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前不久,北京市海淀区法院使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项资金分别对1名刑事被告人、1名刑事被害人及1名民事诉讼当事人进行了救助。其中给予1名刑事被害人2万元人民币的救助,1名刑事被告人及1名民事原告各2000元人民币的救助。这是海淀区法院颁布《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办法》及《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以来,首次将救助范围扩大到民事诉讼未成年当事人,并实现同时对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和民事案件的原告进行双向救助。17岁的小哈(男,维吾尔族)是一起盗窃案中的被告人。他瞒着家人独自从新疆来到北京,想找亲属一起做生意,但不巧的是亲  相似文献   

2.
把陷入困境的未成年人作为司法救助的重要对象,是人民法院延伸、拓展司法审判职能的一项重要举措,充分彰显了人民司法对未成年人特有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3.
袁钢  何君  李颖丽 《人民司法》2020,(10):106-111
司法救助是保障基本人权、促进社会和谐、贯彻司法为民、维护司法公信的迫切需要,是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司法救助法治化是健全司法救助体系的基本方向。以国家责任为内涵和覆盖面逐步拓展的外延,是司法救助概念法治化的体现。司法救助功能法治化要求必须坚持其“救急救困”的基本功能,并区别于社会救助,同时做好与其他制度的衔接。司法救助的协调、受理、决定、公开和监督机制法治化决定了司法救助程序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4.
《法庭内外》2015,(4):61
为充分体现司法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优先保护原则,贯彻司法为民、实现公平正义积极作为,近日,石景山区法院未审庭在市高级法院未审庭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依托市高级法院同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创设的专项"涉诉未成年人救助基金",为一起性侵案件中未成年被害人小梦进行司法救助。同时,  相似文献   

5.
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是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司法为民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检察机关通过推动构建"四快"工作机制、明确司法救助标准,破解司法救助实践难题;构建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融合机制,形成救助合力;规范救助资金监管、加强跟踪回访,强化司法救助效果,为优化提升检察司法救助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吴波 《法制与社会》2012,(20):32-33
现代司法救助制度作为彰显司法人文关怀,体现现代法治文明进步的里程碑,是检察机关发挥社会管理创新职能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因此加强对我国司法救助制度的研究,将司法救助的司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司法救助的司法惠民本质.  相似文献   

7.
司法救助是社会主义救助的组成部分,是司法机关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是对保护人民利益的具体实施。武汉市司法机关在这几年的司法实践过程中各自根据自身的情况先后建立司法救助制度,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应有的价值。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司法救助需求出现了及时性、有限性、多样性、复杂性等特征,单纯的依靠某一司法机关的救助行为已不能满足现实的要求。那么,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司法救助体系对于社会发展需要已刻不容缓,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对建立统一的司法救助基金体系作了一些制度性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2001年7月,是司法救助实施一周年的日子。作为我国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救助正被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所了解。但是比起法律援助,司法救助距离人们尚有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9.
2005年4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了《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的规定》(以下简称《司法救助规定》)。该规定与2000年7月制定的《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相比较,在司法救助的条件、范围、方式和审批等方面作了较大的补充和修正。《司法救助规定》的颁布和实施,对于更好地解决经济上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得到司法救济问题,充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司法救助制度,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司法救助是国家法律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审判机关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对那些正当权益受到侵害但经济上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在诉讼费的收取上予以缓交、减交或免交的制度,其目的是使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能够依法充分行使诉讼权利,维护其合法权益,确保司法公正。为此,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7月12日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各级人民法院也都出台了相应的具体救助措施。可以说,这项制度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弱势群体以强有力的司法救助保护措施,这是社会的进步,亦是法制建…  相似文献   

11.
针对司法救助案件线索来源少、救助不及时问题,检察机关通过聚焦因案导致生活困难的原建档立卡贫困户、退役军人、未成年人、残疾人、涉法涉诉信访人等重点人群,建立国家司法救助线索大数据筛查智慧应用平台,通过数据比对碰撞,精准、高效筛查司法救助案件线索,变当事人申请为检察机关主动排查,跑出司法救助“加速度”,全力防范化解因案返贫、致贫风险,及时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检察力量。  相似文献   

12.
李学军 《法制与社会》2010,(22):131-132
司法救助制度是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制度,由于我国司法救助制度确立时间不长,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制约了司法救助作用的正常发挥。本文从分析司法救助制度存在问题出现的原因出发,力图为完善司法救助制度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司法救助制度是建立在司法平等、司法文明和司法公正理念之上的一种司法领域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并由于其独特的人丈关怀视角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在司法实践中,司法救助制度仍存有弊病,需要通过一些合理化变革来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司法救助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法治化的又一进程的开始。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医疗纠纷案件审理中所呈现的司法救助状况值得思考。如何完善司法救助机制,探索建立规范的司法救助途径,建立良性的司法救助体系,需要每位司法人员在工作中进一步地探索和总结,并为中国司法救助制度的完善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对现行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存在的不足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完善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的对策以及对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6.
程德刚  刘欣 《法制与社会》2010,(19):139-139
司法救助不同于社会救助,也不同于国家赔偿。虽然目前我国对于司法救助制度已经有了初步的相对较为可行的规定,但作为新生的中国司法救助制度还亟待完善。为此,本文就我国司法救助制度的现状、困境及完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司法救助制度体现了现代法的精神,它是贯彻宪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实现司法公正和保障人权的要求。在我国目前社会分化严重的情况下,司法救助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然而,作为保障司法公正的基本制度,司法救助在我国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长足的发展,具体的司法救助制度很不完善。在此,本文对我国司法救助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制度完善进行探讨,以健全我国的司法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8.
张玲 《人民司法》2016,(4):102-106
《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首次提出推动司法救助制度立法,本文以此为契机,回顾我国司法救助制度从无到有的渐进式发展历程,检视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法规不统一、对象标准不明确、资金短缺、受助群体有限、配套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以该制度的保障功能和价值定位为立足点,从应然角度出发,分析司法救助制度的资金来源、救助范围、审批及发放、监督等实然化路径,从实体和程序两个层面提出立法建议,切实发挥司法救助制度应有的司法功能。  相似文献   

19.
司法救助的前身是刑事被害人救助,后者与各国刑事被害人补偿具有同一性,而前者在吸收被害人救助内涵后,不再属于民事诉讼费用制度中的特定概念。社会矛盾激化、纠纷解决的司法化以及普遍存在的执行难现象,是司法救助取代刑事被害人救助的内在原因。我国司法救助以功利主义作为正当化根基,倡导保护生活模式,大幅扩张救助对象范围,实现救助决定权的多元分享,从而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点。明确国家在司法救助中的清偿代位人角色,多元化地理解司法救助的正当性根据,确定被救助人权利主体的地位,同时合理地对救助对象加以类型化,是我国司法救助制度完善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20.
刑事被害人国家司法救助制度,是指国家对因遭受犯罪侵害导致生活陷入困难而又无法从加害人得到及时有效赔偿的刑事被害人给予一定物质救助的一项制度。从本质属性来讲,它具有救助性;从特殊属性来讲,它具有司法性。本文主要从刑事被害人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名称、理论依据、基本原则、申请人资格及裁决机关等几个容易引发争议的问题进行论述,以促进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