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宜昌是一座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全国十大旅游名胜景区,雄伟瑰丽的长江三峡,气势宏伟的葛洲坝工程,位列其间。 宜昌是一座水电资源富藏的城市,在市区内,拥有即将动工兴建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已经建起的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及正在兴建的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水能蕴藏量居世界之首。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  相似文献   

2.
张鑫  向继贵 《时事报告》2012,(11):36-39
宜昌是一座富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巴楚文化源远流长,诗人屈原、美人昭君,千古流芳。宜昌是湖北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发展的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宜昌市从1996年提出创建文明城市以来,经过长达15年的接力,去年年底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成为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之一,实现了荆楚大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零”的突破。金秋时节,我们慕名来到这个素有“三峡明珠”美誉的城市,寻访她文明全国的足迹。宜昌市市长、市文明委主任李乐成,和我们分享了15年陈酿一文明宜昌。  相似文献   

3.
《重庆行政》2013,(6):I0016-I0021
云阳县位于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腹心地带,是一座被山水与人文浸润的美丽城市。  相似文献   

4.
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是继武汉之后湖北建立的第二座城市,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之一,综合竞争力全省第二。全市现辖一市一县四个城区和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4583平方公里,总人口260万。  相似文献   

5.
李军 《长江论坛》2005,(2):28-30
宜昌市是长江中上游区域经济格局中的一座特殊城市.三峡工程巨大的品牌效应和推进功能奠定了其在所属区域的中心地位,但三峡资源分属两省的特殊属性和统筹区域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的经济建设模式决定了宜昌的城市定位必须跳出行政体制,着眼长江中上游地区,确立"两个副中心,一个区域性中心"的区域经济战略定位.即围绕三峡品牌,树立统筹理念,强化极化效应,努力把宜昌建成湖北省省域副中心、三峡库区经济副中心和长江中上游的区域性中心,进而形成辐射荆州、荆门、万州、恩施、神农架等周边地区的长江中上游经济圈.  相似文献   

6.
在长江三峡游览,除了观赏雄奇险峻的长江三峡景色外,还能观赏到一些深藏在三峡库区腹地最近发现的新景点,世界地质奇观天坑、地缝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乘船沿长江而上到四川奉节县的码头,上岸后,乘车沿着一条新修的盘山公路前往天坑。随着公  相似文献   

7.
方和平 《政策》2009,(4):F0002-F0002
荆州市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全市国土面积1.41万平方公里,下辖三市三县二区,总人口640万。荆州水陆交通便利,科技、教育资源位居全国地级市榜首,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长江中游重要港口、鄂中南地区中心城市和中国中部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流域面积几乎占尽中国国土五分之一的长江,横跨西南、华中、华东中国三大主要经济区,沿江还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然而流域内行道不畅,水能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低,已严重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而被当地人称为心腹大患的洪、涝等自然灾害,更令人防不胜防。宜昌至重庆之间著名的“三峡”又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开发后可为中国的经济腾飞提供丰富的电力。于是从1994年开始动工兴建了长江三峡大坝。或许因为它将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水电站,或许因为它建在风光秀丽的长江三峡,或许因为它的投资规模的…  相似文献   

9.
《重庆行政》2014,(5):F0002-F0002
正奉节县位于重庆市东部、长江三峡第一峡瞿塘峡的西口,东邻巫山县,南界湖北省恩施市,西连云阳县,北接巫溪县。有2300多年历史,曾是路、州、府的治所。素有"诗城"美誉。自然风光得天独厚。拥有世界最大的小寨天坑、世界最长的天井峡地缝、世界十大名胜之一的长江三峡第一峡瞿塘峡、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白帝城。高达近千米的旱  相似文献   

