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亚三国访问纪行高瑞今年3月,我作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中亚访问团成员之一,对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短暂访问。访问期间,我们与三国的一些官员、学者以及普通百姓进行了广泛接触,增加了对三国独立以来的政治经济形势、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2.
1999年3月大事:(一)江主席访问欧洲三国获得圆满成功。20-30日,江泽民主席应邀对意大利、瑞士、奥地利三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同上述三国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许多共识。访问期间,江主席在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上提出加快裁军...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中亚战略及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亚作为一个地理概念,一般是指从苏联独立出来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国,但在涉及里海资源问题时也将外高加索的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三国包括在中亚范围之内。上述五国总面积近40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5000万,其中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与中国的新疆接壤,边界线总长达3000余公里。中亚是连接欧亚大陆的战略通道,古“丝绸之路”和现在的新欧亚大陆桥即通过这里。中亚地区还是世界三大文明和三大宗教的汇合地:伊斯兰文化、东方文化和斯拉夫文化集…  相似文献   

4.
2001年6月17~25日,笔者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董晓阳、东欧中亚研究杂志社社长常玢博士一道对土库曼斯坦进行了访问.  相似文献   

5.
90年代初,苏联解体,遂裂变出15个独立国家,单中亚一带即有5个。笔者有幸参加由日本、韩国、台湾和中国大陆三国四方联合组成的一个专家考察组(国内方面还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发展研究所所长史敏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政治经济研究室主任高连福),于1994年7月在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参观访问3周有  相似文献   

6.
《国际交流》2010,(1):25-29
2009年11月21日一12月4日.应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塞尔维亚议会外委会和斯洛伐克国际关系协会的邀请,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王志珍率领交流协会代表团访问了德国、塞尔维亚和斯洛伐克,与三国政要畅叙双边关系的发展,同三国学者研讨经济复苏的前景,和三国民间人士谋划未来交流合作的计划。  相似文献   

7.
日本进军中亚的深层盘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继2004年8月和今年6月,日本和中亚5国分别在阿斯塔纳和东京召开两次“日本 中亚”外长会议之后,8月28—31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又对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进行了访问。这是日本政府首脑首次访问中亚国家。小泉访哈期间,双方签署了《加强双方和平利用原子能合作的备忘录》。  相似文献   

8.
欧盟的中亚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的中亚政策是其大周边战略的一环,是为了配合睦邻政策,服务于稳定周边的目标.欧盟中亚政策的形成和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每个阶段侧重的利益目标不同."新中亚战略"把能源与安全确定为中亚政策的主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欧盟与中亚国家在安全、政治经济改革、能源和交通、投资与贸易方面进行紧密的合作.欧盟中亚政策存在的一些问题,加上欧盟面临的各种挑战,导致欧盟在中亚"大博弈"中处于"第二梯队",位于俄、美、中三国之后.  相似文献   

9.
李立凡 《西伯利亚研究》2004,31(2):19-23,33
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原加盟共和国的纷纷独立,中亚在全球地缘政治和战略上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中、俄、美三国与中亚均有利益关系,三国对中亚所持的政治态度及其地缘政治战略各有特点.在"9·11"事件后大三角关系在中亚的演变,使上海合作组织在中亚具有显赫地位及影响力.在一定时期内,三国将在中亚地区以反恐合作为契机,以合作为动力,共创"三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2003年8月25日至9月6日,以副院长江蓝生研究员为团长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对俄罗斯联邦、捷克共和国进行了学术访问。代表团成员有俄罗斯东欧中亚所所长李静杰研究员、科研局学术秘书长刘白驹研究员等同志。此次访问的目的,是了解两国相关学术领域的最  相似文献   

