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法理学的根基要从研究方法论入手河南大学法律系陈金钊美国著名法学家波斯纳在《法理学问题》一书中明确提出了"没有根基的法理学"的命题。回顾我国法理学科的近百年发展历史,我们认为这一命题对中国法理学发展也有意义。在当今较为权威的法理学教科书中,法律没有...  相似文献   

2.
法理学研究断想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理学研究断想三则山东大学法学院院长徐显明教授一、法理学研究是否有个怪圈?自1978年法学研究迎入春天以来,每有新观念、新思维提出,总要在其后2至4年受一次批判性洗礼,这是否可谓法理学研究的周期率?所幸者,法理学研究并未因之而踯躅却步,相反却呈螺旋式...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法学走向繁荣的历程中,法理学的繁荣,对于整个法学的繁荣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没有法理学的繁荣,法学的繁荣就难以成就.但目前法理学研究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其重要因素之一,是一种简单的实用主义观念作祟.这种观念认为,凡法理学命题或理论的取舍标准,是看其能否直接转化为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观念,能否直接转化为法制建设的动力.这种观念本身并不坏,但当它在左右法理学的发展时,它的普遍适用范围就值得怀疑了.这里涉及到法理学的实践意义何在的问题. 我们认为,法理学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制度法理学(Institutional Theory of Law)又可称制度法理论,它是由20世纪英国杰出法理学家尼尔·麦考密克和奥地利法学家奥塔·魏因伯格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缘于共同的法理学研究方法以及共同的研究兴趣,两位法学家实现了历史性的合作,这也是西方法哲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他们都主张用分析的或结构的方法去研究法理学,在法理问题上都对逻辑和方法论问题、社会学、政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各自的研究过程中都面临着对。法律的性质和存在”的困惑。1969年,魏因伯格在一…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世纪的即将到来,法学界格外热情地探讨即将逝去的20世纪中国法学的发展轨迹,展望21世纪中国法学发展的应然逻辑。这其中主要是法理学界对中国近、现代法学史特别是法理学史的回顾与反思。随着探讨的逐渐深化,逻辑地要求对中国近、现代法理学史进行学科化的梳理、总结与建设。那么,这一建设应定位为什么?一、问题的逐步申论:应重视中国近、现代法理学史的研究1998年秋,在南京召开的一次法学学术讨论会上,公丕祥教授提出:像在其他学术领域一样,在我国法学领域,也存在着中国法学学术史的重建问题。针对此,我在当时指…  相似文献   

6.
法的国际化与法理学的发展范健(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的国际化日益成为我们时代法学发展的重要问题,虽然这一问题还未引起我国法理学家们的高度关注,但它向法理学发展提出的挑战已充分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一挑战的核心是:中国法理学是否存在走向世界的问题。跨世纪...  相似文献   

7.
论法理学教学与教材的改革——从“一分为二”谈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法理学教学与教材的改革是法理学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不仅仅是涉及向学生传授什么知识的问题(这个问题并非不重要),而且也是法理学如何面向实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问题,还是法理学是否真正勇于并能够打破计划经济束缚的问题。世纪之交的中国法理学应该对此有个明确的回应。这不是说法理学界以往不关心教学与教材的改革,而是说,我们尚没有把法理学的革新与法理学教学、教材的改革挂钩,更没有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学术上的重大问题认真对待。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我国法理学一直在致力于推动法治建设领…  相似文献   

8.
部门法理学之提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学虽然是以法为研究对象的 ,但法学与法在以下这一点上是有区别的 :法是由部门法构成的 ,法本身只是部门法的总和 ,部门法才是法的实体存在。离开了部门法 ,法只是一种观念而己。而法学则与之不同 ,除部门法学以外 ,还有以法的观念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形态 ,这就是一般法理学或者简称为法理学。长期以来 ,我国法学研究中存在着法理学与部门法学之间严重脱节的现象。就法理学而言 ,在我国是从上世纪 90年代初的法学基础理论演变而来的 ,大体上还停留在教科书的水平上 ,不能满足部门法学对法理学的学理需求 ,未能形成法理学与部门法之间的良性…  相似文献   

