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合并控制制度是反垄断法三大支柱之一,反垄断法中的企业合并救济对于合并控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合并救济的良好适用,可以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同时提高合并带来的经济效率。在欧关,关于企业合并救济已经有较为完善的立法及行为指南,大量的企业合并案件以合并救济方式结案。我国《反垄断法》规定了事先申报制度、附条件批准企业合并的情形及经营者承诺制度,这为合并救济措施的采纳提供了空间,但我国目前尚未制定实施细则,现有法律法规亦未见合并救济方面的规定。因此关于企业合并救济的研究,于我国反垄断法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企业合并救济的概念、种类及具体内容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合并救济在欧美的实施经验,并就合并救济在我国的适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掌握美国法上的企业合并控制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制度主要有三个法律来源:即特别法、法院案例、合并指南。合并控制的程序主要有事先申报制度、合并申报标准、申报内容等方面。在实体法主要有市场界定、HHI指数衡量等内容。开始从严厉走向更加宽容,大大推动了经济和合并的增长。三、结语美国法上企业合并采用了大量的经济分析方法,企业合并对竞争的影响更加客观和精确,可以预见,经济分析方法在反托拉斯的实践中会走得更远。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外国企业对美国本土企业的合并,经济安全审查是一道必经的门槛儿,政治的作用在敏感行业和重要企业的合并中作用不可小视。我国企业只要深刻理解美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其背后的经济思想,就能降低在合并问题上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3.
浅谈企业合并中的反垄断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 通常认为,企业的合并是具有积极影响的。小企业之间的合并可以实现一定的必要规模,从而有利于同占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相互竞争;在不同市场上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间的合并可以使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促进市场的开放;企业合并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有利于企业筹集资金,改善经营管理或实现规模经济。此外,企业合并还可以使合并企业获得一些紧张的资源,如专利权、工程专有技术;被合并企业的市场、客户、产品上的知名商标和商业秘密等。然而,企业在合并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论企业合并反垄断法律控制的权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士英 《法学杂志》2006,27(1):55-58
由于通过企业合并进行扩张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因而企业合并成为实现企业规模经济效应的最佳选择。但是,在增强了实力并确立了市场优势地位之后,企业往往通过各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排挤压榨其竞争对手,破坏自由竞争市场规则。企业合并这种增进社会利益和损害社会利益的双重效果成为各国反垄断法权衡对企业合并进行控制的核心内容。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企业合并现象已经成为灼热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企业合并在经济学,乃至法律的研究中均属较为重要的理论课题之一,在我国经济改革实践中更有重要的探讨价值。企业合并的定义可有狭义(仅指法人之间的吸收及新设合并)、广义(指一切企业形式之间进行的财产权以及股权的合并、最广义(除财产权与股权合并外,还包括由于合同等方式所形成的经营权合并)之分。企业合并的方法有财产权合并、股权合并、经营权合并。  相似文献   

6.
关联企业合并破产重整是解决关联企业重整挽救的一种特殊方法,也是实质合并原则在破产重整中的运用。关联企业合并重整不同于一般的单体企业重整,在启动程序各环节及操作中存在特殊性,需要从立法上对合并重整的原则、申请人、管辖、审查判断标准等问题进一步详加规定。  相似文献   

7.
<正> 一、什么是企业兼并 1.所谓企业兼并,就是指企业间的吸收合并,即在两个以上的企业合并中,其中一个企业因吸收(兼并)了其他企业而成为存续企业的合并形式。在这种兼并过程中,存续企业不仅保持原有的企业名称,而且有权获得其他被吸收企业的财产和债权,同时承  相似文献   

8.
企业合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组织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合并容易形成垄断,对市场的竞争状态产生实质性限制,因此对企业合并的规制是反垄断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是从企业合并的内涵及我国反垄断法对企业合并的法律规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我国的反垄断法针对企业合并的规定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9.
纵向合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交易费用、实现规模经济、有利于资源配置,但是纵向合并在特定的情况下也会对竞争产生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本文拟在对欧美反垄断立法发达国家的企业纵向合并法律制度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并指出我国反垄断法在规制纵向合并存在的不足,主张在以后的立法中借鉴欧美纵向合并规制的合理内核,构建和完善我国的企业纵向合并制度。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企业合并亟待反垄断法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妍 《行政与法》2001,(3):69-71
企业合并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我国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要迎来企业合并的一次次蓬勃兴起.但企业合并自身的两面性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均说明企业合并亟待反垄断法规制.因此,应以我国<反垄断法>的制定为契机,创设一套反垄断制度对其进行有效调控,就可望在享受企业合并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切实做到防垄断于未然.  相似文献   

