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李家泉 《台声》2013,(3):37-37
苏贞昌作为台湾最大在野党民进党的主席,于春节前夕即2月3日至7日,率民进党籍“立委”访问了日本,先后拜会了日本执政党自民党与刚下台的日本民主党的中央党部,并与一些政、众议员会晤接触。苏贞昌一向反对民进党人士赴大陆交流,认为这实际上是去“朝拜”,而他本人这一回是亲自率一个团队到日本“朝拜”去了。  相似文献   

2.
5月29日,苏贞昌在接任民进党主席周年前夕,说出“台湾是主权国家,现在重要的是建设国家,不是走回头路搞独立”。苏贞昌说,作为民进党主席,他的“中国政策”立场就是民进党全代会通过的“台湾前途决议文”,至于策略上怎样做,就是‘中国事务委员会”要做的事。  相似文献   

3.
苏贞昌,台湾著名的政治人物,号称民进党“四大天王”之一,曾担任过民进党主席,先后担任台北县长、“总统府秘书长”、“行政院长”等。由于顽固坚持“台独”立场和不断参加选举,苏贞昌对自己家族在祖国大陆的祖居地,从来都是讳莫如深。但是,水有源树有根,苏贞昌家族从祖国大陆迁徙到台湾的历史过程是可以勾画出一个大概来的。  相似文献   

4.
肖春阳 《台声》2013,(3):44-44
自苏贞昌出任民进党主席以来,民进党并没有大刀阔斧的改革魄力,对两岸政策问题仍然采取回避的态度。在岛内政策诉求方面,民进党一直在骂国民党“执政无能”,但却无法拿出具体可行的政策规划。总体来看,苏贞昌主政民进党以来,该党呈现出诉求焦点散乱、议题主导能力减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5月25日,新一届民进党主席改选结果出炉,蔡英文以超过九成的得票率顺利当选。这主要是强劲的竞争对手苏贞昌主动退选造成的。但这并不代表蔡英文拿下党魁便可“独步”党内,相反只是延迟了其与苏贞昌的“决战时刻”。未来,蔡英文不仅将持续遭遇苏贞昌的挑战,还将接手苏贞昌留下的棘手摊子,民进党的面貌仍难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6.
李伟 《统一论坛》2013,(4):46-48
苏贞昌于6月上旬赴美国访问前,谈及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时称,民进党的政策就是“台湾前途决议文”,“台湾早已独立,现在最重要的是建设国家,不是走回头路搞台独”,“台湾不必再喊台独,要往前走”。在7月4日举行的“华山会议”第一次会议中,苏贞昌再称“‘台湾前途决议文’是民进党的核心思维,民进党的‘对中政策’必须要和国民党有所区隔”。  相似文献   

7.
晓沙 《台声》2007,(6):37-37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5月6日,民进党进行“总统初选”党员投票,结果谢长廷出人意料地以45%得票率压倒性胜出,苏贞昌得票率只有33%,游锡垫为16%,吕秀莲低至6%。谢长廷的主要对手苏贞昌在党员投票部分失利后立即宣布“退选”。民进党的初选党员投票结果跌碎台北所有观察家们的眼镜,台湾媒体原本预估可以在党员投票赢过谢长廷2万票以上的苏贞昌,不料却整整输了15万票之多。  相似文献   

8.
李立 《黄埔》2012,(4):42-44
5月27日,苏贞昌以过半的得票率当选民进党新任主席。苏贞昌的当选可以说毫不意外,因为竞选本届党主席,苏贞昌是志在必得,而且早就深耕厚植,无论实力或人脉,其他参选者都难望其项背。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1,(5):39-39
民进党2012“大选”党内初选结果出炉,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以1%的差距,险胜对手台湾“前行政院长”苏贞昌;中国国民党已确定提名马英九竞选连任。2012年1月14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马蔡对决态势底定。  相似文献   

10.
赖锦宏 《台声》2011,(2):39-40
台湾五市选举结束后,民进党主打“十八趴”,没想到国民党反其一击,踢爆党主席蔡英文也有领“十八趴”。民进党2012年卡位战,原本一路领先的蔡英文掉入“十八趴陷阱”,虽然后来声明放弃,但“诚信”普受社会质疑。当年放弃“十八趴.”的民进党执政时期台“行政院长”苏贞昌、谢长廷恐怕暗自庆幸;这样一来,民进党内竞争似乎又回到起跑点。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0,(6):7-7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5月23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连任党主席后,民进党随即宣布蔡英文将带职参选新北市长、秘书长苏嘉全参选大台中市长。蔡英文下午邀集前陈水扁当局“行政院长”苏贞昌、高雄市长陈菊、党籍民意代表赖清德和苏嘉全共同研商“五都”选战的相关情势。  相似文献   

