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值国企攻坚“万马战犹酣”之际,河南人民出版社推出了林炎志同志的专著《国有资本人格化》,真可谓改革进程中的“及时雨”。就基本精神来说,该书同党的十五大、江泽民同志最近的五次讲话是完全吻合的。该书的重大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在于,抓住国企改革中最深层次的矛盾,就国有资本人格化这一全新的问题,作了可贵的探索。作者既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点,又能够从实际出发,博诸家学说之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勇于突破前人的结论,提出新见地。这是国企改革的一大理论创新,并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依个人所见,此书有下述几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作者蒋建平,资深媒体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1983年进人上海电视台工作,历任编辑、责任编辑、主编等职。他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古典文学。发表相关论文、文史随笔数百万字,已出版《大明三百年》、《大宋王朝之谜》等多本专著。本刊于2007第7期至2009年第1期曾连载蒋建平的历史专著《盛世风云——探秘大唐帝国》,受到读者好评。 从本期起,本刊将连载蒋建平最新原创的历史专著《大宋春秋》的精彩章节。《大宋春秋》从两宋的历史变迁,叙述了重要的历史人物从政的曲折演变和兴衰沉浮。其著作史料丰富、夹叙夹议,给读者以深邃的史鉴及掩卷后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本刊今年第四期刊登了王春瑜先生《犹记风吹水上○》一文,谈到如何评价郭沫若问题。文章发出后,本刊收到丁东先生来信,现特予刊友。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在中宣部于3月278L30日在京召开的“全国理论工作座谈会”上,中宣部主要领导同志在总结讲话中表扬了四篇理论文章:《光明日报)2000年3月29日一版发表的卜位研究生关于高校思想阵地问题的来信》;《经济日报》2000年3月15日一版发表的隋喜文的《莫犯常识性错误》;《真理的追求》200O年第3期发表的喻权域的《想起了“忠实爷田心不痛”》;《真理的追求》2000年第3期发表的王祥光的极好情结何时了?》。本刊本期全文转载《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的两篇文章,供读者参阅。欢迎各界读者对上述四篇文章发表评论,来信来稿请寄本刊编…  相似文献   

5.
论国有资本人格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传统的国有资本营运方式的改革必须坚持两条原则:(1)资本国家所有;(2)政企分离。在理论探讨和实际操作过程中,经济学家依据这两条原则设计了改革的许多模式,如放权让利,承包制,租赁制,公司法人制等。但所有这些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引致国有资本的人格异化,致使改革陷入了种种误区。本文认为:国有资本人格化是改革走出误区的必由之路,而国有民营模式则是国有资本人格化的一种必然选择。一、资本人格化的经济条件一定的经济主体要成为人格化的职能资本,必须具备三个经济条件:第一,拥有剩余索取权。剩余是企业经营收益扣除其…  相似文献   

6.
本刊去年第五期《读者与编者》栏中发表的《莫把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当作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一文,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心。现摘要发表部分来信来稿,供大家进一步研究此问题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刊去年第五期《读者与编者》栏中发表的《莫把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当作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一文,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心。现摘要发表部分来信来稿,供大家进一步研究此问题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刊去年第五期《读者与编者》栏中发表的《莫把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当作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一文,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心。现摘要发表部分来信来稿,供大家进一步研究此问题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求是》杂志在第1期、第4期、第7期相继刊发《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认清道德主流坚定道德信心——再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正视道德问题加强道德建设——三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共三篇署名"秋石"的文章。"道德三论"引起读者广泛而强烈关注,就此《人民日报》进行了详细解读。本刊特分三期予以刊发。  相似文献   

10.
密切代表联系发挥代表作用(胡东太,《江西人大工作》1991年第9期) 把执法检查这件大事认真抓好(本刊评论员,《广西人大工作》1991年第9期)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黄保尧,《广西人大工作》1991年第9期)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张永桃,《江苏人大》1991年第9期) 谈谈人大干部年轻化问题(李伯钧,《江苏人大》1991年第9期)  相似文献   

