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启蒙世纪的另一半:古典的浪漫主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启蒙世纪的欧洲 ,一半是光明 ,一半是忧郁 ;前者表现为理性的哲学和科学 ,后者则是非理性的情感 ,即历史通称的古典浪漫主义 ,我们也称它为心情哲学。但是 ,在国内关于启蒙世纪的研究中 ,“光明”遮蔽了“忧郁” ,后者的价值在性质上是哲学的。随着启蒙世纪的淡去 ,“忧郁”的价值反而越来越凸现出来 ,它成为理解当代欧洲大陆哲学的一条重要的但是还没有被人们充分意识到的线索。  相似文献   

2.
公元12世纪发端于意大利的罗马法复兴运动,对世界近现代法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考察罗马法复兴的历史背景和经过之后,探讨罗马法复兴运动在法国、德国、英国、荷兰以及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传播状况,最后总结罗马法复兴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形成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是西方世界影响最大最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两大法系。(一 )大陆法系。又称罗马法系、民法民系、法典法系或罗马一日耳曼法系。是以古代罗马法为基础 ,[1 ] 以法国民法典为样板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资本主义法系。大陆法系历史悠久 ,经历了近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它起源于欧洲古代的罗马法 ,在罗马法衰落的年代里又受到日耳曼法、教会法的影响 ,在中世纪后期伴随着罗马法在欧洲大陆的复兴而开始形成。 17世纪至 2 0世纪 ,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后 ,大陆法系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法国民法典的诞生是…  相似文献   

4.
均势是19世纪欧洲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均势外交是当时欧洲列强用以争夺霸权的重要手段。在近代黑海海峡问题中,列强亦广泛地运用均势原则,以实现它们的扩张利益。海峡地区的均势是近代欧洲均势外交的一个典型。本文将对海峡地区均势的形成及其发展过程进行探讨。一均势起源于对抗。海峡地区均势就是在欧洲列强利益冲突和军事对抗中产生的。海峡问题是东方问题的焦点,它集中地体现了列强在近东的利益。从18世纪晚期起,列强  相似文献   

5.
文艺复兴始于十四世纪的意大利,随后又以不同形式蔓延至欧洲大部分地区。作为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在西欧的历史上是空前的。通常认为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在文学、艺术等人文方面,但在历史上它更大的成就在于从十六世纪中叶开始的科学革命。科学革命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延生。“对于每一个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同时考虑科学和文明发展的整体。”本文试图从揭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空前繁荣与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之间的关系去探求其中的内在根据,反过来再从内外史的相互关系对文艺复兴时期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均势理论是国际政治理论中最古老、最持久、最有争议的理论之一。早在1713年“势力均衡”的概念就被正式写进了《乌得勒支和约》。此后,均势更是成为18至19世纪欧洲占绝对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尽管20世纪初由于一战的爆发,人们对均势理论的攻击颇多,然而不论是一战与二战期间,还是冷战的40多年,均势战略依然在发挥作用。均势作为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虽然人们对其褒贬不一,但它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一直延续不断。有人认为随  相似文献   

7.
论“最密切联系原则”在中国冲突法中的地位郭丽红冲突法是为解决法律冲突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法律部门,它导源于十四世纪意大利的“法则区别说”,在此后的四、五百年时间里,产生过许多理论和学说。随着冲突法理论的发展与逐步完善,这些学说中有些已被摒弃了,有些则作...  相似文献   

8.
欧洲刑警组织是欧洲联盟预防和打击跨国犯罪的情报中心和协调中心,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历经TREVI、Europol Drugs Unit和Europol等三个阶段,并于2010年成为欧盟的常设刑事侦查执法机构.欧洲刑警组织的历史沿革反映了近半个世纪里欧洲在打击跨国犯罪和国际犯罪领域战略思想的形成及战略重心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文艺复兴始于十四世纪的意大利,随后又以不同形式蔓延至欧洲大部分地区.作为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在西欧的历史上是空前的.通常认为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在文学、艺术等人文方面,但在历史上它更大的成就在于从十六世纪中叶开始的科学革命.科学革命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延生."对于每一个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同时考虑科学和文明发展的整体."①本文试图从揭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空前繁荣与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之间的关系去探求其中的内在根据,反过来再从内外史的相互关系对文艺复兴时期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7至9世纪是爱尔兰修道院的黄金时代,在中世纪欧洲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考察了5至12世纪爱尔兰修道院网形成的三个历史阶段和繁荣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对欧洲的蛮族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但由于罗马教廷集权化的时代要求、北欧海盗的强势入侵以及修道院内部缺陷等因素导致其衰败。它的兴衰发展折射出中世纪欧洲基督教社会从独立、分散逐步走向融合,最后臻于一统的历史大势。  相似文献   

