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北京市公共交通的出现始于1924年。最初仅有九十辆有轨电车,行驶三条路线:天桥—西直门,天桥—北新桥,崇文门—菜市口。以后,在1935年,又有了三十辆公共汽车,在东四牌楼—西四牌楼之间行驶。在日伪和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车辆大量减少。到1948年解放前夕,有轨电车减少为四十九辆,公共汽车减少为五辆,而且都残破不堪。旧北京交通事业的落后,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
《前线》1959,(23)
解放前北京公共交通事业极其落后,几乎处于瘫痪不堪的状态。在仅有的49辆有轨电车中能行驶的不过20辆,营业路线只有5条,35.58公里;公共汽车公司只有五部车子,职工仅剩下38名,他们为了维持生活只好自己修车、开车,行驶5.67公里长的一条路线。解放后在党和政府  相似文献   

3.
在北京这个瞬间人口超过2000万的特大城市,公共交通承载着保持城市正常运转的重要职能。随着城市扩张、人口增长和机动车保有量的飙升,市委市政府和北京公交集团对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认识越来越明确。2006年12月,北京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决策正式出台,明确将公共交通定位为公益性事业。2007年,北京公交票价改革拉开大幕。随后,六批公交线网优化工作陆续完毕。  相似文献   

4.
周耀东 《前线》2014,(5):88-90
<正>近10年来,北京公共交通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交通拥堵、污染(声、气和固废)以及交通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关系也成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北京交通的核心矛盾在于其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不协调,特别是多元城市目标定位、单中心化的城市空间布局带来的巨大常态化交通流等加剧了交通供求之间的不平衡态势。着眼未来发展趋势,确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战略目标,从综合规划、精细化管理和管理手段转型等方面着手,建立可持续交通发展模式是北京破解交通难题的必然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5.
《前线》2008,(8):73-73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效率和出行比例,不仅是惠及百姓的一件好事,还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力助绿色奥运的重大举措。北京作为奥运举办城市,如何“抉择”自己的交通运输模式?在2003年市交通委成立之初,北京便开始全力打造公交之城,破解交通难题,为奥运的成功举办提供良好的交通服务,为绿色奥运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许多国家一味追求发展小汽车,忽视公共交通事业,从而导致了世界范围内大城市的行路难、乘车难的严重社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近些年许多国家都把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作为交通政策的重点,明智地选择了优先发展公交的作法。实践证明,这种选择是正确的,有效的。给小汽车贼上“紧箍咒”缓解城市交通阻塞状况,在优先发展公共汽车的同时,限制使用小汽车至关重要。因此,许多国家开始控制小汽车的数量,限制其“自由”,给其戴上了“紧箍咒”。如美国,为了鼓励人们乘坐公交车而不使用小汽车,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加…  相似文献   

7.
《党的生活(河南)》2009,(11):F0003-F0003
郑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始建于1954年2月,是具有社会公益性的生产企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公共汽车、电车、出租车、汽车修理、汽车租赁、旅游、广告、信息服务等经营项目为一体的城市客运业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是河南省会郑州城市客运交通的主导力量。为适应郑州市城市化进程的需要,近几年,在郑州市委、市政府和主管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总公司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坚持以改革和发展为主线,大胆探索、锐意创新,按照主业化经营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开埠以后,随着对外贸易、金融、商业、工业的兴起,福州开始了现代化的转型,但城市建设是到民国以后才展开的.在城市现代化过程中,在政府的倡议和主导下,福州修建了道路,建立了码头,扩展了新区,引进了公共交通,出现了公园,兴办了自来水等公用事业.城市建设的变迁体现了国家政权在城市社会中的建构.  相似文献   

9.
正城市定位即城市性质的定位,是现代城市发展战略的总纲,是城市规划的根本和灵魂。1949年新中国定都北京后,在65年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北京共有七次正式的城市总体规划,北京的城市定位也随之进行了调整和变化。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城市布局和定位北京作为世界著名古都,其城市总体布局遵循"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原则。祖庙、社稷、外  相似文献   

