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瞒你说,我学自行车是用“公家车”学会的。顾名思义,“公家车”由“公家”为公务人员购置,当然了,修理自行车的费用也都由“公家”全权报销。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还舍不得买“私家车”来享用,父亲只好一边让受挫的良心去默默“斗私批修”,一边让胯下的宝贝“公家车”随同宝贝儿子在地面拼命摔跟斗。那时候在马路上辨认“公家车”很容易:无须细看那特殊颜色的车牌,你只要根据它的破烂程度便明白“公家”是何模样。 1982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8个年头,直到那时我才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广州人兜里有点余钱,从而接二连三地购进“私家(自行)车”,我相信是在踏进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之而发生的,是“公家(自行)车”的悄悄隐退。接着,“公家车二世”——首长们用于公务的小轿车又登上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2.
女人对男人的定义,很多时候是有点简单和粗暴的,我们经常听到女人这么谈论男人,“男人这东西”,“男人都一样”,“男人的话不能信”……  相似文献   

3.
慈悲的手段     
明媚 《法制博览》2009,(18):9-9
上海男人很难,难就难在了“男”字上。从中国古人造字的角度分析。“男”由责权利的角色定义,那就是“田”和“力”的组合。在田地里出力气劳作的人就是男人。我没有考证过英语,男人的man,似乎没有什么对男人责权利规定;在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中,对男人的考核标准是田地里的苦力活。这就委屈了上海男人。从有上海那一天起,上海男人就输了。虽然上海也有人种地,但是上海的主流人群是市民而不是农民。  相似文献   

4.
说来也许有人会觉得诧异,大体来讲,男人是藕断丝连缠绵迷恋的。男人浪漫主义的本质,可以说是从缠绵迷恋中产生的。也就是说,男人是背负着过去、想重返过去。日本演歌中,常见的歌词有“迷恋的女人心”,其实应该是“迷恋的男人心”。  相似文献   

5.
程乃珊 《法制博览》2010,(14):23-23
女人都爱“作”,上海女人更会“作”。其原因是,男人在女人前一一列明自己的原则时,女人便想着要颠覆他这些原则,闪为女人爱见到男人因她而显为难,女人最想看到男人为她放弃一切,看到自己是最终的胜出者,那才能显出她是男人生命中最重要最无可比拟的。对女人来说,“作”,有如我们测试血糖的试纸,可准确无误又清晰地测试出男人对女人的感情程度。  相似文献   

6.
方成 《法制博览》2008,(2):11-11
田力合为男,女子和为好。男人——难人也:女人——好人也! 七画是“男”,三画是“女”,“七”加“三”才是十全十美。于是,男人有七分权利,女人只有三分的反抗!  相似文献   

7.
散粉 《法制博览》2009,(10):48-48
男人面子比什么都大。男人几乎都是“撑”着过日子的,所以心累。男人有泪不轻弹,打掉牙往肚子里吞。这就是男人的可悲,不敢承认自己懦弱、怕痛以及种种所谓“女性化心理需求”。其实,男女本来就是个混合体,后来人们把男人与女人格式化,绝对化了。好像男人就意味着阳刚、不哭、务实、大大咧咧、不修边幅……  相似文献   

8.
男人的愚蠢     
叶延滨 《法制博览》2009,(16):13-13
有的男人觉得自己是个男人就天生聪慧,证据之一,就是爱把“蠢婆娘”、“蠢妇人”之类的话挂在嘴上。挂在嘴上,还不是骂人,是用来表示表示自己的宽容,自己的大度,自己的不一般见识。其实,这个世界许多地方确实是“男人的世界”,因此,这个世界多一半的愚蠢其实就是男人的愚蠢,包括我自己。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知道了这一点,才能写这样一篇短文,  相似文献   

9.
男人的嗜好     
韩浩月 《法制博览》2011,(18):22-23
男人的嗜好简单到屈指可数,喝酒、抽烟、收藏、骑马、开车、赌博……请原谅我想象力有限,有关男人普遍具备的嗜好,一下子只能想出这么多。这么多嗜好里,又数“喝酒、抽烟”最常见,我反对酗酒、在公共场合抽烟,但不赞同全面戒酒、戒烟的舆论环境,忘记了在哪部电视剧里,有母亲劝慰整天逼丈夫戒炯的儿媳妇,“一辈子他就这么点爱好,别把他天天的想头给掐了”,  相似文献   

