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人“一字师”的轶事很多,不胜枚举。我最欣赏毛泽东“别梦依稀咒逝川”一字之改的美谈。“咒”原作“哭”,一经改动,不仅更符合格律,感情色彩也更强烈。毛泽东欣喜之余,呼为“半字师”,因为“哭”与“咒”上边都是两个“口”。  相似文献   

2.
大众文学是20世纪日本文坛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学形态,因此日本学界对其理论研究可谓是汗牛充栋,论争不断。本文从其中的一个问题即产生的源流出发,在梳理日本大众文学源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大众文学与日本的“近代”、“文学”等概念确立的内在关联。日本近代社会促成了大众文学的发生,而大众文学也起到了塑造日本国民精神与素质的重要作用;日本文学的近代性孕育于大众文学,而大众文学也承载了日本近代文学独特的生命力。至少在源流上,在日本是不存在大众文学与纯文学的界限之分的,二者的对峙图式只是其发生的一种建构而已。  相似文献   

3.
“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被提出,然而至目前为止,除中国明确宣示外还没有其他有核国家做出承诺。究其原因,一是核大国不愿放弃核威胁,二是常规军力相对较弱的有核国家也不愿做出承诺。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无核武器世界”倡议,有核国家如首先签订“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协议,并形成国际机制,将是人类迈向消灭核武器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4.
“又”是汉语中的一个常用副词,同时也是日语中的一个汉字,读作“”。尽管如此,两者在意思及用法上并不等同。“”是汉语“又”的基本译法,但由于汉语“又”具有更多的含义及使用方法,所以在日语中也有其他各种不同的译法。  相似文献   

5.
2001年在制定“十五”规划的时候,中央正式提出了“走出去”战略,在继续“引进来”的同时,强调“走出去”的必要性。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深度融入全球体系,政府对“走出去”战略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政策也日趋积极。“十五”规划对这一战略的官方表述为“积极稳妥地走出去”,“十一五”提出“进一步走出去”,“十二五”则明确指出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6.
独联体大致经历了重独轻联、抑独促联、整独局联三个发展阶段。作为一个具有协调性质的特殊国际组织,独联体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一个“独”与“联”的问题,即各成员国既要保持自己的政治、经济独立,又要在独立的基础上,组建有利于自己的联合体。独联体最终将形成何种模式,尤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7.
“走出去”战略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国家战略,是改革开放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正式实施并列入国家“十五”规划以来,这一战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继“中国制造”成功“走出去”之后,又迎来了海外投资的时代,中国正在全面地“走出去”。与此同时,经过10年的快速发展,这一战略开始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进入了调整、转型和升级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从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这段时期,曾先后出现过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举世震骇的“田中奏折”等重大历史事件。同时,日本政府还巧妙地利用国际形势和中国时局之变化,见缝插针地推行其“大陆政策”,并不断变换方式使其日益升级,终使“九·一八”事变爆发。这段近20年的中日关系十分微妙且曲折复杂、变化多端,文章进而阐明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及其实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韩国的檀君建国神话作了重新考查,并结合韩国语的发展变迁,认为此神话不仅反映了韩民族先民的熊崇拜,更反映了他们对“圣山”的崇拜。檀君应该是先建都于“阿斯达”,后迁都于平壤,而不象神话本身记载的那样正好相反。“阿斯达”和“朝鲜”实际上是同一个词的韩汉对译,意思是“早晨的山”即“圣山”,从而对“朝鲜”一词的含义作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布什执政7年来,先后推出了带有很强冒险性和进攻性的战略原则“布什主义”和“新布什主义”,这些原则推行的后果,无论是收益或损害,都将作为美国的战略遗产传承下去。梳理和总结布什的战略遗产,有助于分析研究今后美国全球战略的走向。  相似文献   

11.
糖树 柬埔寨的糖棕树,有高耸笔直的躯干,没有分枝,顶端有几片长叶,像一把张开的雨伞。糖棕树能出糖,但并不是榨之于果,而是取之于花。糖棕树的躯干上部都捆绑着一条细长的野竹,野竹的枝杈被截短,擅长攀援的柬埔寨农民就沿着这“梯子”攀登到树顶,将截成一节节的 毛竹挂在树上,然后用小刀将硕大的糖树花划出一道口,让糖汁滴在竹筒里。糖棕树汁可以饮用,水微带黄色,清香、甘甜可口,可以熬糖,也可以酿酒。糖棕树全身都是宝:果实味美可生吃;阔叶可编制成帽子和篮子,或用来覆盖屋面;树干可充当一般建筑之用或作燃料,面其粗壮…  相似文献   