11.
评《十年巨变--中亚和外高加索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原所长李静杰研究员任总主编、该研究所中亚研究室主任赵常庆研究员任主编的<十年巨变--中亚和外高加索卷>①,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集体撰写的四卷集<十年巨变>中的一卷,由该所中亚研究室集体撰写而成.这是他们长期跟踪研究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发生的事件的成果,也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论述当代中亚五国和外高加索三国独立后变化的著作.它不仅较详尽地、系统地向人们介绍了这8个年轻的国家的变革过程及其结果,而且还对其变革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本书除包含上述两部分内容外,还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这对于今后深入研究无疑是非常宝贵的.  相似文献   

12.
1999年9月大事1.江泽民主席出访亚太三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应泰国国王、澳大利亚总督、新西兰总督的邀请,2至16日对三国进行国事访问。3日,江主席在曼谷发表了《增进睦邻友好,共创光辉未来》的政策性演讲。江主席对澳大利亚的国事访问,是中国国家元首对澳大利亚的首次访问。8日上午,江主席同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举行会谈,双方认为,中澳两国作为亚太地区两个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在维护世界和地区安全与稳定、促进地区经济繁荣方面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双方一致同意,在此世纪之交,要积极拓展两国新的合作领域,建立两国面…  相似文献   

13.
石油天然气研究上的中亚地区一般指里海以东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和里海以西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三国。其中主要石油生产国是阿塞拜疆和哈斯克斯坦,主要天然气生产国是土库曼、乌兹别克、哈萨克和阿塞拜疆。  相似文献   

14.
以阿富汗战争的开始和结束为标志,中俄美在中亚的战略存在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存在从高峰滑向低谷,而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存在不断上升。文章选取军事安全、经济和能源、人文联系和国家形象三个角度,分析上述三国在三个领域各自的状态和变化,并对它们的优势和弱点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月23日~2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学部"中国在非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调研组一行5人①,访问了马里、埃塞俄比亚和苏丹三国.在中国驻所在国大使馆的热情接待和周密安排下,调研组深入20多家中国在非洲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还与中国驻当地使馆的大使、经济商务参赞处官员举行了多次座谈,并与上述三国有关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以及研究机构的官员和学者进行了交流,调研组还以"中国在非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为主题,对中非关系、非洲政治经济发展、非洲发展的国际环境等问题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6.
中亚三国纪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10月25日—11月6日,应塔吉克斯坦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直属国际战略研究所和哈萨克斯坦总统直属国际战略研究所的邀请,我们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代表团对3国进行了学术访问,走访了这些国家的有关科研脘所、政府部门及民间团体,与各国各族学者、官员等进行了座谈。通过所见所闻,使我们获得了许多对中亚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宝贵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7.
正10月16日至20日,戚振宏院长率团访问俄罗斯,与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共同举办第18届中俄双边学术研讨会。双方就大国关系与国际形势新变化、美国的印太战略、中俄在中亚和阿富汗的合作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马孆 《东南亚》2005,(1):1-6
邓小平同志1978年11月对东盟三国的访问,是他在中国历史进入大转折前夕的一次重要访问,其意义不仅在于邓小平同志在访问中的一些谈话对中国在新时期实行全面对外开放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还在于这次访问本身向东盟国家乃至世界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即中国要化解与东盟国家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对立。从此次访问开始,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并带动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友好关系的发展,从而打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局面。因而这次访问的影响极为深远。本文拟从国家关系、党际关系,以及对外经济关系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与东盟国家从…  相似文献   

19.
秦论来华与朱应、康泰出使南海诸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国时期,大秦商人秦论来到东吴进行访问和孙权派遣朱应、康泰出使南海诸国,是古代中外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的两件大事.这两件大事,陈寿《三国志》均未作叙述,但在姚思廉编撰的《梁书》中记载了下来.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2月29日,上海市东欧中亚学会2005学术年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本次年会以“俄罗斯及中亚地区地缘政治战略及其发展趋势”为主题,与会近60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对俄罗斯投资、俄罗斯地缘政治外交、中亚战略态势及上海合作组织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