10.
《学习导报》2013,(17):21
新加坡是亚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先进的理念、整洁的市容、完善的市政设施和良好的秩序,构成了新加坡的独特魅力。出行便捷。发放拥车证,控制私家车数量;发展城市捷运系统、轻轨系统、公共汽车系统、的士汽车系统等4套公共交通系统。基本上每个住宅区入口步行5分钟就可到达公交站,步行10分钟就可到达地铁站。公共交通占出行总量的60%~70%。开发地下空间资源,修建地下城市干  相似文献   

11.
公共交通,在今日的城市建设,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李鹏同志在1985年的一次会议上指出:“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的动脉,是精神文明的窗口,是社会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北京的公共交通始建于20年代,由北洋军阀政府和商人合办。1924年,全市只有一条从前门至西直门9公里长的有轨线路通车,共有电车10辆。从那时到1949年解放前的25年间,一个拥有200万人口的城市,一共只有6条公共交通线路,能行驶的汽车和电车总共才54辆。  相似文献   

12.
低碳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结合城市自身的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针对城市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有规划、分步骤地推进.低碳城市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领域的概念,涉及到城市建设方方面面的内容,为了有效推进我国低碳城市建设,应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鼓励发展低碳产业、积极发展低碳建筑和住宅、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和建设低碳交通体系、大力提倡绿色消费等方面入手,构建起全面切实可行的低碳城市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3.
杜梅萍 《前线》2014,(7):100-100
本刊讯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北京市外国专家局、北京市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北京健康城市建设促进会、北京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共同主办,北京市决策学学会、北京民力健康传播中心协办,目前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了首届“健康城市与‘城市病’治理国际研讨会”,研讨会邀请到了来自伦敦、东京、纽约等特大城市相关领域专家,共同探讨了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彼此交流了健康城市和“城市病”治理的观点,促进了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之间的碰撞,为未来更深层次的国际合作与调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叶远强  汪亮 《前线》2009,(10):44-45
北京是伟大祖国的首都和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50多年的建都史。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以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为标志,北京的城市现代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在城市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古都风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城市管理体制等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城市发展进入了建设管理集约化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香港地区虽有600多万人口,但私人小汽车仅有20余万辆,公共交通平均日客运量为1075万人次,占居民出行总量的90%左右,被誉为公共交通最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其中,香港城市的轨道系统,包括九广铁路(KCRC)、地铁(MTR)、有轨电车及山顶缆车,就承担了香港  相似文献   

16.
创新绿色北京实践 实现绿色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鞍钢 《前线》2010,(1):34-35
<正>"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城市定位,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性实践,也是一个前瞻性的创新发展模式,符合北京的基本市情及所处的发展阶段。从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转变到"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城市定位,北京用不足十年时间,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在全国率先进入科学发展和绿色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信息网站     
1国务院: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要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通过科学规划和建设,提高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优化运营结构,形成干支协调、结构合理、高效快捷并与城市规模、人口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共交通系统;进一步放开搞活公共交通行业,完善支持政策,提高运营质量和效率,为群众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周到、经济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充分发挥公共交通运量大、价格低廉的优势,引导群众选择公共交通作为主要出行方式;大力发展公共汽(电)车,有序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适度发展大运量快速公共汽车系统;鼓励社会资本包括境外资本以合资、合作或委…  相似文献   

18.
苏峰 《北京党史》2008,(2):21-24
北京,这个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的文化古都,从1949年新中国定都北京开始,掀开了她最为壮丽的首都发展建设史。从1950年都市计划委员会成立至今的50多年中,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对北京城市规划组织的正式编制就有七个方案,分别为1953年、1958年6月、1958年9月、1973年、1982年、1992年和2004年七次城市总体规划。这七个版本的城市规划方案,很好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对首都城市建设的认识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作为连接地下与地面的高密度交通运输系统,地铁是各地大中型城市不可或缺的公共交通动脉。它们虽各有特色,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存在和发展,让城市生活变得更加便捷、更为舒适。  相似文献   

20.
正瑞士的公共交通十分便利,26个州、3000多个城镇,4.13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可以说,除了极个别的村镇外,各式各样的公共交通工具,火车、公共汽车、邮政部门的邮政公交、轮渡等等,总有一款适合你。理论上讲,一个瑞士居民即使不是生活和工作在城市里,即使是在山上、湖畔,想要完全依靠公共交通生活,完全"绿色出行",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