我难忘的还是父亲那双脚。记忆里,父亲从未穿过一双完整的鞋。那年,我该上学了,父亲的眉头锁得也更紧了。那个初秋的早晨,父亲钻进草垛,拽出了家里惟一的瘸鸭子,然后到镇上去了。我倚着墙,看着父亲佝偻的身影渐行渐远,耳边回响着他那用麻绳编成的鞋在泥土地上踏出的“吧嗒”声。父亲用卖鸭的钱给我缴了学费,看着我赤足背着打满补丁的帆布包走向学校,喊住了我,转身回屋,拿出一双已经破旧但还完整的布鞋。我知道父亲一直很珍惜这双鞋,因为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