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台声》2016,(16)
正379.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这种天然的血缘纽带任何力量都切割不断;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一基本事实任何力量都无法改变;两岸交流合作得天独厚,这种双向利益需求任何力量都压制不住。——西安众思创实业有限公司谭宝霞380.两岸同胞应团结合作,汇集智慧和力量,在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抚平历史创伤,谱写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崭新篇章。——上海丰迪智能设备有限公司郑哲伦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6,(7)
正"九二共识"的重要性在2016年两会中屡次被提及。其核心意涵就是两岸同属一中,这是两岸关系上不可能退的底线,今年的工作报告中这条底线也是两岸交流的唯一原则。由此可见,任何论述都无法取代两岸同属一中这一"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笔者认为,承认两岸同属一中,并非仅是大陆方面的利益,亦是台湾开启尊重与福祉的幸福密码。首先,两岸都是中国人,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承认  相似文献   

3.
《台声》2020,(11)
正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这种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是永远都无法改变的海内外台胞携手同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事实再次证明: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这种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是永远都无法改变的。没有什么能割断两岸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两岸同胞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涌现出了许多携手同心、共抗疫情的感人故事,展现出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命运与共的骨肉亲情。在疫情面  相似文献   

4.
声音     
《台声》2013,(11):14-15
马英九: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当前,两岸应该不断通过沟通和协商,增进彼此的政治互信;不断扩大深化交流互动,增进人民的福祉。同时,推动互设两岸两会办事机构,强化为民服务,共同为两岸合作,振兴中华,再创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5.
<正>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指引新时代对台工作的纲领性讲话,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昭示"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习近平强调,两岸关系发展历程证明: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台海形势走向和平稳定、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时代潮流,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  相似文献   

6.
纪欣 《台声》2013,(2):32-32
马英九在2013年元旦祝词中,呼吁大陆新领导人习近平在巩固“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持续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全面扩大与深化两岸交流。马英九也表示,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中华儿女,两岸都应该将确保台海永久和平当成首要之务。两岸交流越制度化,两岸人民对彼此的认识越深入,两岸的和平也就越巩固。  相似文献   

7.
《新东方》2002,(6):135-136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对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我们都坚决反对。开展对话,进行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的一贯主张。我们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尽早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  相似文献   

8.
郑剑 《统一论坛》2013,(5):8-10
认同与互信是—对孪生兄弟,建立两岸问足够的认同与互信是海峡两岸和平发展、和平统一的基本条件。站在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国家统一的立场,我们所谈论的认同与互信,其基本内涵应当是两岸双方对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祖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相似文献   

9.
杨立宪 《台声》2008,(1):18-19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我们从事对台工作的行动纲领。十七大报告体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台政策新思维。具体而言表现在:(1)进一步明确界定“一个中国”即两岸关系现状。十六大报告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理应携手维护好、建设好我们的共同家园”。  相似文献   

10.
《黄埔》2015,(3)
<正>2月国台办发言人:两岸关系的底线不容挑衅针对台北市市长柯文哲近日接受美国《外交政策》采访时的言论,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2日应询表示,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这具有不可辩驳的法理基础和事实依据。两岸关系的底线不容挑衅。任何不利于两岸关系的言行都违背两岸同胞的意愿,损害两岸同胞的利益。台湾成立资通标准协会拟推进两岸合作制定5 G标准因应全球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发展趋势,台湾经济主管部门3日在台北正式成立"台  相似文献   

11.
李立 《统一论坛》2012,(2):11-13
中华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两岸同胞都在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台湾同祖国大陆的文化渊源深厚而久远。 从两岸出土的文物来看,台湾各地相继发掘出土的石器、黑陶、彩陶和殷代两翼式铜镞等大量的文物证明,台湾的史前文化与祖国大陆同属一脉。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6,(21)
正430.中国梦是千百年来中华儿女共同的追求,两岸情是祖国母亲对台湾同胞深深的思念。多少年来不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活动、各种纽带,来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北京亚安科技电子有限公司许世华431.两岸文化同属中华文化,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原本就是一家人、一家亲。两岸更应以务实的心态,使台湾在两岸和平发展、中华民族再兴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且正面的作用。——佳木斯速美得快餐店李悦432.两岸青少年身上寄托着两岸关系的未来,共同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两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20日国民党在台重新执政,迄今已近周年。一年来,两岸双方抓住机遇,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使两岸关系呈现出共识增加,交流频繁,制度性协商谈判成效明显,和平发展态势逐渐稳固的良好局面。尽管这种局面还面临着各种挑战与阻力,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就像扬帆竞发的航船,一路高歌,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其前进的势头。  相似文献   

14.
2012年是两岸关系开创巩固深化新局面、继往开来的一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步入巩固和深化新阶段取得开局胜利,两岸在巩固政治互信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同属一个中国”的认知,在巩固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成果的同时深化互利合作,在巩固两岸各界大交流局面期间重点深化文化教育领域交流,  相似文献   

15.
刘红 《统一论坛》2012,(5):22-23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入第二个四年后,"继续巩固两岸政治互信基础,深化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共同认知;继续巩固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成果,深化互利合作;继续巩固两岸各界大交流局面,深  相似文献   

16.
台湾媒体虽对1997年两岸文化交流发表了很有见地的看法:“以最近一年来艺文团体来往两岸访问的情形而言,可说是颇为频繁和热烈,对于增进彼此的了解应有种益;尤其在艺文展演方面,彼此都增加了观摩的机会。”“两岸文化交流已积累了甚多经验。在两岸的政治工动陷入低迷之时,文艺界的互访确有助于两岸民众感情的交流。”这种见解,既客观地肯定了两岸文化交流态势,也中肯地道出了文化交流的深刻意义和作用。一年来,两岸文化“双向交流”呈现出平稳有序的发展态势。两岸同胞热心于两岸文化交流的人不断增多,投入交流行列的经纪公司、基…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7,(18)
<正>9月13日上午,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安峰山主持发布会,并回答了两岸记者的问题。两岸交流向前发展趋势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发布会上,针对记者提问,今年是两岸开放交流的30年,对此应作何评价,大陆方面有哪些纪念活动?安峰山表示,早在1979年,大陆方面就首先倡导开启两岸交流。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尽快实施通邮通航,同胞直接接触,探亲访友,参观交流。经过两岸同胞的不懈努力,到1987年,两岸同胞长期隔  相似文献   

18.
正家风家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古人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家风家教关乎社稷兴衰与天下存亡。今天,良好家风仍然是造就优秀人才、促进社会进步的强大道德力量。家风孕育出的人格魅力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底蕴,也折射出国家发展的面貌。"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已成为新时代的社会风尚。几千年来的家风家教,积淀了无数名言、典故和家训、家规,留下了孔夫子庭训儿子孔鲤等脍炙人口的家教故事。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两岸的家风故事都浸染着家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6,(3)
正两岸关系的定海神针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如果蔡英文只表示理解和尊重"九二会谈"的历史事实,不对是否接受"九二共识"进行明确表态,那么两岸关系依然充满变数。不能用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把"九二共识"说成是"求同存异"。这样概念就不一样了。1992年,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了重要共识,就是"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两岸只能用口头的办法达成两岸同属一中协议,不涉  相似文献   

20.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我们再次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尽早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可以谈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问题,可以谈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空间问题,也可以谈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等问题。我们愿与台湾各党派和各界人士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交换意见。“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两岸统一后,台湾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