12.
陈先才 《两岸关系》2012,(12):15-17
2012年,民进党仍然没有摆脱内外交困,在年初举行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失利,再次遭到重大挫败。苏贞昌在5月党主席选举如愿以偿,但得票率创下民进党主席选举以来的最低纪录。民进党在两岸政策方面有一些尝试,但由于仍坚持“台独”分裂立场,没有改变“逢中必反”的思维逻辑,大陆政策调整仍然在原地踏步。  相似文献   

13.
<正>4月14日,现任民进党主席苏贞昌以团结为由,宣布放弃参加5月25日举行的党主席选举。随后,谢长廷跟进表态,声明不登记参选。蔡英文则以"坚定的承担,完成世代传承和党的改革"表示参选到底。目前看,苏贞昌、谢长廷相继弃选,蔡英文重掌民进党基本上没有悬念。苏贞昌、谢长廷相继宣布退选4月14日为本届民进党主席选举领表登记的第一天。上午,苏贞昌在"脸书"发表声明,称过去2年深感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07,(Z1)
一场本属经济范畴的银行挤兑风波,突然在台湾政坛上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浪潮,将陈水扁与其“行政院长”苏贞昌之间的内斗推到了最前台。有关陈水扁要撤换苏贞昌的传言久而有之,但这一次先有陈水扁五度隔海点名批苏,后有苏贞昌阵营以“满城尽带狼牙棒”和“我们在救火,却有人在旁看热闹”进行针锋相对地还击,显示斗争之激烈非同寻常。尽管现在陈水扁和苏贞昌两人都不承认有“撤换”一说,但岛内舆论认为,这场风波显示民进党内围绕2008年“总统大选”之争已拉开战幕,不仅扁苏之争白热化不可避免,整个民进党阵营都已陷入空前的内斗。在民进党内所有…  相似文献   

15.
苏贞昌,1947年7A出生于台湾省屏东县。1971年从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1973年开业任律师,并加入“青商会”,后任“青商会”总会理事、台北分会长、总会副会长。1979年12月,“美丽岛事件”爆发后,苏贞昌担任姚嘉文的辩护律师,开始走上从政之路。1981年和1985年,他连续当选两届台湾省民意代表。1985年5月,苏贞昌联合党外14名省民意代表为抗议台湾当局预算不合法集体辞职。此举轰动一时,使其声名大噪。1986年9月,苏贞昌积极参与民进党创党工作,并成为第一届民进党中央常务委员兼组织部长。  相似文献   

16.
刘红 《统一论坛》2014,(4):30-33
蔡英文在民进党主席换届选举中,因为主要竞争对手苏贞昌、谢长廷没有参选,竞争对手郭泰麟不是同一重量级对手,所以再次高票当选。从民进党、朝野之争和两岸关系角度看,蔡英文履新有不同的特点,更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张华 《两岸关系》2012,(12):18-20
11月21日,喧嚣已久的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在争议中搬上台面,但却打开了民进党内部权力斗争的潘多拉盒子。在“卡谢(长廷)”、“堵蔡(英文)”、“拉台独”的权谋布局下,委员会不仅内缩成一个凝聚民进党内两岸政策分歧的平台,还处处暴露出对大陆的敌对思维,也宣告外界寄望的民进党路线转型难产。而民进党主席苏贞昌为了自己念兹在兹的2016年‘大选”,不惜以民进党的转型契机为赌注,恐怕最终受伤的还是他自己。  相似文献   

18.
随着4月27日“小龙女”蔡英文以微弱优势战胜“电火球”苏贞昌代表民进党出战2012选举,“双英”对决的大戏正式上演。应对选战,谋划布局,蔡英文麾下战将依次就位。  相似文献   

19.
李立 《黄埔》2007,(4):12-16
近期,民进党当局继续极力推进“台独”路线,炮制“正常国家决议文”,继续“台独”冒险;大搞“去蒋化”,将台北的“中正纪念堂”“正名”为“台湾民主纪念馆”,引起蓝绿冲突。与此同时,民进党内2008年的“总统”候选人揭晓,谢长廷出人意外地胜出,苏贞昌无预警地辞去“行政院长”职务,民进党权力之争的丑剧又开始上演,民进党权力面临重新洗牌。  相似文献   

20.
晓沙 《台声》2007,(11):33-36
9月21日,侦办民进党“四大天王”“特别费案”的台湾“最高检察署特侦组”召开记者会发布侦查终结:吕秀莲、游锡垫与陈唐山3人,利用职务任内的办公室职员收集消费的统一发票,犯了统一报销“首长特别费”,触犯了“刑法”“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诈取财务罪”,遭到起诉,而2008年民进党参选人谢长廷、苏贞昌均全身而退,不被起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