12.
朱旭  韩文超 《东北亚论坛》2023,(2):115-126+128
美国提出“印太战略”后,韩国对“印太战略”的态度经历了文在寅政府时期“谨慎且有限地参与”以及尹锡悦政府时期“积极地调适型参与”两个阶段。尹锡悦政府执政后转变对“印太战略”的态度,主要包含对朝鲜实施安全威慑以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以加入“印太战略”为杠杆重塑中韩关系从而缓解安全困境、推广“韩式民主价值观外交”以提升韩国在地区秩序中的地位以及推进“东盟政策”以寻求经济新增长点四大考量。从短期看,这一转变将激化朝韩矛盾,加剧地区紧张;提升“印太战略”的经济吸引力,对“一带一路”倡议形成挤出效应;强化“印太战略”的“去中心化”特征,在地区秩序构建上增大对中国的压力。但从长期看,由于尹锡悦政府并未脱离“立足国家利益制定外交战略”的原则,仍具备“底线理性”,加之“印太战略”无法有效满足韩国的经济、安全与战略诉求,韩国缺乏持续参与“印太战略”的动力,其负面影响总体可控。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经济而言,2010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恰逢“十一五”即将收官,“十二五”行将起步。接下来的又一个五年中,中国经济将面临如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4.
1972年,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首都各大公园同时举行游园活动。我主要负责中山公园游园活动的组织和警卫工作。我在“文化大革命”前,是北京市东城公安分局局长,“文化大革命”中被揪斗了三年多,批斗了370多场,还被关进良乡监狱一年,后因病出狱休养一年多。  相似文献   

15.
王世达 《和平与发展》2023,(1):72-96+155-156
自独立以来,印度外交一直遵循与特定国家集团保持一定距离的传统,以当时当地所认定的国家利益决定其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立场,力避被迫卷入国家集团对抗而损及自身利益。冷战期间乃至冷战结束初期,印度亦仍坚持“与西方保持一定距离、与东方巩固团结”的外交政策取向。然而,在美西方国家“印太战略”出台和落地实施等系列因素的作用下,印度已大幅改变上述外交传统与政策惯性,与美西方国家迅速密切战略伙伴关系,并推动双方在安全、经济和“印太”议题上的实质性合作,在欧亚大陆和“印太海洋”两大战略方向的选择上也日益明显地倾向于后者。在可预见的将来,印度与美西方国家战略协调和实质合作的势头不会逆转,但双方关系进一步深化也面临不少难以克服的障碍与挑战。  相似文献   

16.
悬泉山奇景     
2000年8月10日,到山西霍州悬泉山风景区游览。下午6时,雄伟的大山,一片青黛。东山明月当头,西川红日落辉。日月共存,成一“明”字。此时山风拂面,悬泉轰鸣,令人心旷神怡,禁不住地脱口而出。青山托明月,落日伴暮云。山风松间起,悬泉鸣客心。悬泉山奇景@张福义  相似文献   

17.
2011年9月17日纽约爆发“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以后,美国主流媒体对其态度最初是麻木不仁,但随着抗议活动规模扩大、时间延长,其态度开始发生变化,相关报道的立场、内容及引导舆论的手法也一再调整。本文通过对美国几大主流媒体关于“占领华尔街”活动报道数量与内容的跟踪观察和统计,揭示美国“新闻自由”的虚伪性和双重标准本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神舟”号飞船上天,有他的一份功劳。但他却是一个“小人物”,没有人知道他内心的几多隐秘…… 多瑙河畔的故事   离回国的日子愈来愈近了。   西德朋友向陈祖贵他们建议:你们一定要到奥地利去看看,那里是世界音乐之都,并且与德国毗邻,到维也纳也就几个小时。多走一些地方多长几分见识。于是,陈祖贵便有了奥地利之行。   陈祖贵是 1988年 6月去奥地利的,共计旅行四天。结伴同行的是前边谈到的那位计算机专家王女士。没想到短暂的日子里,在多瑙河畔就发生了故事,这故事使陈祖贵至今也难以摆脱那情感的羁绊。   先讲他…  相似文献   

19.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一些国外势力出于各种目的考虑,长期策划将新疆地区从中国分离出去。这一企图无法实现后,它们又转向民主、人权领域,积极配合海外“东突”组织的渲染,不断指责中国政府在新疆地区实行“殖民”、“同化”政策,  相似文献   

20.
各种语言,根据其不同的语音特征,形成不同的诗体格律。本文认为,格律是不可翻译的语言现象,英诗中以“一抑一扬”为基调的音步不可能移植到汉诗中来,正如汉诗中以“仄仄平平”(抑抑扬扬)为基调的格律不可能移植到英诗中去一样;所谓“以顿代步”的方法,不符合构成节奏的两个基本条件:节拍均匀和抑扬有致,所以不可能体现原诗的节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