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维埃国家机关是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的基础上建立的新型政权机关,这个机关从它问世的那一天起,就以社会公仆、廉价政府,科学高效的特点赢得了俄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称道。然而,列宁从不认为苏维埃国家机关的工作是完美无缺,勿需改进的。为消除国家机关事实上存在的,并逐步露头的不良倾向,列宁领导苏维埃人民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对国家机关进行了系统、顽强的改革。列宁指出:“在发展生产力和文化方面,我们每前进和提高一步,都必定同时改善和改造我们的苏维埃制度。”列宁认为,做好改革国家机关的工作关键在于要有一套具体的、强有力的措施。为此,列宁着重讲了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试论列宁关于监督防腐的战略构想及其时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月革命胜利后,刚刚建立起来的苏维埃政权内部就出现了腐败现象。为了巩固十月革命的成果,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新政权机关,铲除苏维埃政权内部的腐败现象,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列宁从监督防腐的制高点上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构想。今天重温列宁这一战略构想,对于目前我国反腐倡廉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 畅通渠道,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列宁认为,要保持俄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权的先进性,就必须在党和国家中设立专门的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并“应该有更多种多样的自下而上的监督形式和方法”①。1.组织监督。列宁认为…  相似文献   

3.
洪亚非 《前沿》2012,(18):145-146
列宁始终主张多党联合执政.在十月革命前,列宁曾两次提出“全部权利归苏维埃”,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列宁又极力主张与“左派”社会革命党联合执政,并实现了这一联合.但是由于“左派”社会革命党在一些重要的问题上与布尔什维克有着分歧,“左派”革命党退出了政权,从而形成了布尔什维克的一党统治.所以,一党统治并非是列宁的原意.  相似文献   

4.
列宁曾提出的"我们坚持苏维埃政权的原则,即由最近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的多数掌握政权的原则"并不说明列宁主张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实行多党制。十月革命胜利初期之所以通过苏维埃内各政党的竞争来决定政府的组织者,是因为实现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是十月革命的直接目标和第一个成果,而苏维埃(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共和国是能够保证痛苦最少地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唯一形式。  相似文献   

5.
苏德玉 《创造》2021,29(10):49-55
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列宁就意识到苏维埃成员有官僚化的趋势,并主张"必须吸引全体苏维埃成员实际参加管理来防止这种趋势"①.此后列宁曾多次指出,现在我们的敌人是官僚主义,要大胆地和官僚主义进行持久的斗争.而早在十月革命以前,列宁就已经比较明确地阐述了有关苏维埃体制和防止国家官吏官僚化的思想,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的这些思想逐步变得更加完善和系统.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有位学者在一次讲课中提到,对列宁有关党政关系一段语录的中译文似有不妥。经查阅原文,茲辨证如下。那是列宁“关于对党的十一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大纲给莫洛托夫的信”中的一段话,中译文是: “必须十分明确地划分党(及其中央)和苏维埃政权的职权;提高苏维埃工作人员和苏维埃机关的责任心和主动性;党的任务是对所有国家机关的工作进行总的领导,而不是象目  相似文献   

7.
1917年10月25日,世界上第一个工农政权——苏维埃政府成立。当时的俄国,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内有形形色色的反革命力量破坏,而武装起义尚未在全国取得胜利,俄国和德国还处于交战状态之中。但是,就在苏维埃政权成立的第二天——10月26日,列宁就在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列宁全集》1985年版第33卷第16页)列宁当然不会主张公开党和政府的秘密,也不会主张让群众来干预国家的每项事务。而且,事实上任何个人或群体都不可能在抽象意义上知道一切、判断一切、从事一切。所以,列宁在这里提出的三个“一切”都有所指,都是具体的。这就是说,民主是具体的。不同的社会范围,不同的政治层次,不  相似文献   

8.
自从列宁提出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思想,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同剥削者类型的国家实现和平共处以来,和平共处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不断丰富发展。我国领导人创造性地运用和平共处的思想原则,提出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中国统一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一国两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它的实现,将表现为我国内部的一种特殊的和平共处关系。邓小平同志说:“根据中国自己的实践,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67页)“和平共处原则不仅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而且在一个国家处理自己内政问题上,也是一个好办法。”(同上)“一国两制”与和平共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其特点在于:  相似文献   

