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解社会纠纷和社会矛盾,要坚持调处结合、调判结合,能调则调,当处则处,该判则判,健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矛盾纠纷调解衔接配合机制,充分发挥调解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纠纷解决制度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的同时,对未来社会形态进行了建构,阐释了关于未来社会建设的思想。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唯物史观的科学内涵,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动力观。  相似文献   

3.
对社会管理的行政化认知与实践导向逐渐显现其弊端,需要我们从社会维度,即社会政策与社会组织的视角对其重新理解和定义。社会管理是与公共福利和生活质量相关的社会政策的执行与实施,而社会组织逐渐成为除政府之外的另一个有效社会管理主体。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以真实的社会需求为导向,从建立分类管理制度、制定社会发展与影响指标、发展社会慈善资本及社会经济部门等多层面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4.
个性与社会发展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性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统一的。要使我们的文明走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成为有充分发展的有着完整意义的现代文明 ,就必须积极地弘扬人的个性 ,恢复人的主体性 ,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即个性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同一 ,这可以说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一条“牛顿定律”。  相似文献   

5.
从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社会发展中人民内部矛盾的协调模式、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模式、社会发展的非均衡模式三个方面着手来解读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社会学思维和思想,这种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解读邓小平理论的做法,既能推动邓小平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也能促进本学科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共享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再分配逻辑的彰显,是所有社会成员分享、利用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公平正义的体现,是一种融合市场机制和再分配机制的发展理念。共享发展理念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民生建设理念,是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从社会结构的视角看,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质内涵是让所有社会成员分享经济发展成果,这种发展理念是针对阶层分化、城乡差距和地域发展不均衡等结构分化的现状提出的,目标是降低两极分化实现社会良性互动以及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的现实支撑点。  相似文献   

7.
交往:不可遗忘的发展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学科的分化与壁垒 ,交往问题与发展问题这两个共生性课题长期被割裂着 ,这导致了社会发展研究中交往维度的遗忘 ,也导致了发展实践中的封闭主义和教条主义。将“交往”确立为社会发展研究的总体性视角 ,不仅凸显了“交往”的历史认识论与历史本体论地位 ,而且可以勾勒出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交往是历史辩证法的根源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正是交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空间的拓展和社会的规模化发展 ,为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人与自然及社会的高度和谐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8.
张宏程 《前沿》2011,(2):94-97
"中国模式"的提出,引起了学界激烈的争论。争论的前提是首先要正确区分社会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模式,社会发展模式不等同于真理、规律本身,它实质上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具体应用和实现形式。将二者在性质、特点、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区分开是必要的,这种区分是我们理解社会发展模式多样性的关键,有助于我们避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也有助于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9.
李秀艳 《人民论坛》2014,(11):123-125
社会建设是与经济、政治相并列的重要建设领域,加强社会领域建设与改革,实现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回顾我国社会建设历程,总结以往社会建设的经验教训,梳理分析当前社会建设的实践要求,增强按照社会发展规律推进社会建设与改革的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是实现社会领域改革创新战略目标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0.
娄晶  何进 《长白学刊》2002,(2):86-88
刘少奇提出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关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不是他在党的路线方针之外另搞一套,而是在党的路线方针基本框架之内的具体展开和独立发挥。其中,有些观点没有得到毛泽东的认同,但在今天看来是基本正确的,同样成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1.
刘国章 《湖湘论坛》2008,21(4):112-114
现实世界中的任何事物都处在差异统一的状态之中,正是差异性的前提才有了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了相互作用才有了事物的运动,有了运动也才有了事物变化的规律。但是,相互作用及其过程可以呈现矛盾对立的统一,也可以呈现平衡互利的和谐统一。这是两种不同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不论是自然事物还是社会事物,在事物与环境的关系中都不能摆脱这两种规律,无论是遵循哪一种规律,都会获得相应性质的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宋振美 《前沿》2010,(17):103-106
本文从稳态及稳态社会的解析探究了稳态社会能够实现发展之"源";从稳态社会与发展的关系探究了稳态社会能够实现发展之"原"。从稳态社会对社会控制的要求探究了能够实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周可达 《桂海论丛》2003,19(4):66-69
近年来在公众的社会心态中 ,对社会稳定与发展的评价逐年提高 ,然而 ,由于改革的复杂性 ,以及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多样性 ,公众社会心态又存在着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应采取适当措施 ,维护和发展群众的根本利益 ,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只有当我们有了民主的土壤,科学的种子才能生根发芽。"五四"先驱在引进民主和科学救中国,把民主放在科学的前面,说明"五四"先驱真正理解民主对科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青年人口的流动受社会经济发展及社会政策的影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深化改革目标,在促进人口的社会流动上具有积极意义。然而调查发现,青年人口对相关政策持积极态度的比例相对较低,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意度不高,认为"二代现象"比较严重,实现自身理想的希望渺茫。对此,本文结合青年人对当前社会流动的态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推动青年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要求.为实现这一要求,需要调动一切社会资源,企业是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细胞,企业的社会责任密切地关联着社会的科学、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蒋玉凤 《传承》2007,(5):68-69,88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在于增强农民发展能力,社会资本是农民发展的关键因素。农民发展能力低下的主要根源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制度及其相关政策。为此,必须彻底突破体制障碍;确立“市场经济领域坚持效率优先,社会发展范畴追求公平优先”的主导理念;大力培育农村社会组织,推进农村社会发展,帮助农民积累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8.
社会组织的发展是社会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内涵,已有研究对社会组织如何发展的具体政策建议较多,但对于社会组织的战略定位及其在重构国家一社会关系中的功能有所忽视。广东社会组织的发展应该选择法团主义的发展模式,将社会组织定位为高效率的公益服务生产者,以此建构政府与社会的合作关系,最终形成强国家一强社会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刘少奇提出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关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不是他在党的路线方针之外另搞一套,而是在党的路线方针基本框架之内的具体展开和独立发挥.其中,有些观点没有得到毛泽东的认同,但在今天看来是基本正确的,同样成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我省各地涌现出许多由民间自发筹建,为社会公众和社会发展提供公益服务的社会组织。这些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救助、灾害救助、恤孤助学、扶助残疾人、环境保护等公益项目,在吸纳社会资源、募集社会资金、培养慈善意识、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