10.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9,22(6):F0003-F0003
荆州,位于沃野千里、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腹地和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处。全市国土面积141万平方公里,下辖荆州、沙市两区,江陵、公安、监利三县和松滋、石首、洪湖三市。荆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长江中游重要港口、鄂中南地区中心城市和中国中部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1.
位于长江上中游交界的宜昌市,被誉为“三峡明珠”,是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上控巴蜀,下引荆襄,南通湘粤,北达中原,素有“川鄂咽喉”、“三峡门户”之称。新中国成立5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勤劳智慧的宜昌人民,不失时机地抢抓 .葛洲坝工程兴建、长江开放开发、三峡工程建设的历史机遇,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经济社会文化事业蓬勃发展,逐步从一个小城市发展成为以现代工业为主体,以旅游和水电产业为特色的新型城市,正在从中等城市向大城市转  相似文献   

12.
开发旅游热线 形成综合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三峡工程议案在全国人大通过后,海内外骤然掀起了三峡旅游热。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大力发展湖北旅游业,并把它作为一个支柱产业来对待,对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都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一、丰富的旅游资源等待开发我省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险峻雄奇的长江三峡画廊被列为全国四十佳旅游胜地的首位,也是世界闻名的黄金旅游路线。日本、东南亚稍稍增温的“三国”热,使得“三国”古战场和“三国”遗址也即将成为旅游的热点。此外,我省众多的名胜占迹,独特的自然风光都是吸引游人的好场所:雄伟险峻的道教圣地武当山,披着神秘面纱的神农架,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故里,中国四大古典美人之一昭君香溪,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炎帝的出生地,李时珍的家乡,风景如画的东湖,闻名中外的黄鹤楼,民族英雄岳飞驻鄂及写下名词《满江红》的故地,苏东坡的文赤壁……  相似文献   

13.
重庆江津市为了充分发挥沿江127公里的地域、资源、文化三大优势,打造江津“长江三峡文明长廊”品牌,市文明委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建设江津市长江三峡文明长廊的实施意见》,要求长江及其支流沿线的14个镇实施九大工程,建设“长江三峡文明长廊”。  相似文献   

14.
袁丹 《友声》2013,(4):16-17
<正>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处,中国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经济圈内,是上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的节点城市,是宁镇扬城市带重点发展城市。全市现辖1县2市3区,总面积6634平方公里,总人口460万。扬州是一座人文底蕴深厚的城市扬州已有6000多年文明史、近2500年建城史,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自然遗产、人文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唐城遗址和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峡作为世界公认的中国三大黄金旅游线路之一,不仅承载着流域经济发展的使命,更肩负着三峡库区百万移民脱贫致富的重托。从急流险滩到高峡平湖,新三峡风光同样令人荡气回肠。然而,蓄水前后一度红火的三峡旅游业却很快跌入了低谷。  相似文献   

16.
李亚隆 《世纪行》2014,(1):41-41
<正>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也是我国唯一横贯东、中、西部的水路运输大通道,航运潜力大。2011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组织开展提高三峡枢纽货运通过能力研究。今年宜昌市政协会同有关部门对上海港、南通港、武汉港、重庆港、宜宾港等长江重要港口进行考察,对长江、特别是三峡航运进行了系统调研,深深感到改进三峡航运组织方式,提高三峡枢纽货运通过能力的紧迫性和战略性。  相似文献   

17.
《长白学刊》2012,(6):F0002-F0002,F0003
吉林雾凇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和长江三峡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雾凇,人们通常叫它“树挂”,是雾气和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的冰晶。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应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机遇,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载体,以旅游市场为基础,把重庆市的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来培育。一、重庆旅游业发展优势 (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景观:有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长江三峡四大景区重庆占三:巫峡景区、瞿塘峡景区和大宁河景区)又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四面山、金佛山;既有鬼斧神工的天坑地缝,又有三峡名珠—巫溪灵巫洞、武隆芙蓉洞和红池坝的夏冰洞;既有武陵山区为主体的生态旅游区,又有南方草场红池坝避暑度假旅游区。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19.
在长江入海口。有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江苏省启东市。这里的教育事业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为启东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有长江巨埠之称的芜湖市,昔日是中国四大米市之一,今日是安徽省的沿江开放城市和外贸出口集散中心。记者采访该市,承蒙市长张平回答了提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