9.
新经济政策:列宁稳定社会的重大政策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苏俄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的过激政策,从而导致一定程度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出现,并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不稳,直接威胁着新政权的生存与巩固。列宁及时发现、总结并改变策略,大胆实行市场经济政策来应对这些危机,成功地扭转了不利局面,稳定了社会,巩固了政权。列宁的实践,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生存、巩固和发展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列宁同志高度重视反对苏维埃政权内产生的官僚主义。他对官僚主义深恶痛绝,进行了坚决彻底的不懈斗争。他见微知著,以非凡的洞察力,透过官僚主义者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方面的表现,深刻地剖析了官僚主义的本质和危害,提出并采取了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措施。学习列宁对官僚主义进行坚决斗争的论述,对于我们当前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对于我们按照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精神加强铁路企业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通过深入学习列宁反对官僚主义的有关论述,我们从中得到以下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1924年列宁逝世前后,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处在一个严重困难的时刻。列宁病重不能视事,国家在经济方面也存在着不少困难,接着,苏联人民又承受着失去自己敬爱的领袖和导师的巨大悲痛。就在这样一个需要全党和全国人民化悲痛为力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的关键时刻,长期隐藏在联共(布)党内的托洛茨基反党集团,乘列宁病重和逝世之机,更加猖狂地向党进攻,迫不及待地妄图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散,从根本上改变列宁亲自制定的革命路线和苏维埃国家的发展方向,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在这场“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斗争”中,“极严重的危险使党紧密地团结起来了。”①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党中央,继承列宁的遗志,高举列宁主  相似文献   

12.
彭进清 《求索》2012,(4):84-85,100
在列宁领导苏维埃俄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七年探索实践中,列宁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思想经历过了一个发展与演进的过程。分析列宁社会主义经济管理思想发展演进的线索与倾向,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列宁经济管理思想的科学内涵与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13.
1922年底,列宁在题为《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的两篇短文(口授记录)中,针对当时在格鲁吉亚发生的粗暴对待少数民族的事件,以及正在拟议中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如何真正体现民族平等原则,严肃地提出了“怎样理解国际主义?”的问题。据俄文版编者注:“在速记记录中下面还有这样一句话被删去了:‘我想,我们的同志们还没有充分理解这个重要的原则问题’。”自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倡导并奠定国际主义理论原则以来,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这些原则一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拟就有关国际主义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谈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4.
论列宁关于“生产宣传”的思想与实践俞良早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在领导苏维埃国家建设的过程中,曾经两次领导党和国家政权进行工作重心转移,即由政治军事斗争转向经济生产建设。为了有利于工作重心转移,尽快地恢复生产和发展经济,列宁在两次实践中都非常重视“生产宣传...  相似文献   

15.
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管理国家和发展生产、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以及东方国家的社会发展道路有其特殊性,是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领导苏维埃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苏维埃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径进行深入地探讨,并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即列宁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三大主题。  相似文献   

16.
王祖奇 《求索》2008,(11):224-227
列宁晚年对斯大林产生了严重的“不满”,很多人都将其理解为列宁晚年对斯大林政治上的严重不信任,有的人甚至将其庸俗化为一种权力斗争。但是,如果仔细联系当时苏维埃政权的实际环境,就不难发现,列宁晚年与斯大林关系的变化,实际上主要是列宁晚年生病逐渐失去工作能力、并需要逐步移交其职权期间,苏维埃最高领导层出现的一些正常的分歧和矛盾。虽然由于当时特殊的情况,这些分歧和和矛盾表现出了与往常不同的形式,但实质上都是列宁及其他中央领导成员在当时苏维埃政权现实情势基础上进行的如何完善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宝贵探索。  相似文献   

17.
俞良早 《人民论坛》2010,(11):32-33
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管理国家和发展生产、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以及东方国家的社会发展道路有其特殊性,是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领导苏维埃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苏维埃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径进行深入地探讨,并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即列宁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三大主题。  相似文献   

18.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总结了国际关系和国内建设的新经验,作出了关于坚定地执行列宁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各国可以和平共处的政策、发展苏维埃的民主制度、贯彻遵守党的集体领导的原则,批判党内的缺点、规定发展国民经济的第六个五年计划等等一系列的重大决定。反对个人崇拜的问题,在苏共二十次代表大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二十次代表大会非常尖锐地揭露了个人崇拜的流行,这种现象曾经在一个长时间内的苏联生活中,造成了许多工作上的错误和不良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这一原则规定,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高度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对于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来说尤其重要。列宁在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初期就强调指出,“必须以全力赴、全神贯注地培养和唤起各地方在经济建设中的较大的主动性”。(《列宁选集》第4卷第527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史上,列宁在20年代初苏维埃俄国新经济政策时期,初步地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思想,并用这一思想指导了俄国人民的实践。当前,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邓小平全面地、系统地、深刻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理论,指导我国人民开创了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发展和升华了列宁对外开放的思想。 一 对宁对外开放的思想,产生于1920年低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当时,俄国经历了4年的世界大战和3年的国内战争,工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如交通运输业基本瘫痪,大多数工矿企业停产,农业连年灾荒,国家缺乏燃料和粮食,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得不到保障。苏维埃国家只有而且必须在这样的基础上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列宁认为,要完成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任务,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概括列宁当时的思想,主要有下述内容: 第一,苏维埃国家必须实行租让制。所谓租让制,就是指国家将一些自己暂时无力恢复生产的企业,根据一定的条件同外国资本家签订合同,租让给他们来经营。这种政策和措施的直接好处,是可以将国外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引入到俄国,以利于俄国恢复工作的进展。在当时的实践中,列宁论述了实行租让制的重大意义。针对当时有人说租让制意味着苏维埃国家向资产阶级交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