10.
许波 《法制博览》2010,(8):74-74
当中国朋友谈起外国男人时总会说“英国男人很绅士”,“法国男人很浪漫”。我很抱歉地说,这不总是真的。  相似文献   

11.
石述思 《法制博览》2010,(20):31-31
择偶时男人关心外在,女人更在意内在。但买车时,两者却正好调转过来。 在车行,男人的第一个问题是:“百公里油耗是多少?”第二个问题是:“最高速度是多少?”  相似文献   

12.
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如果这世界上只有男人,那这世界太可怕了;如果世界上只有女人,那这世界太可悲了。”因为,唯有男人和女人并存于地球,才是优化组合,才是最佳选择。但是,优化组合并非十全十美,因为毕竟男人和女人有角色的差异,各有各的长外和短处。从孔子《论语》中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到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懦弱已,你的名字是女人”;从《圣诞》中的“女人是用男人的一根肋骨做成的”至汤显祖《牡丹亭》中的“女生最难教,轻不得,重不得”。无一不暗示着这样一个道理:女人相对于男人而言,有其软弱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好色一代女     
谁说女子不如男,这好象是女人在“好劳动”这个语境上向男人的挑战,而其实,论挑担夯土扛煤气,女人再怎么厉害也是不如男的,但是如果说的是“好色”呢?在我们根深蒂固的印象里,女人是不“好色”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蛤蟆满地走,哪里管这男人是御弟哥哥好色猪八戒呢?其实不然,女人之好色,一点也不让男人的。  相似文献   

14.
佚名 《法制博览》2010,(16):74-75
第一句:你是我的惟一 女人有政策,男人有对策,女人似乎不可能永远拴住男人。女人拴得住男人的腰包,拴不住男人的腰带,女人拴得住男人的情,却拴不住男人的欲。当你发现男人“红旗不倒,彩旗飘飘”的时候,你才会懂得惟一不过是琼瑶编织的女人欺骗女人的童话罢了。  相似文献   

15.
蒋平 《法制博览》2010,(3):62-62
中国女人不嫁自己看好的男人,只嫁大家看好的男人。 买东西大家说“只选对的,不选贵的”,但女人嫁人往往是“只选好的。不选适合的”。  相似文献   

16.
李轶男 《法制博览》2011,(16):53-53
不少人问我:“如果遇到同事老公那样的男人,你会嫁给他吗?”那个男人什么样呢?长相好、气质佳、脾气温厚、收入中上,是个典型的理科男人。唯一的缺点是,有点闷。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诗人一向有“骚客”之称。从字义上来看,这种骚客当然是忧国忧民的样子。但如果从青楼文化的角度来解读,诗人还真的“有点骚”。女人挂在嘴边的话是,男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妓女想来会说,写诗的男人没有一个不骚的——我是骚货,你是骚客。  相似文献   

18.
张丽娜 《法制博览》2010,(14):64-64
一桌子女人饭局上谈男人,四个女人都曾情海湿身,为爱情很受过些累吃过些苦,现都是单身,因此得出许多结论:A女说:“千万不要嫁湖南男人,花心还大男人”  相似文献   

19.
陈思呈 《法制博览》2009,(18):74-74
神仙都是很寂寞的,七仙女见到董永就当个宝——随便一个男人她都会当个宝,田螺姑娘也这样,白蛇也这样,都修道得快成精了,一见到男人,神仙也不做了,毕生愿望便是“嫁人随人”。这些故事,或许有编故事的男人的意淫,但也确实因为神仙们太寂寞了,爱情太稀缺了,要不怎么说“宁羡鸳鸯不羡仙”。  相似文献   

20.
胡志强 《工会博览》2014,(15):20-22
在威海市乳山一个名叫“公家”的岛上.有一处废弃的军事工事,每年鱼季来了之后.51岁的老船长陈增水和他的朋友们就会经常住在那里,帮人打理岛上和租赁海域的一切事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