9.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一个长期存在争论的问题。法理学通说认为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在这一概念上姑且能够取得一定认同,但对其范围却各执一词。我国法理学上所讲的法律关系客体,事实上只是对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种类的法理借用,而在解决其他诸如宪法关系、刑事法律关系及诉讼法律关系等具体法律关系中却存在理论上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法理学三十年之法的价值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爱龙 《北方法学》2009,3(1):141-152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理学已走过三十年的成长历程,法的价值问题是中国法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对三十年来法理学界关于法的价值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了述评,一方面使我们对学界同仁的研究成果有一个总括性的了解,看到中国法理学人的学术贡献;另一方面,通过对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展示,使我们认识到法的价值问题探讨的多维性、复杂性。促使我们将该项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1.
姚迪 《法制与社会》2011,(35):273-273
法理学意义上的新闻自由是指媒体可以独立地行使社会监督权利,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所追求的目标,然而新闻自由与司法活动势必会在社会领域内发生冲突和矛盾,从而影响到司法公正的原则,这同样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现阶段在我国尚没有专门性的新闻法规的情况下,如何运用现有的法律规范达到法理学意义上的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的有机统一,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2.
法理学改革和发展所要追求的目标封曰贤(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编审)"法理学的改革与发展"是一个大题目、好题目,我谈三点意见:一、名称问题。法理学现已成为人们约定俗成的学科名称,但这一名称能否体现它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值得研究。法理学有一般法理...  相似文献   

13.
陈景辉(报告人):英美法哲学的讨论,在最近的一些年里,在汉语的传统里面,越来越重要或者说越来越热门,这一点不用从大陆的情况看,看看台湾的情况,我们也可以看得到,比如在台湾很多的法理学的学者们基本上都有德国的传统或者在德国拿到的学位,但是他们现在已经把主要的研究的精力往英语的传统上转,这一点不论是在颜厥安的身上还是在年轻一辈的王鹏翔的身上也看到得非常的明显。  相似文献   

14.
法理学是理论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欧、日,大致形成于19世纪。欧洲法学家们把法哲学视为法理学的同义语。在中国,无论法学还是法理学,都是十分年幼的学科,直到90年代,在高等学校法律专业中才正式设置法理学课程。为了教学的急需,尽管已出版了若干版本的法理学教材,但法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学科,从各种教材版本的雷同和差异来看,对法理学的科学性、学科性还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一、法理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一门学科之所以能成为一门学科,首先是因为它有明确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其学科性就是根据研究对象作出分工、…  相似文献   

15.
我国真正现当代意义上的法理学研究,始于1978年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过去两年,已满30年的法理学研究历史被很多法理学人所关注,他们从不同角度和深度回望30年法理学成就,反思这段法理学学术史的缺憾,甚至有学者撰文提出法理学研究的"四大缺陷论"。但是,没有做细致的申论,令人遗憾。或许其意义就在于引发新一轮的法理学研究反思的热潮。通过实证分析过去30年法理学的研究成果及其理论,深感这种对学术发展的忧患意识是值得珍视的,它是促进法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最后一次全国法学理论研讨会,以《跨世纪法理学的回顾与展望》为题的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年会于1999年8月20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约8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实际,认真回顾总结了本世纪以来法理学在中国的创建与发展,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法理学研究与教学的现状,展望了21世纪我国及国际法理学的发展趋势。兹将研讨会所涉及的一些主要观点作一概述。一、关于邓小平法理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法理思想已成为我国法理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学者…  相似文献   

17.
法理学作为法学中的一门基础理论课,是学习和掌握各部门法学知识的入门向导,在高等教育法学专业的理论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然传统至今的法理学教材,从其理论体系到内容结构上,面对当今正迅速发展,逐步完善的各部门法学,显得陈旧滞后,可以说,现今高校所用的主流法理学教材是难以担当起这门基础理论课应承担起的重任的。如何重构高校法理学教材的新体系?而什么样的法理学体系才是科学、合理、严密及协调的?无疑成为一个值得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回顾我国法理学教材的发展过程,建国至今,我国法理学体系及内容的发展大致可分…  相似文献   

18.
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建设时期亘古未有的社会变革。对此,世界还没有、也不可能提供一个完美的成功范例去供中国描摹。因而,只有创新、变革才充满希望,这也是变革的真谛。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使创新的任务更显迫切。无疑,中国法理学在近十几年取得了一些长足的发展,但不能不看到,它尚未在法学中起到应有的高屋建瓴、全程导向的作用,给人以抽象不够,但实证也不足的感觉。究其原因,主要是思维方式上批判与推  相似文献   

19.
<正> 法理学,法学基础理论的简称,是我国法学的一个主要理论学科和高等法律院系的一门基础课程。它研究一般法律,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或法制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本文试图围绕法理学的创新这一主题探讨以下几个问题:法理学在近十年来的主要变化;法理学创新的特殊迫切性和艰巨性;法理学怎样创新;最后是作为结论:对法理学发展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黄鸣 《法人》2010,(12):84-84
我认为今天作为一个创业者在挣钱的问题上都应抱着追求理想,顺便赚钱的态度,是要把理想放到赚钱的前面。为什么要这样讲呢?我看到很多创业者和成功的人,我最想研究的事情就是他们是怎么思考问题的。创业者最关心未来,究竟怎么样从现在看到未来这是我们制胜的前提条件。有两种人看待未来的方法不一样,一种就是追求理想,顺便赚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