11.
意大利的秘密侦查长期以来没有法律规范,导致公民权益时常受到侵犯,为此意大利受到了来自欧洲人权法院的严厉谴责。在人权运动国际化浪潮的推动和追求公正与效率的侦查价值观的影响下,尤其是欧洲人权公约的签署和生效及其欧洲人权法院的审判机制对于推动意大利秘密侦查的立法起到了巨大作用。在此背景下,意大利最主要的秘密侦查方法——邮件检查和谈话或通讯窃听得以实现法治化。意大利的秘密侦查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欧洲人权公约》对推进意大利秘密侦查的法治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严格限制秘密侦查所获材料的使用;注重对职务或职业特权的保护,加强司法审查机制对秘密侦查活动的控制;电话监听在犯罪侦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明显的滥用现象。  相似文献   

12.
自2010年前后中东和北非动乱以来,与该地区毗邻的欧洲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里,逐渐成为全球恐怖主义频发的核心区域.欧洲所面临的恐怖主义逐渐演进为“右翼型”、“圣战型”、“左翼型”和“族群-民族主义和分离主义型”等四大典型类型,其中“右翼型”和“圣战型”是主要类型.同时,由于该阶段欧洲境内“右翼型”恐怖主义主义事件数量激...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曾经创造过古代人类最辉煌的历史。但到了近代却落伍了,被视为一头“睡狮”。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在20世纪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要转折点,造就了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它结束了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中屡战屡败的历史,成为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的一面光辉旗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里程碑;使中华民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觉醒,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成为民族振兴的共同精神支柱;大大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是新中国诞生的前奏曲。  相似文献   

14.
对今天很多年轻读者来说,奥瑞雅娜·法拉奇是个很不熟悉的名字,但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个名字却与许多世界领袖人物联系在一起。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法拉奇,是20世纪勇敢地向政治和权力挑战的最有激情和力量的声音之一。她充满道德和个性化的写作,为20世纪的新闻采访与写作创下了独特且难以复制的风格。  相似文献   

15.
波兰位于欧洲中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它夹在极富侵略性的俄、德(普)之间,战后,它处于新生的社会主义苏联与资本主义世界之间,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因而往往被卷入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斗争旋涡。波兰问题,便不仅仅是波兰一国的问题,而成为国际关系问题。波兰自18世纪衰落以后,国家命  相似文献   

16.
高放教授新近发表的《第一次共产党人参加的欧洲1848年革命流光溢彩》一文史论紧密结合,从更高更深层面对欧洲1848年革命进行总结和阐发,给人新的认识和启迪,具体为"四个突显"。一、突显革命的广度、深度和深远意义该文强调,欧洲1848年革命不仅是欧洲几个主要大国的革命,而且是具有全欧洲性的革命,它是1848年1月由意大利起义开始,至1849年9月匈牙利革命失败结束,历时1年9个月,波及意大利、法国、德国、奥地利、比利时、荷兰、瑞士、西班牙、英国、瑞典、挪威、丹麦、匈牙利、罗马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希腊总计18个国家,法、德两国是  相似文献   

17.
谢自强 《理论前沿》2002,(20):41-42
(一)核心竞争力及其特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题的战略理论迅速发展起来,核心竞争力理论成为解释企业经营奥妙的最新理念.学者们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表述不尽相同,如"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核心专长"、"核心竞争优势"等.国际管理学界最流行潘汉尔德和哈默的定义: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所以,核心能力是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这种结合可以使企业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即将跨入21世纪,在这世纪之交的今天,国际社会中一个新的概念——终身学习应运而生。 1994年11月,由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等组织发起,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的支持下,于意大利罗马举行了“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为会议准备的报告提出  相似文献   

19.
搞好搞活一个企业有诸多因素,如机制、管理、资本运营等。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走出困境,增强活力的有效途径,就是使企业发展成为产学研结合的新型企业。 21世纪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何为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它不同于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成为诸多生产要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  相似文献   

20.
16—18世纪,中国瓷器在欧洲广泛传播,它们不仅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器物,而且是典型的中国文化符号。中国瓷器的海外传播被西方学者称为"真正的‘全球性文化’首次登场",是世界文化的大循环。中国瓷器在文化海外传播中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在于:中国的制瓷技术和工艺在世界上独领风骚;中国瓷器的形制、纹饰、图案最初是中国文化的反映,后来也融汇了欧洲文化,成为中欧文化交流的结晶。中国瓷器作为文化载体的传播,为研究我国当下文化海外传播的新路径提供了重要启示: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应该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入以受众为中心;器物要成为文化的载体,必须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使它不仅成为技术产品,而且成为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