11.
陈星 《长白学刊》2003,(5):77-80
东北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在国有资本运营上有许多特殊性。近几年虽然从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国有资本运营的规律,但也遇到许多问题和矛盾,资本营运的总有效率并不理想。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资本营运状况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成败,因而,需要通过建立国有资产新的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国有资本人格化,有效地利用外资,完善国有资本营运的外部环境等具体措施,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资本营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刊2000年第1期发表了段若非(以“本刊研究员”署名)提出的《十个问题》,有的报刊作了报道和转载,2000年4月1日《领导广角》杂志特约记者就此采访了段若非,并在该刊今年第5期上刊登了段若非就这十个问题发表的谈话,现予以转载。  相似文献   

13.
年仅32岁的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风波,留学日本时曾以出色的研究成果轰动日本经济理论界。去年学成归国后在我国宏观经济领域里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已发表和付梓论文20篇、专著2部。列入国家“七五”重点科研项目的“中国宏观经济研究”,由他担任课题组长,总体负责这项研究工作。他撰写的系列研究报告《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已完成7个分报告。应本刊之约,张风波欣然为本刊来稿,这里发表的是他撰写的《中国宏观济经分析之二》(之一见《经济研究》1987年第2期)。  相似文献   

14.
《时事资料手册》2007,(1):57-59
本刊2006第六期刊登的《土地调控新政解读》对《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进行了介绍。2006年底,一系列具体措施相继出台,本刊集纳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凡 《半月谈》2004,(9):40-42
今年2月中央相继公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了加强对这些党内重要法规的贯彻学习,本刊第5期曾对党内监督条例进行了解读,受到读者热烈欢迎。应读者的要求。在此我们又请中纪委参与条例起草、修订的有关专家,对党的纪律处分条例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权益资本所有者拥有资本控制权、剩余索取权 ,并承担负债清偿责任 ,是人格化的资本。但国家作为权益资本所有者 ,难以充当资本化的人格。如果国家直接掌握资本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 ,企业则死 ;如果国家放弃资本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 ,国有资本人格就会异化 ,企业则乱。要使国有资本营运跳出以往的怪圈 ,必须将国有权益资本改造为国有债权资本 ,实现国有资本人格化  相似文献   

17.
《半月谈》2004,(18):6-8
9月16日至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做出了重要部署。为方便广大读者及时了解全会有关精神,本刊特推出此问答。  相似文献   

18.
郑敏慧 《福建通讯》2001,(10):26-26
今年4月28日,财政部印发了《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这个《办法》的出台无疑为我国的国有资本监管提供了制度框架。但目前在国有资本监管方面依然存在种种问题,防止国有资本流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其关键在于健全国有资本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9.
康式昭 《文明大观》2001,(11):66-69
本刊自1995年第9期起到1997年第5期,对中国文化扶贫作了系统的报导,总共五篇,此处回放第一篇,另四篇是《文化扶贫好电视架天桥》、《手拉手,奔向二十一世纪》、《为农村儿童送戏》、《报刊下乡:扶贫扶智扶精神》,作者分别是当时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康式昭和中国文化扶贫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李世凯。除了香港《镜报》,惟有本刊对中国文化扶贫工作作过这样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报导。康式昭、李世凯这两位作者,曾合作四十年联名“康凯”发表杂文,这组报导也是他们合作的产物。这里回放的一篇发表时署名康式昭,其实也包含着李世凯的心血。世凯同志已于今年春上逝世,谨在此寄托我们对他的哀思。——编者  相似文献   

20.
努力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体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多吉才让部长的新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与实践》一书即将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在总结七年来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基础上,汇聚了多吉才让部长在从事和主持民政部工作的十多年中对中国贫困问题特别是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研究和实践的主要心得体会,是国内迄今为止全面系统地总结和研究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第一本专著,对推动这项工作的继续进行,特别是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体系县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刊分两期摘登该书的第八章,以示祝贺,以飨读者。──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