11.
郝振 《人民司法》2020,(11):68-71
【裁判要旨】关联企业之间存在法人人格高度混同、区分各关联企业财产的成本过高、严重损害债权人公平清偿利益时,可适用关联企业实质合并破产方式进行审理。采用实质合并方式审理破产案件的,各关联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归于消灭,各关联企业的财产作为合并后统一的破产财产,由各关联企业的債权人在同一程序中按照法定顺序公平受偿。  相似文献   

12.
企业混合合并的竞争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晋 《时代法学》2009,7(5):27-35
企业合并控制制度一直是各国反垄断法中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融入全球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合并的经营者集中越来越成为我国企业的普遍选择,其中混合合并因为便于企业实现多元化经营和经营战略转移形成效率抗辩,且一般不直接限制或妨碍竞争而与反垄断法无涉,从而形成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偏好。然而通过非合作效应和合作效应分析可以得出混合合并在一定条件下也会产生反竞争效果。近年来,欧盟、澳大利亚的立法变革都明显提高了对混合合并反竞争效果的立法警觉。我国需要从竞争法视角重新审视企业混合合并,对其反垄断规制要坚持效率抗辩和整体权衡,反对弊大于利的合并,使混合合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避害扬善。  相似文献   

13.
许光耀 《时代法学》2006,4(1):20-27
对企业合并进行控制是竞争法的基本内容,而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评价企业合并行为所依据的实体标准。基本内容包括对合并行为的反竞争影响,及其产生的积极效果。由于企业合并主要是通过改变市场结构而影响竞争,因而在对其进行分析时,一般首先分析合并行为对所在市场集中度产生的影响,这主要通过赫芬达尔指数来反映,对于发生在指数较低的市场上,或发生在集中度较高的市场上,但并未导致指数大幅度提高的企业合并行为,认定其不会产生严重的反竞争效果,可以批准。其他的合并行为则要由竞争主管机关进一步分析,主要考察该行为的反竞争效果,包括单边效果与协调效果;然后再考察存在哪些抵消因素。经过比较后,如果积极效果大于消极效果,则予以批准。  相似文献   

14.
合并控制在欧洲和德国的新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勿庸置疑 ,欧洲和德国的企业合并控制法中有许多值得讨论的新发展。本文将主要针对基本问题 ,而不考虑判例。这对于该国际研讨会比较合适。我在这里主要讨论 4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而且这些问题也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这些涉及企业合并控制法本质的问题是 :1 什么是禁止合并最恰当的标准 ?2 经济效率在评价一个合并时会起到什么作用 ?3 如何解决合并案件中经常出现的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冲突 ?这里介绍德国的做法。 4 小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合并控制。欧洲委员会在其2 0 0 1年 1 1月的绿皮书中提出了控制企业合并的相关标准以及效率…  相似文献   

15.
曾方薇 《法制与经济》2009,(18):104-104,106
市场经济下企业为了扩大自己生产规模,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进行企业合并是首选方式。但如果任其发展不加以限制,很容易产生企业对市场的垄断,从而影响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完善我国企业合并法律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潘宁 《经济与法》2003,(12):86-87
企业合并(尤其换股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一直是会计学界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企业合并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其相对应的企业的构建方式及会计处理方法如下:合并方式:吸收合并,创立合并,控股合并;企业构建方式:购买,购买、股权联合,购买、股权联合;会计处理方法:购买法,购买法,购买法、权益结合法。首先,先明确两个概念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下企业为了扩大自己生产规模,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进行企业合并是首选方式。但如果任其发展不加以限制,很容易产生企业对市场的垄断,从而影响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完善我国企业合并法律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韩伟 《河北法学》2012,(4):101-106
向上定价压力测试法简称UPP测试法,是近年理论界提出的一种评估差异性产品供应商之间横向合并能否导致单边效应的新方法。UPP测试法基于对合并企业产品之间转移率的判断,通过量化合并企业之间竞争约束的减少程度,分析合并交易带来的涨价激励,从而评估合并导致单边效应的可能性。虽然目前中国还缺乏UPP测试法的适用环境,但随着立法的完善与执法的发展,该方法在中国日后肯定有适用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一、企业合并的一般概念在美国,依据克莱顿法第七条,企业合并仅是指一个企业取得另一个企业的财产或者股份;在德国,依据反对限制竞争法第23条第2款,将企业合并的内涵扩大到能使企业直接或者间接对另一企业发生支配性影响的所有联合方式;而依据欧共体1990年9月州日生效的合并条例,一项特定的交易是否属于合并条例管辖范围,首先取决于该交易是否是一项“集中”,而“集中”发生在以下两种情形之时;其一,两家或多家以前相互独立的企业‘哈并”,这里“合并”指被收购公司的权利和责任转移另一家公司,被收购公司因此停止继续存在;其…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各国反垄断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通过运用反垄断法来规制企业合并,我国的反垄断法对此也有相关规定。但是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我国反垄断法在规制企业合并方面,尤其是在对企业豁免、申报标准、外资并购和域外效力等方面尚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