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我们查阅了一些地、市、县法院判处罪犯的布告,其中有一些写得较好,但有相当一部分写得有问题,影响不好。有的布告对奸情案件的情节写得过于具体,一违反“隐私”案件的规定。有一张布告在叙述罪犯强奸幼女的犯罪事实时,说“多次进行奸淫均未入体”,最后一次强奸时,“女孩疼痛哭喊”,被告遂起杀人灭口恶念。有的布告把被告如何“揭开×的被子”和“搂住不放”等具体情节写上。这类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连续看到几个中级人民法院出的布告上有错别字。其中有四张布告都有多处把“刺”字误为“刺”字;另一张布告把“聚丙乙烯”的“烯”字误为“稀”;还有一张把“执行枪决”误为“执行抢决”,等到印刷后才发觉,虽然在“抢”字的提手旁上加上一点勉强凑合,但浪费了时间、人力,布告贴出去又不雅观,让人看了感到不严肃。 我认为,布告上出错别字,不仅有损法律文书的严肃性,亦有损司法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声望。为此,我们应当认真做好各种法律文书的校对工作,谨防差错。  相似文献   

3.
一点建议     
《人民司法》编辑部:文化大革命后,我们广西的一些地区中级法院,以中院名义出大布告,把各县一审的案犯集中写在一张布告上,大都是反革命杀人、报复杀人、强奸杀人、谋财杀人、爆炸杀人等死刑犯,人们一见到这样的大布告,感到触目惊心,议论纷纭。这种  相似文献   

4.
1970年,从《香山叶正红)到《归来》并“流毒全国”──狱中斗争──预审人员创造奇迹:十几年中五部手槁全部“归案”在“四人帮”的监狱中,我交代于1963年、1964年、1967年和1970年写过四稿,加上1974年稿,先后写过五稿《归来》。因为我以不认为自己有罪为前提,所以我把这五稿写作的时间、地点和借阅对象等大体上都讲得很清楚。坦实际上,自1963年以来我自己都记不得写过多少稿。反正每写成一稿便借给别人,别人又借给另外的别人,终至收不回来,只得又写;有时也因自感写得不满意,于是不论收不收得回来又重新写一篇——这后一种情形…  相似文献   

5.
布告、公告、通告和公报都是公开发布的知照重要信息的公文,在写法上、文体上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因此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首先,从制发机关及公文性质看,“三告”过去都属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其中,各级人民法院发布的布告、公告,也属于司法公文.国务院办公厅1993年11月21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未将布告列入国家行政机关公文范畴.其具体区别是布告过去多由省、市、县政府机关发布;  相似文献   

6.
法院布告,由于张贴范围广,观看人员多,使其成为社会各界了解和观察法院工作的一个直观窗口。但从近年来各地交流的布告看,目前布告制作中尚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不仅有悖于法律文书的严肃性,降低了布告的教育意义,同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院的威信。主要问题有:  相似文献   

7.
1916年初夏,马来西亚怡保市。一位身材清瘦的青年人驻步一家店铺门前,认真看着一张已经被风雨吹打得有些字迹模糊的布告。“宜伟,快走吧,找事做要紧……”从店里沮丧地走出一位男青年,对布告前的同伴催促道。他叫叶宜桐,是叫宜伟的年轻人的堂兄。叶宜伟即后来赫赫有名的叶剑英。  相似文献   

8.
郭洪平 《方圆》2023,(1):12-15
<正>我问过石宏,一直做一样的工作烦不烦?她说她不烦,能帮助老百姓解决一些难心事、烦心事,挺有成就感的,会觉得自己有价值心》2022年5月至6月,我写过两个检察官。一个是辽宁省丹东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石宏(《石宏:用善良温润人;一个是黑龙江省检察院第六检察部副主任徐松(《办好每一起民生“小案”》)。我采访的这两个人都是民事检察官,这在我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还是头一次。以前也写检察官,写得还不少,  相似文献   

9.
他写小说,完全是一时的兴起,起因是看了几本在书摊上买的烂书,发现那些书烂得连他自己写写也不会比它更烂。他心想,这样的书都能出版,我写的也一定能变成铅字。  相似文献   

10.
幽默大王     
王书记素以理论水平高著称,常 有文章在报刊发表,文章倒也写得文 笔流畅、见解不凡,但据说多由秘书捉 刀代笔。 最近,王书记的一篇关于农村产 业结构调整的文章发表后,获得地方 报刊的一片赞扬。王书记颇为得意,在 一次县委常委会上,他说:"同志们都 说我那篇文章写得好,给我找一下,好 让我也读读嘛。"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不少基层法院为贯彻中央21号文件关于依法从重从快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精神,选择了一些典型案例,张贴布告,宣传法制,教育群众是必要的。但有的法院竟把一审判决后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案件,制成布告,散发出去。我认为,这是不严肃的,是违法的。法律规定当事人或者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有  相似文献   

