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关于农民教育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又是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无论是在对农民在革命和建设的作用等问题的认识上,还是在农民教育的目的和方法上,都是随着革命和建设的要求和时间的推移发展而发展的。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与时俱进性对今天的农民教育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农民养老思想强调了解决农民养老问题的重要性,提出了解决农民养老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原则,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农民养老之路,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当今农村养老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点摘编     
《毛泽东研究》2023,(3):123-126
<正>毛泽东初心的人民心曹应旺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3年第2期撰文指出,毛泽东的一生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一生。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国历史上以民为本的思想传统相融合,形成了最具特色、影响至大至远的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心”,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的起源论、历史观、价值观、方法论四个部分。中国共产党是“因为人民需要才成立的”,特别是顺应把人民组织起来的需要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4.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概括,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3,(1)
毛泽东哲学,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最丰富的成果,是中国哲学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哲学思想之集大成者,是哲学思想发展的最新阶段,是中国哲学的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主要阐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含义,从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关系、毛泽东的语言、人学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等方面分析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农民问题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实际,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它是中国国情中最基本的因素,是牵涉面最广的综合制约因素,是解决中国革命诸多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毛泽东是中共党内农民问题的先知先觉者,在国共合作时期就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大革命失败后,他以农民问题为突破口,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工农武装割据”。在此基础上,他以巨大的实践勇气和理论勇气,系统论证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必然性、可能性和可操作性,并进一步形成了科学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国革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引下,沿着毛泽东开辟的独创性的富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中迎来了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并形成了“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伟大的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是最早关注并系统研究农民问题的中国共产党人。到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中国农民问题的探索走向完善,得出了"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土地问题"、"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等结论。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重要思想不仅对中国革命胜利具有积极贡献,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丽丽  王梦亭 《学理论》2010,(10):38-39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直到今天仍有很多合理内核指导我们的新型农民教育实践,开拓农民教育新视角,更好地开展农民教育。正是基于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伟大意义,着眼于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分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9.
徐治彬 《学理论》2009,(30):240-242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也是20世纪世界最具人格魅力和深远影响的时代巨人之一。他在受到全中国各族人民敬仰和热爱的同时,也赢得了金世界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广泛的崇敬和爱戴。毛泽东何以能在人民群众中产生无穷的人格魅力?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毛泽东,在于毛泽东个人的特点和优点,在于毛泽东的品格和功绩,在于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壮志凌云,抱负远大;注重调研,务实求真;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无私奉献,一心为民;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见远识卓,功丰绩伟;意志坚强,百折不挠。  相似文献   

10.
延安时期张闻天在晋陕调查中形成一系列有价值的调查研究思想观点,与同时期调查研究比较最为全面、最具代表性,是张闻天思想上发生根本性转折的标志,对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作了充分阐发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东平 《党政论坛》2010,(6):46-47
毛泽东曾评价说:王观澜是我们党内最懂得农民与土地的人之一。1954年秋,王观澜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副部长。  相似文献   

12.
杨瑞 《学理论》2013,(4):47-48
中国自古以来就把"民生"提到"国计"的高度,民生问题与一个国家的稳定密不可分。毛泽东民生思想不仅解决了广大人民的衣食住行,而且引导人民当家做主,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政治保障。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民生思想主要表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依靠群众,向人民负责,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他民生思想的特点,不但解决了农民的物质利益,而且引导农民翻身当家做主。这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解决农民实际需要与教育相结合是毛泽东农民教育的重要途径,这一思想是在长期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对今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栾伟 《学理论》2012,(1):98-10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各个阶段,毛泽东同志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认识无论是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是当之无愧地处在我党的最前列。他的思想和实践,对中国革命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战略性确立和调整都作出了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6,(1)
农民利益能否得到有效维护,事关党的革命事业的兴衰成败。毛泽东农民利益维护思想,是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历程中所形成的关于农民问题的经验总结。深刻总结其理论精髓,可以得出以下启示:实现经济利益是农民利益维护的根本保证;提高农民素质是农民利益维护的内在动力;强化法律制度建设是农民利益维护的坚强基石;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农民利益维护的重要依托。毛泽东农民利益维护思想,对当前切实维护农民利益有着积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地做出“和平解放”西藏的重大决策,以“政治的”“不流血的”方式解放了西藏,实现了中国大陆的统一,是毛泽东西藏工作最具华彩的一章。  相似文献   

17.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这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一个基本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传统的看法是,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形成了关于农民是中国革命主力军的思想,笔者认为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前期才树立了这一思想。一大革命时期,毛泽东非常重视农民问题,在农民革命问题上提出的光辉思想代表了党内认识的最高水平。《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理论的集大成之作,是马克思主义农民革命理论宝库中的光辉篇章。它是在部分省区农运猛烈兴起之  相似文献   

18.
尽管毛泽东并未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命题,但是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及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发展手段、发展理念,为其后我们党开创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石。从生产方式的视阈来看,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致可以用"计划均衡""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赶超发达""公平与效率并举"来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作一考察,对于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曹妮妮 《学理论》2013,(14):7-8
基于史料分析发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早期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选择农民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渊源在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以及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实践指导;实践基础在于对于中国国情的认识、初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以及早期关于农民问题的探索。这也是早期毛泽东农民思想通过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并成功地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实过程。  相似文献   

20.
张海燕 《学理论》2011,(30):7-8
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是毛泽东党建理论的基础和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也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独创性理论和特色。在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的思想建党的理论仍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