12.
邱二毛 《方圆》2021,(7):74-75
四年前,网红县委书记陈行甲“裸辞”转行做公益,网上网下都引起不小的轰动。彼时,我在写他的一篇长文的开头写道:“陈行甲值得书写的故事实在太多,多得足够写一本书。以下这一万多字,只不过是他人生大片中的预告片而已。”  相似文献   

13.
元號 《检察风云》2006,(15):76-77
我的曾外祖母,我很怀念她.我小的时候,见她经常临东晋王羲之小楷<黄庭经>帖,蝇头小楷,写得一手好字.在我的记忆里,确实没有哪位女性比她小楷写得更好,就是现在拍卖会上,价位颇高的现代书画作品,在我看来书法的功力也实在不能和她相比.  相似文献   

14.
元旦前,中国律师杂志社向我约稿,说执业律师新当选的地方律协会长,都要在杂志上说几句,说实在的,我情愿多写几篇诉状或代理词,也不愿写这篇文章,因为不知道写些什么好。其实也是正常的,当了二十多年律师,写诉状或代理词自然是驾轻就熟,会长才当了几个月,也就拿不出什么经验体会来。杂志社这个任务布置得好,逼着干会长的律师去想一想怎样当会长,想了自然会出一些点子和想法。不管对不对,大家都来讨论自然是会有益的。我想说的第一个观点是摆正位置。当律师是干一种职业,当合伙人是做一番事业,当会长就要考虑一个行业。合伙人吵架往往是考虑自…  相似文献   

15.
刘兵 《公民与法治》2013,(13):47-47
刚来局里那会,我听说夏局长是科班出身,他不仅是在名牌大学修的专业,说话引经据典,条理清晰,还写得一手的好字,说来惭愧,我虽然是一所普通院校的佼佼行,但好几次写的报告都被夏局长打了板子,他不仅浓缩了文稿中的那些大话和废话,还细心修改了儿处词不达意的地方。但时间一久,我发现夏局长虽然淡起专业很在行,但在局里的威信并不高。我侧面向老主任讨教过,他说,咱夏局长什么都好,可大伙儿都说他不像个领导。  相似文献   

16.
由于交通越来越便利, 近些年来,我每年都要抽时间从省城回乡下老家转上几回。每次一进村,只要遇上儿时同学或熟人,他们张嘴向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经常在报纸上看到你这个大作家写的文章!”感觉得出, 他们颇有几分为我感到骄傲哩。其实,我肚里有几颗米自己清楚得很。不过,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7.
何集 《法治纵横》2014,(20):48-49
苏州况公祠里有一副对联,上联写的是:“一肩行李,试问封建官场有几”;下联写的是:“两袖清风,且看苏州太守如何”。每每读到这副对联,我都要为撰联者叫绝,短短24个字,化用的是况钟的两首诗,更是把况钟的一生特点概括得恰如其分。  相似文献   

18.
蒋门神:继续开酒店,不过不能和施恩对着干了,施恩有武松撑着,我得谋划些经营新思路,比如用果汁做高档"洋酒"吸引顾客。还可考虑发展"女体盛"的怪招,到时一定酒客如云,挤垮施恩,解我心头之恨。武松:首选到动物园养老虎。老虎不听话,就用拳头揍它。如果工资太低,就辞职去写书,不过不是亲自写,得找个枪手,弄一本《我的嫂嫂潘金莲写"真"》,准卖得红火。  相似文献   

19.
"小时候,我就不明白,中国的汉字,怎么能让人写得那么好看!"书法家丁跟牢回忆起自己与书法的结缘,眼里闪着泪花。对中国书法的爱,堪称赤子之心。"我练书法,不为名,不为利,就为把字写得好看,"丁跟牢说:"汉字是人民大众的,书法也是人民大众的,把汉字写好看,就是人民大众的艺术,是人民的字。"人民大会堂管理局的同志看到了丁跟牢的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评论员文章写得好,望每期发一篇河南省三门峡市邮电局纪委刘天青同志来信说:贵刊的读者基本是全国的纪检监察干部。办刊宗旨应该是使全国纪检监察干部满意,为纪检监察干部服务。1993年第4、5、6期《中国监察》杂志围绕反腐败,连续发表了3篇评论员文章,这些文章紧密地配合了当前的工作,写得好,有分量,有声势,指导性强。我认为:这类文章贵刊应多写、多发。应下大力量写好评论员文章,围绕反腐倡廉,最好期期都有。还可以到中纪委、监察部领导那里去组稿。这项工作搞好了,有利于纪检监察干部更好地领会上级部门的意图,有利于开展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